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景铎浴血抗日
|
1933年,胡景铎在国民党第二十五师特务连当兵,后升任班长、副连长,在部队受到了锻炼,并时刻准备在抗日战场一显身手。但蒋介石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命令二十五师撤离抗日防地,并在二十五师清查共产党组织,这种倒行逆施的作为,使景铎大失所望,也感到极为愤慨,觉得这儿不是他的久留之处,便离开了该师,回到家乡,当时,他五哥胡景通在榆林任国民党八十六师骑兵团团长,他想从他五哥那里拉出一支队伍上前线打日本,但胡景通说他年龄太小,不能带兵,就送他到榆林中学(时称省立第六中学)学习。次年9月他重返西安,找到中共陕西地下党负责人,要求到陕北找习仲勋参加革命。地下党组织不赞成他去陕北,认为他去国民党部队里能发挥更大的作用,鼓励他利用大哥胡景翼旧日的关系,再到国民党军队中去,为革命和抗日掌握武装。景铎接受了这个意见,在地下党组织的批示下前往绥德,参加了高桂滋的国民党第十七军八十四师。由于高桂滋是胡景翼的老部下,曾得到胡景翼的扶助和保护,和胡家交谊很深,所以对胡景铎非常器重。1935年8月,高派他到洛阳军官学校(第四期)去受训。同时派去的还有李振华、张亚雄、史华等人,他和李振华编在第二大队第六队。他俩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抗日救国、追求进步的共同志向使他们的关系逐渐密切,成为志同道合的亲密战友。李振华当时在日记中写道:“军校学员三千众,知遇畏友数更生”。在后来的许多年里,李振华一直是景铎的得力助手。 在军校里,景铎经常鼓励好友们练好本领,做番报效祖国的事业。从西北去的学员都喜欢亲近景铎,他们经常在一起怒斥日本侵华的暴行,指责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景铎对一些教官打骂学员的行为很反感。一次,在操场训练时,一位值星官训斥他说:“胡景铎,你不要摆少爷架子”。他义正辞严,反唇相讥:“我是当兵的,不是少爷,是老爷出身”! 1936年7月,景铎从洛阳军官学校受训毕业后回到高部任学兵连连长。为了培养一支抗日军事骨干,他将经过部队锻炼思想进步和有文化的士兵以及从榆林、关中招收的一批中学重重编入刚成立的学兵连,积极进行整训。 高桂滋在陕北与红军作战中屡受挫折,深感“剿共”没有前途。1935年12月,经过谈判,高桂滋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停止了对陕甘宁边区和红军的进攻,因而在八十四师部队中“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呼声高涨起来。 1936年末,西安事变爆发,杨虎城向高桂滋发报,高复电拥护西安事变的八大主张。西安事变的第二天早晨,高桂滋就向部队官兵公开讲“谁救国我们就跟着谁走”!这对部队影响很大,尤其是学兵连这一批富有爱国之心的青年官兵更是群情振奋,积极拥护张学良、杨虎城的八大主张,仇蒋反蒋情绪越来越高。胡景铎趁此时机向学兵们大讲抗日救国的道理,揭露蒋介石对日妥协的罪行,宣传爱国思想。他们在学兵连大门前,写了“还我河山”四个大字,还在操场竖起“我们要做中兴的少康,不做亡国的甘地”等大幅标语牌,表现了抗日救国的强烈愿望。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迹爆发后,日军冲破长城防线,疯狂地直扑晋、绥、察、冀。此时高桂滋升任十七军军长,东渡黄河上了抗日前线。景铎率学兵连也奉命东进,开到了抗日最前方。他们在山西平型关、忻口等地与八路军互相配合,并肩作战。在八路军坚决抗战、英勇杀敌的精神鼓舞下,他们自觉地以八路军为榜样,坚守阵地,与日寇殊死战斗,沉重地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在烽火连天的抗日前线,景铎目睹了日寇的侵华暴行和国民党嫡系部队狼狈溃逃的景况,同时也目睹了八路军浴血抗战的感人场景和火烧阳明堡日军飞机场、平型关大捷等辉煌战果,增强了他对抗战胜利的信心和对共产党八路军的了解,特别是八路军官兵平等的民主作风和军民鱼水情深的关系,对景铎教育很大。在离石同八路军搞联防时,景铎还请八路军宣传队来部队教唱革命歌曲,讲抗日救国和统一战线的道理,进一步提高了官兵的政治觉悟和抗战信心,增强了战斗力。 1938年3月,学兵连改编为十七军第五○○团第三营,胡景铎任营长。为了补充兵员,三营赴关中接兵。部队路过延安时受到延安党、政、军各界人士的热情接待。景铎应邀参加了在延安举行的“三•八”节纪念活动,聆听了毛主席的讲话,使他深受鼓舞。在延安,景铎给部队买了许多革命书籍,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八路军的政治工作》、《二万五千里[1] [2]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胡景铎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胡景铎浴血抗日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党在胡景铎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 |
下一篇文章: 胡景铎向往革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