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G >> gao >> 高适 >> 正文

 

唐诗底蕴之 高适诗

不,请看如下这首”不隔”的《塞上听吹笛》罢: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无论其眼前景,心中情,都带着”即兴当场”的”直接的感发”的特色,很有”境界”。牧马已还,是罢战时的景象;但戍楼羌笛,依旧悲凉;听曲而生幻觉,竟是无数梅花飘落于广大的月下关山;以幻为真,便感到壮丽,存着希冀。这是征人真实的生命体验,无须特别麻烦理性去思考、安排,出自胸臆即自然成章。

    “多胸臆语,兼有风骨”,是殷璠在《河岳英灵集》给高适诗的评语,确当。高适不管是否经过缜密思力安排的诗,往往都有其独特的思绪,如实吐露出来,既深沉又明快,而且能让生命体验强有力地自然展开,使读者能读出作者的生命素质(关于”风骨”,请参《美在生命》上编第一章)。

    且读其《封丘作》: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乍可狂歌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悲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生事应须南亩田,此情尽付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日迟回。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

    这诗完全是真情实感。读这样的诗是要与作者作生命对话才觉得有味的:你要会去感受作者性情中的善良、真率及其在官场中的错愕、狼狈。

    且再读其《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

    还山吟,天高日暮寒山深,送君还山识君心。

人生老大须恣意,看君解作一生事。

山间偃仰无不至,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

卖药囊中应有钱,还山服药又长年。白云劝尽杯中物,明月相随何处眠。

眠时忆问醒时事,梦魂可以相周旋。

    真是一首别出心裁的送别诗!高适送朋友还山,竟好象自己去隐居一样,心魂一溜烟跑了去,然后随着自己快乐的幻想恣情漫写,末了还异想天开,说梦魂是个好朋友。话说得轻松幽默,意义却不浅,当时以”还山”做广告而实际在沽名钓誉的人不少哩。高适和他的朋友却不是这流人。

上一页  [1] [2]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高适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唐诗底蕴之 高适诗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