|
黃炎培传
|
轉怏怏。蓋其調停手段,不過共產黨之讓步於軍事,而國民黨之讓步於政治,恰兩黨之最不可讓步者,故決無成功之幸也。 三十五年(1946)六月三十日,東北一八四師潘朔端致電炎培與張瀾、羅隆基曰:“吾軍苦國共內戰,決於海城起義,改稱民主同盟軍第一軍,擁護民盟主張,願爲後盾。”炎培以爲茲事太大,必聲明更正。衆似有不甘,遂以談話方式澄清於美聯社。乃與張君勱、梁漱溟、章伯鈞、張申府、羅隆基商訂二事,一曰今後當有具體之政治主張,二曰擬對中共提出改變政治作風之勸告。蓋於中共之軍事政治,頗存異議焉。已而,李聞案發,更憤國民黨之作爲。故陳立夫倩杜月笙說炎培去民盟而入國大,堅爲謝絕之。未幾,國軍攻陷張家口,此周恩來所謂之和談底線也。時蔣公已上廬山,和談遂最終斷絕。梁漱溟欲擴張第三方勢力,以爲政治鼎足,馬歇爾亦表贊同,遂愈劬勞奔走,然盡徒然而已。是年,當選民建主席。 已而國民黨自開國大,屢請炎培,皆辭之。翌年初,王卻塵以民建名義,以國大與憲法爲僞。炎培以爲此擅自行爲,實屬不妥,乃與錢新之往訪張群以自辯。無何,國軍總動員,意更消沈。時學生運動頻仍,其當沖教授多民盟者,當局故以民盟爲偏袒中共,常來查視,終至宣佈其爲非法,明令解散。時報載有民盟叛亂真相也。民盟乃會於香港,欲以革命手段對抗國民黨,與共產黨通力合作云云。然不能孚衆,遂至分裂。 聞美國著力扶植日本,以爲將大不利於中國。乃召集座談會,籍以喚起民衆團結一致,反對美國此政。時物價飛漲,生計維艱,惟賣字爲濟。未幾,《國訊》被查禁,更刊曰《展望》,以俞寰澄爲社長,楊衛玉爲主編。於斯二刊,多有刺時之文也。國民黨銜恨之,有暗殺之意,得杜月笙傳訊乃免。無何又見於黑名單,且列其首,乃避走香港。密會潘漢年、夏衍,與馬寅初、陳叔通同寓,且民建同志多集于斯也,遂共定北上之計。 三十八年(1949)三月抵北京,故人雲集,隨毛澤東閱十萬兵。繼之,籌謀民建組織,多工商業驕子。又綢繆政協之事,被選入主席團。國慶後,爲政務院副總理,兼輕工業部長,另兼財政經濟委員會委員。已而政府發行人民勝利折實公債,乃號召民建同仁盡力認購之。此後好讀馬列毛,作解放體詩,且領袖民建以接受社會主義改造。反右時節,羅隆基曾來一敘,自陳決無反動,炎培反勸其深自省己,認真懺悔也。 炎培與毛澤東交厚,自北京聚首,音書不稍絕。當年兵發朝鮮,志願軍之名,即炎培所賜也。一九五七年,毛語炎培曰將不復出任國家主席,炎培期期以爲不可,乃致書劉少奇、周恩來曰:“集體領導中之個人威信,乃當前維繫全國人民之重要一環也。故毛不當退。”劉、周轉呈與毛,毛注曰:“我仍存在,維繫人心之個人威信亦在,惟我之不任國家主席,可專力處理重要問題焉。”於是毛退,頗得閒暇。聞炎培有王羲之真迹,借閱一月。炎培惴惴然恐其訛己,不數日兩探問之。毛忿忿然,然終守其諾。 自是草草,曾爲全國政協第二、三、四屆副主席,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一九六五年十二月逝世於北京,享年八十有八。于中山公園公葬,朱德主祭,周恩來、鄧小平、郭沫若陪祭。葬於八寶山公墓。 有子女各八人。次子競武,民國三十八年(1949)死於軍統。四子必信,死于文革。姚夫人維鈞,亦死難於文革。故炎培之卒年,甚幸乎哉。 論曰:黃炎培平生座右,佛祖所言之“我生爲一大事而來”也。觀其入彀之前,專力職業教育,務實救國,視富貴如浮雲,誠真正敢殉理想之猛士也。其入彀之後,以所謂周期率爲名,轉攻無益之學。其前後長短,昭然可判。然炎培不省此,竟曰其七十年之所爲,不如其向晚之悟道。可見政治高明之處,學問在劫難逃,天下有幾人可免哉。
上一页 [1] [2] [3]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黄炎培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黃炎培传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黄炎培 |
下一篇文章: 黄炎培职业教育理论读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