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同时,聂荣臻司令员和薄一波政委也在贺电中指出,要“把绥远建设成真正的人民解放区,把军队改编为真正的人民解放军……”
傅作义和邓宝珊、孙兰峰于20日乘车返回北京。22日上午,到达西直门车站,受到聂荣臻、薄一波等负责同志的热情迎接。当天下午,傅和邓、孙出席了已经开幕的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他在会上作了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讲话,由衷地表示拥护毛主席,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愿继续为建设繁荣富强的新中国而努力工作。毛主席为他的讲话鼓掌,并同他亲切拥抱。
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批准命傅作义为绥远军政委员会主席。
1950年11月,周恩来总理在一次宴会上宣布:傅作义先生在抗美援朝开始时,就积极拥护毛主席这一英明决定,并提出绥远起义部队参加抗美援朝。现在经毛主席批准,成立第二十三兵团,部队即行开赴河北整训,然后入朝。接著周总理问他派谁当司令员,傅即推荐董其武任司令员。次年9月,第二十三兵团进入了抗美援朝战斗序列。
新中国建立之后,傅作义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出任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水利部部长及担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9月27日,在怀仁堂举行的隆重授勋典礼上,毛主席亲自授予傅作义一级解放勋章。1965年,当选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当有人攻击说,民主人士都是招牌,有职无权时,他气愤地反驳说:“我这个部长就是有职有权,水利部党组李葆华同志非常尊重我,我也尊重李葆华同志,我们互相商量,肝胆相照,没有感到有什么隔阂。”
傅作义曾对毛主席说:“搞水利可以直接为人民办事。”当水利部长是他自己选择的。傅上任后,为确保大江大河不决口泛滥,在李葆华同志密切配合下,做了大量工作。1950年,他去查勘黄河,到陕县的那天,气温高达摄氏4O℃,仍按原计划进行活动。1951年,他和李葆华等一起视察淮河,在去洪泽湖蒋坝途中,有三十华里的路程汽车无法通行,他和大家一起步行。1952年,他到洞庭湖进行考察。然后,又转赴汉口,乘船沿汉水而上,研讨了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的规划。1953年,到珠江考察。1954年,赶赴新疆,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的水利建设问题。1955年,先后进淮河流域的梅山、佛子岭等水库工地视察。1956年,东北松花江发大水,又亲临抗洪前线。1957年4月13日,傅作义以黄河流域规划委员会副主任身份参加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正式开工并讲了话。之后,又急忙赶到晋南地区考察。因为劳累,心脏病突发。周恩来总理阅讯后,派专机送心脏病专家黄宛大夫前往抢救。5月?日,傅回北京,入协和医院继续治疗,周总理并代表毛主席两次到医院探视和慰问。
在三年自然灾害的1962年初,党中央有意安排以陶铸同志的名义邀请傅作义一家到广东休养,傅先后视察了花县水库、新丰江水电站,还去过新会、佛山、高要、中山等县市。到工地后,他坚持步行上坝,心脏如有不适,就服用随身携带的药物。
1963年,海河发大水,天津市防汛工作异常紧张。那时傅作义已是六十八岁,因心脏病发作治疗几个月。出院不久,他除了每天向防汛办公室了解情况外,还要亲自去天津看看实际水情,慰问防汛抢险队伍。水利电力部党组织一再说服劝阻,傅便亲自找周总理,经总理同意,由刘澜波陪同到防汛前线,与当地防汛指挥部门研究了工作部署,慰问了防汛军民。
“文化大革命”初期,周恩来总理建议傅作义去住院或去外地休养。这实际是一种保护性安排,傅理解党对他的深切关怀,但他谢绝了。
1972年2月21日,傅作义出席了周恩来总理为欢迎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和夫人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宴会。周总理向尼克松介绍说:“这位就是傅作义将军,他为中国人民立了大功。”25日,应邀出席尼克松的答谢宴会。当晚他致函尼克松,称赞其谋求同中国关系正常化是明智的行为,并严正指出:美欲谋求亚太地区及世界和平,必须同中国合作,而欲同中国合作,必须尊重中国的主权,放弃支持台湾的错误政策。
10月17日,中央同意傅作义辞去水利电力部部长职务的请求。12月,傅因病入院治疗。
1973年2月28日,傅作义抱病主持了纪念台湾人民“二·二八起义”二十六周年座谈会。他在会上说:“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十分有利于祖国的统一。祖国的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任何力量阻挠破坏不了的。”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