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风雷激荡。
中央政治局清除“四人帮”的斗争进入了决战阶段。
华国锋遭到“四人帮”连日的“逼宫”,处境越来越困难。叶剑英了解到他的处境,进一步与他密商粉碎“四人帮”的战略决策。针对有人要召开扩大的中央委员会议来解决“四人帮”的设想,叶剑英分析党和“四人帮”斗争的形势、性质和特点,认为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是在中央政治局内结成的“四人帮”,是一个反革命阴谋集团。他们参加中央领导还嫌不够,还要篡夺最高领导权。这伙人作恶多端,人心丧尽,这是由于他们的阶级立场和反动本性所决定的。我们同“四人帮”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已超出党内思想斗争的范围,不宜于采取党内思想斗争的正常手段来解决。但又要尽量争取合法解决,避免引起动乱。叶剑英说,我们要给后人留下一个好榜样,要搞合法的斗争。经过商谈,思想得到了统一。根据前一段同政治局委员和老同志个别酝酿的意见,决定经过充分准备,在适当时机(预定国庆节后10天左右),以召开会议形式对“四人帮”实行“隔离审查”,断然处置。然后立即召开政治局会议,向全会报告。为了具体部署这一行动,叶剑英又同汪东兴进一步商议行动方案,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复杂情况,采取应急之策。他说:这是一着很险的险棋,又非走不可,必须果断,又要周密,要万无一失地办事。汪东兴事后回忆说:“当时,叶帅对我个别交代,特别要保密。每次都是他来找我,不要我和国锋同志到他那里去,不要暴露秘密,他很谨慎、很细致……”
“图穷匕首现”。这时“四人帮”磨刀霍霍,举行武装暴乱的部署已经就绪。他们的“稳住上海,搞乱全国,乱中夺权”的反革命策略正在步入实施,无数人头就要落地。还有一个迹象,“四人帮”经过策划,阴谋调换北京郊区某装甲兵部的参谋长,准备随时指挥坦克兵从东面、西北面开进北京城,造成倚角夹攻之势。“四人帮”与在上海的党羽一直保持着“一级战备水平的联系”。从1月以来,上海党羽与王洪文“热线联系”(电话)达102次之多。国庆节前夕,“四人帮”开了一大批名单,指名要叶剑英等老同志与“工人群众”见面,加紧“批邓”。叶剑英识破了他们的阴谋,接到某人打来的电话,回告说:我身体不好,你是知道的。我哪里也不能去!他断然拒绝参加这一活动,并通知汪东兴,其他中央领导同志也不要去。
国庆节那天,江青跑到清华大学讲话,继续诬陷邓小平,并要年轻人宣誓“坚持斗争到底!”准备迎接“盛大的节日”。她还到处游说,跑到景山公园里,站在几棵苹果树下,搔首弄姿,摆着摘苹果的姿态,拍了十几张半身照。王洪文也让新华社记者照了标准像。10月3日,他跑到平谷县叫嚷:睁大眼睛,唐小平、王小平要发动进攻了,中央出了修正主义,你们怎么办?扯着嗓子高喊:“打倒!”……拥戴“四人帮”的一些人纷纷向江青“劝进”、“表忠”,一封封“效忠信”连连飞来。“四人帮”已内定国务院部长以上人选,并准备好告人民书,待政变成功后,立即向全中国全世界广播。
与此同时,“四人帮”一伙还散布10月7、8、9日有“特大喜讯”。在上海商店,出现抢购鞭炮和大红纸,“准备庆祝”。消息传到北京,叶剑英察觉“四人帮”就要发动反革命政变的种种迹象,断定“这是‘四人帮’篡党夺权的先兆”。见而不发,人将先发;发而不敏,人将先收。不能再等待了。否则,不是我们解决他们,而是他们解决我们了。
10月4日,《光明日报》头版发表了署名梁效的《永远按毛主席的既定方针办》的反党文章,公然发出了要篡夺最高领导权的信号。叶剑英看后,立即分别去找华国锋、汪东兴紧急磋商。他说,《光明日报》下了夺权动员令,不能再等了,6日至7日下决心,“一破一立除四害”,要先发制人,“以快打慢”。经过紧急磋商,根据情况的变化,果断决定按原方案提前采取行动。
谋成于秘,败于泄。对“四人帮”采取重大的政治行动,必须严密组织,妥善安排,做起来,人不宜过多,越少越好,要绝对可靠。否则,稍有疏漏,一着不慎,全盘皆输。在这方面,叶剑英是有切身体验的,这位国内外知名的足智多谋的“叶参座”,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曾遇到多起类似的事件,有经验也有教训。他到中南海南船坞,与汪东兴反复磋商,周密部署,从警卫人员的挑选到“隔离审查”的方式、场地,每个细节都不放过,再三检查,慎重敲定,最后由汪东兴负责具体落实。为了防止“四人帮”闹事,加强警卫工作,由中央警卫机关部队物色对革命忠实可靠的同志,分别组成几个特殊行动小组,并且对小组成员逐个审查,谈话,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做到精确缜密,万无一失。同时,叶剑英还和军委总部的领导人杨成武、梁必业、张廷发、萧劲光、苏振华以及北京军区的傅崇碧、吴忠等个别打招呼,一定要加强战备,掌握好总部机关、陆空军和海边防。他还亲自给空军副司令员吴富善打电话,要提高警惕,听从号令!
一切准备就绪。10月5日下午决定按事先设想的行动方案,于10月6日晚8时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主要审议《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