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晓松可以原谅
|
近日,有关高晓松醉驾的事在网上炒得是沸沸扬扬,不光是网上,就是各地报纸,也纷纷发表评论,如《新京报》《北京晚报》《法制晚报》山东《生活日报》宁夏《新消息报》《齐鲁晚报》等等,都纷纷从不同角度发表评论。
其实,高晓松的醉驾案本来就是一件小事,此前这样的醉驾案不说是每天都有,也可说是数不胜数。就算酒驾入刑颁布以后,高晓松也不是第一人,比如:河南省舞钢市被人民检察院因“酒驾”提起公诉的第一人叫侯光辉;西安市“醉驾入刑”第一人是43岁男子杨某;瑞安市塘下镇的一男子,酒后驾车撞翻了一辆正在行驶的三轮摩托车,成为浙江省“酒驾入刑”第一人;而湖南省长沙市的首例涉嫌醉驾的犯罪嫌疑人叫孙元;长春市抓到的“酒驾入刑”第一人是一名叫李丽的女性。但是,这些人也不过是在当地的媒体上曝光而已,可为什么到了高晓松就沸沸扬扬了呢?我想,首先,高晓松是名人,高晓松的酒驾被捕,凸显出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你是名人也罢,是外籍华人也罢,都得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管辖。其次,也为交通部门近期的严厉打击酒驾做了一次免费的宣传。从这个角度来讲,网络也好,报纸也好,炒作一下,也未尝不可。
但是,在这沸沸扬扬的一片炒作声中,很多的可以说是对高晓松的恶搞,拿高晓松的酒驾来说事,就有点不地道了。据说,高晓松在接受处理时,始终予以配合,并表示愿意承担事故的所有责任,并写下书面“保证”:“对不起!永不酒驾!”既然是这样了,舆论的恶搞还仍不罢休,《青年时报》评论标题说的明白,《高晓松离药家鑫有多远》:“当20多天前高晓松咄咄逼人、厉声说出这质问的时候,一定没有想到,这一质问 最后会调转头来,指向了自己……一个人‘漠视生命’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自我判断、自我约束的理性,高晓松醉驾如此,药家鑫杀人也是如此,都跟是否 ‘漠视生命’没有关系。”《天府早报》7版头条评论用“乌鸦站在猪身上,就看见别人黑了”说他:“总是把话说得很满、很重,不给自己留后路,仿佛笃定自己总是站在正确和正义的一方。”《重庆时报》说得明白:“从占据道德 高地、发出正义高调的围观者,一夜间变成了醉驾肇事的被围观者,高晓松的角色转变或许正是该起事件引起轰动的沸点所在。从网络舆论的批判来看,不少人甚至将高晓松的这种言行反差视为‘伪君子’。甚至有些公众人物也高调炮轰——‘上欲使之灭亡,必先使之膨胀’。一场关于‘正义’与‘伪正义’的道德论战甚嚣尘 上。”如此看来,恶意炒作高晓松酒驾案原因是因为在不久前有关药家鑫的热点新闻中,高曾经高调呼吁音乐圈封杀西安音乐学院学生,因为他们“集体支持药家鑫”——漠视生命的人会爱音乐吗? 其实,对于高晓松酒驾,虽也是触犯了法律,但我们没必要太过惊诧。高晓松是著名音乐人,是《中国达人秀》上的当红评委,可他跟我们一样是普通人,是人都会犯点错误,这是难免的。关键在于能否及时认清错误。可喜的是,高晓松作出“永不酒驾”的承诺,希望这是刻骨铭心之后的反省。 至于说人们从高晓松的表现中,看到了比他酒驾更不能容忍的东西———双重标准,和“散布自己所不信奉的东西。”是一种虚假和伪善,这就有骂人的味道,甚至有点幸灾乐祸,有点恶搞了。其实醉酒顶风驾车并造成重大车祸,造成了难以追悔的严重后果,甚至可能使他原本美好的生活与前程化为泡影,可以说,在整个事件中,受损失最大的是他本人,他其实也是个受害者。所以我们每个人都不该幸灾乐祸,更不应该拿他和药家鑫来说事,要跟高晓松一起坐下来反思,如果是我们自己该怎么办,那就是象高晓松所保证的永不酒驾! 我们的舆论评判的应是即使象高晓松这样的名人酒驾也受到了惩罚,彰显了法律的尊严与公平,从而使酒驾入刑更具有了威慑力,而不是借高晓松来说事;我们应该评论的是高晓松酒驾本身的现实的意义,而不是高晓松本人。 酒驾不同于故意杀人,它和虚假与伪善也挂不上关系!
高晓松可以原谅!
愿我们的舆论更多地从公平与正义出发发表评论,少带些私愤与个人攻击的成分!
愿我们的法律彰显更多的公平和正义!
愿高晓松能够接受教训,服刑期满后早日回到娱乐圈,带给我们更多的快乐。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高晓松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高晓松可以原谅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高晓松的闪婚 |
下一篇文章: 高晓松或将回归第三季“达人秀”评委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