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28年9月到1929年8月,在主力外出的一年时间内,黄公略成为湘鄂赣根据地最高军事首长。他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一改过去以集中为主的方式,采取化整为零、集零为整两种战略。当边区遭受敌军优势兵力集中进攻时,则将三个纵队共十一个中队的部队分散到广大乡村,一方面进行游击战争,另一方面帮助群众开展以“抗租、抗债、抗粮、抗捐、抗税”为内容的五抗运动;当敌人由攻转守或军阀发生混战时,则将部队集中起来,利用有利时机,大举向外扩张。在实践中,他创造和总结了绕南进北、昼伏夜出、彼合我散、彼集我合、彼驻我扰、彼追我圈等游击战术,还将这些心得写为一本《游击战术》的小册子,在军中广为印发。据考证,这是我军历史上第一部研究和阐述游击战术的军事著作。
在黄公略的领导下,尽管留守根据地的总兵力锐减二分之一,但部队仍然取得了粉碎湖南、江西、湖北三省敌军“会剿”和七县反动武装联防的胜利,湘鄂赣根据地不仅渡过了危机,而且呈现出全面复兴的兴旺之势,留守部队扩编为湘鄂赣边境游击支队,人枪扩大一倍以上,增至二千余人。
中央巡视员潘心源在视察湘鄂赣边区后给中央报告中写道:
彭、黄兵变虽遭到了很大损失,但对于平浏的工农群众斗争,确有大的发展。浏阳自黄公略带两百枪来了以后,东乡造成全乡的赤色恐怖,南北乡受到很大影响,东乡并建立了两个区苏维埃。平浏游击队增加四倍以上的枪支,斗争的发展普遍到全县,建立了十几个区苏维埃组织。斗争的发展已波及到修水、铜鼓、万载、武宁各县。
根据地万象更新的面貌和群众日益高涨的革命热情,令重返湘鄂赣的红五军主力十分惊奇。彭德怀几十年后,还情绪激动地回忆道:
红军经过之处,人民群众热烈拥护。浏、平、万、铜、修根据地遭敌严重摧残,多数地区被白军烧得片瓦无存,人民对于红军尤爱之如亲人,残存的半升米和薯干,自己不吃,留给红军吃。
1929年8月,黄公略率领的湘鄂赣边境支队二千余人与彭德怀率领的红五军四、五纵队一千余人在平江黄金洞、桐木桥会合。当晚,召开联席会议。彭德怀夸奖一年多来边区工作的进步,盛赞黄公略领导好。会后,两支部队合编,取消湘鄂赣边境游击支队建制,由彭德怀、黄公略任正副军长。此后,人们习惯地称红五军为“彭、黄”。
日益显赫的名声给黄公略和他的家庭带来巨大的负累。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四处张贴布告,悬赏缉拿黄公略的首级,并不断提高赏格。黄公略每打一次胜仗,他的赏格就升一级。当“朱、毛、彭、黄”齐名时,黄公略首级的价格被提升到十万元。迷信风水的何键还两次派兵到湘乡挖黄公略的祖坟,将他的祖父、父亲的尸骸带到长沙,丢进湘江。
倾交如故,白发如新。英姿潇洒而又才华横溢的黄公略很快得到朱毛的赏识,视为“军中三骁将”。黄公略被国民党并称为“朱、毛、彭、黄”四大军事首脑之一。在富田事变中,他坚定地站在毛泽东一边,化解了党内危机,其后又在历次反“围剿”斗争中屡立奇功。他是毛泽东诗词中出现最多的将领。
黄公略与毛泽东首次见面是在1930年春。
这年年初,活动于赣西南地区的红二团和红四团扩编为红六军。中共中央指示两支老大哥部队——红四军和红五军派人帮助加强领导力量。赣西特委书记朱昌偕风尘仆仆,远行千里,来到湘鄂赣边区,找到红五军,要求支援一批军事干部。
“你们想要谁?可以点将。”彭德怀夸下海口。
“算了吧,你先要我点将,然后又说走不脱。”朱昌偕故意使出激将法。
“你什么时候见我老彭说话不算数了?”彭德怀果然急了,催促道:“点吧,点吧!”
“我要一个当军长的将才,想请黄公略屈就。”朱昌偕亮出底牌。
彭德怀倒抽一口冷气,话已经说出口,也不好反悔。红五军答应赣西南特委的请求,派黄公略带领李聚奎、王如痴、陈振亚等军事干部和训练大队前往赣西南中心区——东固。
与此同时,朱德、毛泽东领导的红四军也派出陈毅、宋裕和前去协助黄公略开展工作。
黄公略到达东固后,立即展开整训部队的工作。红六军成立之初,干部十分缺乏,成分也很复杂,全军虽然辖三个纵队共三千余人,但指战员中,眼光狭隘的农民意识、守土恋乡的地方观念、冲州撞府的游击习气非常浓厚,部队战斗力比较薄弱。他从思想建军和军事整训两个方面入手,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一支地方武装提升为正规红军,并在战斗中完成了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移。当时担任红六军第二纵队纵队长的罗炳辉把“黄公略”列为他最佩服的两个红军将领之一。
1930年2月初,朱德、毛泽东率领红四军由闽西来到赣西南。6日至9日,毛泽东主持召开红四军前委、赣西特委和红五、六军军委联席会议(史称二七会议)。会议通过了《土地法》,决定通过开展分田运动掀起土地革命的狂澜,以此巩固和扩大苏区。为实行统一领导,会议决定组成红四、五、六军和赣西、赣南、闽西、东江地区的总前委,以毛泽东为书记,朱德、曾三等为常委,彭德怀、黄公略为候补常委。
毛泽东的雄才大略和独特见解令黄公略心仪不已。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傍着发展的工作路线”。他解释说,所谓“傍着发展”,就是红军部队依靠原来根据地波浪式向外发展。黄公略从历次斗争中虽然认识到红军与根据地的密切关系,在实践中也做到了在巩固的基础上逐步向外扩张,但从来没有提升到工作路线和战略策略的高度去考虑,经毛泽东一点拨,思想豁然开朗。会议结束后,朱、毛率红四军再度进入闽西,黄公略则按照总前委“以三个月为期分路进行游击战争”的决定,以东固山为依托,傍着原来根据地,不断开辟新的红色区域,有力拱卫了以赣南、闽西为中心的中央苏区。
仅仅三个月,黄公略就以其一流的业绩引起毛泽东的青睐。他在《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的词中写道:
六月天兵征腐恶,
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
赣水那边红一角,
偏师借重黄公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