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H >> huang >> 黄公略 >> 正文

 

飞天骁将——黄公略

、运输队、卫生队,同时征调大批梯子、门板。

  当地农民不解地问:“你们要征那么多民伕干什么?”

  “这还多?”黄公略故意吃惊地瞪圆眼睛:“你没有听过‘杀敌一万,自损三千’?三四万大军攻城,伤亡肯定不小,我正发愁民伕不够呢!”

  消息传开,龙冈附近农民纷纷组织起来,自发组成各种形式的支前队,加入到佯攻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向龙冈开去。黄公略鬼得很,命令部队和农友们在半夜抵达龙冈城。黑夜里,松明、火把汇成一片火的海洋,其声势之大、范围之广令守城敌军望而生寒。原来准备前往黄陂的周浑元第五师不仅按兵不动,还向毛炳文通报龙冈遭受红军主力攻击,请求增援。

  黄公略此举极大地麻痹了黄陂守敌。当红军主力发起攻击时,毛炳文破口大骂周浑元:“你不是说红军主力在龙冈吗,怎么黄陂突然冒出了几万人?”红军主力只用了一个小时,即将该师全歼。

  老营盘战斗是收尾的一仗,进攻对象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9月初,发生两广事件。反对蒋介石的广西、广东当局向湖南进兵,蒋介石下令从苏区撤军。红军侦知蒋鼎文第九师、蒋光鼎第六十师将从兴国经老营盘、高兴圩向吉安方向撤退。9月6日晚,朱德、毛泽东命令部队分左、中、右三路向高兴圩、老营盘疾进,准备出奇不意地打击“两蒋”。

  9月7日,战斗同时在老营盘和高兴圩打响。

  红军集结红三军团和红四军、红三十五军主力攻打高兴圩的蒋鼐文部,激战一天,打成平手。虽然歼敌二千余人,自身也伤亡达二千人。朱德后来总结时说:“这一仗打得不好,确是骄傲了一点。当时,大家都高兴打。其实那个计划是错了的,因为他们不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同时也不可能完全消灭他。”他还得出了一个教训:“凡是高兴的、着急中决定的事情,总是有问题的。”

  与主力部队作战不利相反,担任偏师同时又是以蒋军嫡系部队为作战对象的红三军却在老营盘战斗中取得大捷。

  在这次战斗中,黄公略平心静气地比较了敌我力量和装备,认为全歼敌军是不可能的,于是把歼敌一个旅作为实际的战斗目标,大胆地采取了“断腰剐头”的战术。7日拂晓,红三军和独立第五师提前赶到蒋鼎文师必经之地——黄土坳,待敌军通过一半时,突然发起猛攻,将其一字长蛇阵截为两段,用一部兵力阻击后续部队,以大部兵力围攻先头旅。

  战斗激烈地进行着。蒋军嫡系部队的战斗意志非常顽强,在指挥系统被打乱和猝然受袭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根据地形顽强抵抗;同时蒋鼎文亲率师部和后续部队发动数轮攻势,企图打通与先头旅的联系。如果不能尽快解决先头旅,战局可能逆转。

  在紧要时刻,红三军军部只有预备队——第二十七团可用。黄公略对二十七团团长说:“现在胜败系于一线,预备队不要了,你们全团立即投入攻击,动作要快,兵力要集中,要在一个小时内解决战斗。”

  红三军集中兵力从北、南、西三面向先头旅发起猛攻,仅五十分钟就解决了这个先头旅,然后迅速撤离战场。

  粉碎第三次“围剿”后,黄公略带领部队由西向瑞金、石城、宁都地区移动,主要任务是休整部队和拔除苏区内地主武装盘踞的土围子。9月15日,部队行至东固附近的六渡坳时,突然遭到敌机袭击,黄公略指挥先头部队立即躲进树林隐蔽。

  一队国民党战机正在低空盘旋,机翼上青天白日的旗徽和黑洞洞的重机枪眼清晰可辨。这时,一位参谋气咻咻地跑到黄公略隐蔽的地方:“报告军长,七师还在路上行进。”

  黄公略着急地说:“快通知他们就地隐蔽。”

  参谋说:“他们走在大道上,两旁都是水田,没有蔽护物。”

  如果敌机继续往前飞,就会发现正在行进中的七师,可能大量杀伤暴露在大道上的红军战士。黄公略从隐蔽处跳出来,大喝一声:“所有机枪手听我命令,向敌机射击。”

  数十条火龙朝天空喷射。敌机骤然受到惊扰,被迫拉起机头,升空躲避。这群空中霸王恼羞成怒,朝下俯冲,疯狂扫射。行进间的红七师听到地空交火的密集枪声,知道情况紧急,迅速冲过开阔地带,向山林奔去。

  部队脱险了。但在对射中,一串子弹打中了黄公略,顿时血流如注,鲜血浸透了军服。其中最致命的一枪正好击中腹部,贯穿内脏。军医抢救无效,黄公略于当晚七时左右停止呼吸,终年三十三岁。


  临终前,黄公略对战友说的最后一段话是:“一、二、三次反‘围剿’我们胜利了,但是我们绝不可骄傲轻敌,应当充分准备,要巩固和扩大红军,以争取中国的独立和解放。”

  名将之花凋谢在乱弹之下,令朱毛泪如雨下。朱德痛惜地说:“我们有名的一个军长黄公略,被飞机击死。黄同志是智勇双全的人才,是我们顶大的损失。”

 
 
 
  毛泽东挥毫泼墨,为追悼大会题写挽联:

  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

  如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落;

  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

  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来。

  为了纪念这位英年早逝的优秀将领,为铭记他为根据地和红军立下的卓越功勋,毛泽东就任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后,连续作出三项决定:

  在烈士牺牲的地方(东固六渡坳)和红色首都瑞金分别修建“公略亭”;

  将红一方面军步兵学校命名为“公略步兵学校”,让每个红军指挥员都以烈士为榜样,继承烈士未竟之事业;

  把吉安、吉水两县红色区域合建为新的县制,定名为“公略县”。

  战争是无情的,而历史是有情的。虽然烈士长眠于地下已经几十年,虽然 “朱、毛、彭、黄”的称呼逐渐显得陌生,但人们从未忘记过这位智勇双全的飞将军。“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等诗句,将他载入了中国革命的瑰丽史诗;中共中央军委将他列为我党重要军事家的行列。

  烈士与他血染的土地相依相偎。江山永在,英灵长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黄公略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飞天骁将——黄公略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