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荆柯刺秦王的故事,已经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但是说到高渐离之死典,比前者就要生僻的多了。 韩愈曾说过:“燕赵自古多悲歌猛士”,史书记载的秦王赢政遇刺,一生有四次,除了张良策划的“博浪刺”,不知名的“后宫刺”以外,著名的“荆柯刺”和随后的“高渐离刺”,都是燕赵勇士。 荆柯受了燕太子丹的劝说,毅然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而在他起行以前,一位秦国叛将樊于期已将自己的人头与督亢地图并列在一起,呈为使秦王赢政信赖的礼物。故事一开始,便注定了这是一场血淋淋的悲剧。 荆柯选了一位助手,名字叫秦五羊,据说此人彪悍勇猛,十三岁便当街杀人。因此,荆柯对他甚为器重,一心想让他辅助自己完成刺秦的大业。 捧着樊将军的人头,和督亢地图,载着一腔豪气,在太子丹的送行下,荆柯一行起程了。大家心里都知道,这很可能,是场生离死别。 时,高渐离在岸边击筑(古代的击打乐器)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这也成为了千古绝唱,流传于今。 荆柯心里最大的梦想,并不是制秦王于死地,而是胁迫秦王放弃伐燕的计划,因为只有这样,对燕国是最有利的,而他自己也有可能活着回到燕国。 这种侥幸思想的存在,使他混淆了“刺秦”和“逼秦”的概念,从图穷匕现的那一刻起,他并不是刺,而是抓秦王的衣袖企图胁迫,然而失去了最好的行刺机会,使秦王赢政得以逃脱。 荆柯失败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他所倚重的助手秦五羊早在上殿的时候,已经被秦王的威仪吓的战战兢兢,早已经失去了战斗力。当荆柯于秦殿追逐秦王的时候,他在瘫做一堆了。在关键时刻,这个伪勇士或者是被吓破了胆子,或者存有侥幸心理,妄图不参加刺秦行动,就可以保住脑袋?他,也错了。 荆柯秦人的在围攻中失败了,迷蒙着双眼,不顾被斩断的双腿,最后将“徐夫人”奋力一掷,仍旧未逮,匕首深入铜柱,鸣着自己的遗憾。须臾,英雄亡去了! 秦五羊的下场,并不会因为他没有采取帮助荆柯的行动而得到宽赦,却在青史上留下了“懦夫”的千古骂名。 消息很快传遍了各国间,也传到了太子丹和高渐离的耳朵里,这个消息不断撕裂着他们的心。 太子丹的悲痛和恐慌是因为刺秦的失败后,秦兵虎狼之师的报复;高渐离是为了失去荆柯这样的好友而悲痛。终于,他在哭泣中渡过了一个夜晚之后,再也没有见到翌日的阳光。 高渐离哭瞎了眼睛。 高渐离决定去完成荆柯未竟的事业,刺秦。 这件事所需要的勇气,要比当街杀人,于殿瘫软的秦五羊要大的多; 这个事的难度,要比荆柯刺秦大的多; 没有樊将军人头,没有督亢地图这样的物事取信秦王,没有秦五羊,“徐夫人”这样的利器;有的是秦王更加谨慎的戒备,仅仅是一片黑暗,不见光芒。 比起荆柯来,高渐离之刺秦,更显得渺茫,也就是说,高渐离将以死报荆柯,来洗刷自己的遗憾。
数年后,咸阳街头市井之中,多了个靠击筑卖歌的瞎子。他安然地端坐在闹市边缘的泥土中,用自己手里的筑,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市农工商,各色人等路过的时候都会倾听他诉说的悲剧故事,即使是最铁石心肠的男子汉,也会为之一动,潸然落泪。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高渐离的哀乐几乎成了咸阳的一个传奇故事,也传到了秦王的深宫里。被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的秦王,终于按捺不住,召见高渐离了。 高渐离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他抱着灌满铅的筑,一边在侍卫的搀扶下,蹒跚着走进大殿,坐到了秦王席侧,一边用耳朵和心灵感受着周围的情况;他的筑声和歌声能使世界上所有的生灵感触悲叹,秦王也不能例外。 终于,高渐离感觉到自己已经使秦王入迷,感觉到时机的到来,筑声嘎然一止,而后在秦王一楞的时候,凭借自己感觉到的方位,猛然挥起筑狠命砸过去…… 高渐离的失败几乎可以说是必然的。他根本就不具备刺杀秦王的基本条件。 可高渐离并没有失败,当筑砸出的时候,就宣告了他的志向得以实现了。至于是不是能够砸到秦王,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以死志以敬荆柯之未竟,这才是高渐离真正的愿望。一个为感情盲眼的勇士,一个为大义献身的勇士,就此消失了。 历史的风云皓然,将这些故事都撒做了尘埃,秦王终于并了七国,谁又会在乎荆柯与高渐离做了些什么? 史书有没有记载?那个在强悍势力与压力下面畏惧妥协而瘫软的秦五羊,是否能苟延残喘地渡过残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