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叔
|
管叔[Guanshu] 一作关叔。西周初人。姬姓,名鲜。周武王之弟。周武王灭商后,曾封纣王之子武庚为诸侯。同时,封鲜于管(即河南郑州),让管叔和蔡叔、霍叔共同监督武庚,史称“三监”,治理殷朝遗民。武王死后,成王年少,由周公旦摄政,他与蔡叔不满疑周公所为将不利于成王,遂伙同武庚纠合东方夷族作乱。结果,为周公东征所平定,管叔兵败被杀。 管国是周武王弟叔鲜的封国,三监叛乱后周公平叛,管叔被杀,管国被灭,作为周初的一个诸侯国,虽存在时间很短,但地位非常重要。《逸周书·大匡解》及相关史料中关于管叔的史料说明管叔是兼王官与地方诸侯双重身份,受周王之命握有控制东方大权,相当于方伯的重要诸侯。方伯出现在西周初期,是商朝方伯制度的继续,管叔作为“三监”之道,实际上是周初第一位被授予方伯地位的重要诸侯。学术界对西周方伯制度的研究比较少,剖析管叔的方伯地位,对认识主伯制度有重要价值。周朝的王位传承制度是“父死子替”不是“兄终弟及” 还有周武王就从来没有说过要传位给弟弟的话。 况且,就算要传,周公、召公,不论从能力还是威望上,不知道比管叔高多少倍,轮不到他。 管叔立国 一作关叔。西周初人。姬姓,名鲜。周武王弟。封于管(今河南郑州)。武王克商后,将商王畿的一部分封给纣之子武庚,并在王畿设置“三监”加以监督。《逸周书、作雏》谓分商王畿为殷、东两部,他封于东,为“三监”之一。一说,《汉书、地理志》谓商王畿份为邶、鄘、卫三部,他封于鄘。又一说,《帝王世纪》谓他封于卫。武王死,成王年幼,周公摄政,他与蔡叔、武庚联合东夷发动叛乱,为周公平定,他被杀,一说。 在郑州的十二个县市区里,有一个管城区,那么管城区的名字从何而来的呢?周朝建立之后,分封诸侯,周王的弟弟管叔鲜在管城区一带建立管国。大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建立了周王朝,大封公侯于天下。他的弟管叔鲜被分封到郑州市这一带,建立了自己的国家--管国。 周武王以为把自己的弟弟分封到这里,一定能够帮自己镇守好东方,于是就放心地带兵返回位于今天西安市西南的镐京。谁知第二年,周武王就病死了,他的儿子姬诵就位,当上了国王,也就是周成王。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周公旦,就是周成王的叔叔,协助治理朝政。管叔鲜对此非常不满,商朝最后一个国王殷纣王的儿子武庚见此情景,认为有机可承,就勾结管叔鲜叛乱,结果叛乱失败,管叔鲜也被周公诛杀,管国也被取消了。但是管城这个名字却一直流传下来了,现在在荥阳广武南面的平桃城,当地人也叫南城,还留有管叔鲜的坟墓。 相关典故 父贤不足恃 魏文侯问狐卷子曰:“父贤足恃乎?”对曰:“不足。”“子贤足恃乎?”对曰:“不足。”“兄贤足恃乎?”对曰:“不足。”“弟贤足恃乎?”对曰:“不足。”臣贤足恃乎?”对曰:“不足。”文侯勃然作色而怒曰:“寡人问次五者于子,子一以为不足者,何也?”对曰:“父贤不过尧,而丹朱放。子贤不过舜,而瞽瞍拘。兄贤不过舜,而象放。弟贤不过周公,而管叔诛。臣贤不过汤、武,而桀、纣伐。望人者不至,恃人者不久。君欲治,从身始。人何可恃乎?” 翻译 魏文侯问狐卷子道:“父亲贤明能够依赖吗?”狐卷子回答道:“不能。”“儿子贤明能够依赖吗?”回答道:“不能。”“兄长贤明能够依赖吗?”回答道:“不能。”“弟弟贤明能够依赖吗?”回答道:“不能”臣子贤明能够依赖吗?”回答道:“不能。”魏文侯一下子变了脸色,发怒倒:“我向你征询了这五种情况,你竟全都认为不能,是什么道理呢?”狐卷子回答道:“父亲贤明没有超过尧的,但是他的儿子丹朱却被放逐;儿子贤明没有超过舜的,但是他的父亲瞽瞍却被拘禁;兄长贤明没有超过舜的,但是他的弟弟象却被流芳;弟弟贤明没有超过周公的,但是他的哥哥管叔却被诛杀;臣子贤明没有超过商汤王和周武王的,但是帝王桀纣却被他们讨伐。指望别人的人不能达到目的,依赖别人的人不可能长久。你想把国家治理好,就要从自身做起,别人怎么能够依赖呢?” 管叔地位解析 管国是周武王弟叔鲜的封国,三监叛乱后周公平叛,管叔被杀,管国被灭。作为周初的一个诸侯国,虽存在时间很短,但地位非常重要。《逸周书·大匡解》及相关史料中关于管叔的史料说明管叔是兼王官与地方诸侯双重身份,受周王之命握有控制东方大权,相当于方伯的重要诸侯。方伯出现在西周初期,是商朝方伯制度的继续。管叔作为“三监”之首,实际上是周初第一位被授予方伯地位的重要诸侯。学术界对西周方伯制度的研究比较少,剖析管叔的方伯地位,对认识方伯制度有重要价值。 为当时屯兵于管监殷,可谓顺理成章。分封之后,管、蔡实际上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中央的重臣,代表周王居管监殷,又是一方诸侯,成为地方势力。这种双重身份正是周代政治的重要特点之一,即中央与地方官兼职所呈现的中央与地方力量的互相渗透。 [1] [2]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管叔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管叔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阴谋家管叔的可耻下场及启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