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毛泽东的诗词中,如此热情洋溢地、不加保留地称颂红军将领并不多见,得到这样殊遇的只有黄公略和敢于横刀立马的彭德怀。
1930年6月,中央军委统一各战略区域的红军编制,红六军改编为红三军,与红四军、红十二军一起组成红一军团。当时担任这三个军军长的分别是林彪、黄公略和伍中豪。这三个人都有就读黄埔军校的经历,都非常年轻,都是才华横溢,党内称他们为朱毛麾下的“军中三骁将”。
在后来的中央苏区,“朱、毛、彭、黄”四位军事首长虽然齐名并称,但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始终是毛泽东。他们这种介乎于平行与主从之间的关系曾经被别有用心的人当作突破口,掀起过一场轩然大波。富田事变将他们卷入旋流之中,推到分崩离合的十字路口。
富田事变缘起于“肃反”扩大化。1930年上半年,总前委为巩固后方,在中央苏区开展了以反对AB团(AB团是北伐军攻克南昌后国民党右派成立的一个反对共产党的组织,1927年4月已经解体。)为重点的内部肃反。这场斗争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犯了严重的扩大化的错误。1930年12月,在第一次反“围剿”斗争前夕,肃反委员会主任李韶九奉命来到江西省行委和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富田,根据逼供信提供的线索,相继逮捕省行委秘书长李白芳、赣西南特委书记段良弼、红二十军政治部主任谢汉昌,牵连的范围越来越大。红二十军少数领导人眼见自己可能会被错定为AB团遭到逮捕,冲动地采取贸然行动,于12日带领部队包围富田省行委和省苏维埃政府,释放全部被捕人员,并将队伍拉到赣江以东地区。这就是震惊一时的富田事变。
最为不该的是,红二十军少数领导人错误地将仇恨的火焰对准了毛泽东。他们模仿毛泽东的笔迹,伪造了一封毛泽东给总前委秘书长古柏的信,说是要将朱德、彭德怀、黄公略打成AB团的主犯。为此,他们公开喊出了“打倒毛泽东,拥护朱、彭、黄”的口号,还将伪造的信件分别送给朱德、彭德怀、黄公略,企图在红军最高领导层造成分裂。
龙飞凤舞,金钩铁画,毛泽东的书法潇洒自如而又不拘一格。他的笔迹正如他的为人一样,瑰丽奇伟但很难模仿。可是,伪造信不仅把字体模仿得惟妙惟肖,而且行文的口气也力求神似。这封以假乱真的信件送到朱、彭、黄手上,三人不约而同地作出了一致的反应。
朱德与黄公略立即将信送给毛泽东看。
“你们怎么还送给我呀?”毛泽东笑着问。
朱德、黄公略回答:“我们不相信这封信是你写的。”
黄公略对毛泽东深信不疑,对彭德怀却放心不下。他担心性格刚猛、火爆的彭德怀会看不出破绽,轻信上当。他悄悄地来到红三军团指挥部,准备提醒老战友。
彭德怀虽然以猛张飞、莽李逵自许,平时爱冲动、发火,但在关键时刻却能沉住气。当 他最初看到伪造信时,确实感到吃惊、震怒,内心翻江倒海,掀起巨大的波涛。笔迹、口气是典型的毛氏风格,转信人是三军团前委秘书长,内容与自己有关,一切似乎都是真的。惟一不能说服自己接受伪造信的是毛泽东的为人。彭德怀后来如实地追忆起当时的心理:
当时我的脑中回想着毛泽东同志建设工农革命军、建设井冈山根据地、传达六大决议、争取袁(文才)王(佐)联盟、严肃批评乱杀两个群众的事;关于当时不应该留五军守井冈山的自我批评;特别是古田会议决议,这一切都是正确的方针、政策和政治家风度。毛泽东同志决不是一个阴谋家,而是一个无产阶级政治家。
冷静下来的彭德怀反复阅读这封信,很快找出了马脚。他召集红三军团师以上干部开会,说:“这信虽然字迹逼真,但忽略了毛泽东的一个特点,他写信年、月、日都是用中文数字,从来不用罗马字和阿拉伯数字。因此,我可以断言,这封信是假的。写这封信的人是想陷害同志、分裂一、三军团,这不是什么党内路线争论,而是可耻的阴谋,是有利于敌人的犯罪行为!”
听到彭德怀掷地有声的结论,黄公略长舒一口气,欣慰地对邓萍说:“老彭粗中有细,他还是站在毛泽东这边的。”
为了维护红军的团结和毛泽东的领导地位,黄公略与朱德、彭德怀联名于12月17日和18日接连发表《为富田事变宣言》和《给曾炳春等的一封公开信》。宣言和公开信指出:“富田此次行动,惟一的借口是反对毛泽东同志的‘右倾’。泽东同志平时主张彻底平田,坚决在政治上反对富农领导,经济上反对富农剥削,相当的武装地方群众,巩固苏维埃政权,这些主张……是布尔什维克的正确路线。”“目前决战在即,凡是革命的布尔什维克同志,应站在共产党总前委领导之下,一致团结,坚决消灭敌人,谁不执行这一任务,谁破坏这一任务,谁就是革命的罪人。朱德、彭德怀、黄公略对于同志之去就,只有革命与反革命之分,没有私人拥护与否之别!”宣言明确表示:“朱、毛、彭、黄团结到底!”
由于黄公略等人的坚决态度和说服教育,终于克服了富田事变造成的严重危机,红二十军也从赣江东岸拉过江来,重新回到革命队伍中。
大节上的坚定果决、同志之间的真诚信任、危难时候的相互扶携,使朱、毛、彭、黄的感情更增进了一层。
富田事变给参加“围剿”的国民党军队造成一种错觉,以为红军部队和最高领导层出了问题,于是一改初战时谨慎的态度。12月28日,国民党第一纵队司令兼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决定趁“共匪”内讧之机大举进攻,亲率师部和第五十二旅、五十三旅向龙冈推进。这一情报被红军侦知,朱德专门赶到红三军,对黄公略说:“谭道源跑了,张辉瓒来了。总前委决定,由你们红三军担任正面攻击。”当时,黄公略手上只有红七师一个团的兵力,要死死地顶住敌人6个团的进攻,任务非常艰巨。
12月30日晨,一场大雾将龙冈笼罩。浓雾弥漫着整个山间,将太阳裹得透不出光亮,虽然是白昼却如同夜晚一样晦暗。黄公略带领第七师潜伏在龙冈以东小别村山坡上,静静地等候着敌军。上午九时许,张辉瓒的先头部队一个旅抵达小别村,红七师突然发起攻击,将大股敌军挤压在山坳里。敌人清醒之后,发起反扑,七师兵力上的劣势很快暴露出来,防线多处出现危机。黄公略派人向总指挥所请求增援。总指挥所只有一个连的兵力,担负着警卫任务。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