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傅部发起反击,歼其.一千二百余人。3月初,周恩来、张治中、马歇尔组成的代表共产党、国民党、美国三方面的最高军事三人小组,乘飞机到集宁、归绥两地视察,傅作义接受了停战的意见,同意与解放军绥蒙军区互派联络组调处争议,避免冲突。
是年6月,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命令国民党部队对各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8月,陈诚到归绥,令傅作义与北平方面的李宗仁协同,夺取张家口。傅为谜惑解放军,一边派周北峰同解放军商谈和平,一边秣马厉兵准备进攻解放区。
9月5日,傅作义兵分三路,北路由陶林向集宁进攻;南路由归绥进犯深城;中路集中主力部队沿平绥线东进,抢占卓资山后,向集宁进犯。10日,解放军在集宁将傅部三个师全部包围,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由于解放军前线指挥部距战场较远,不明情况,未能组织连续进攻,结果给傅部以喘息和整顿的机会。12日,傅部第一○一师赶来增援,新编第三十二师及新编骑兵第四师也尾随一○一师前来,使解放军处于不利的境地。因此,解放军于13日晚主动放弃了集宁。19日,傅部攻占了丰镇。嗣后,傅作义利用解放军在怀来地区与其它国民党军队鏖战之际,调集两万兵力,从集宁向张家口的侧背迂回过来,于10月8日占领了大青沟和张北两地。11日,解放军放弃了张家口。
傅作义侵占张家口后,蒋介石被这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11日下午即下令召开国民大会。国民政府于15日任命傅作义为察哈尔省政府主席,董其武为绥远省政府主席。
1947年1月16日,第十二战区改组为张垣绥靖公署,傅作义被委为公署主任。傅在就职典礼上说:“今后政务,重在稳定人心,二分军事,三分政治,五分经济。经济有办法,一切就有办法”。勉励军政人员要“安定社会,改善民主,保持廉洁作风”。
不久,傅作义以第三十五军为基本骨干队伍,正式整编充实成三个军及两个独立师、一个骑兵师、另加十三个骑兵旅。
是年10月7日、24日,傅作义应蒋介石电召两次飞沈阳,商讨战局。11月7日,派暂编第三军、骑兵第四师赴东北,在彰武一带与解放军作战。
12月,蒋介石撤消了北平行辕及保定、张垣两个绥靖公署,成立华北“剿总”总司令部,以傅作义为总司令。总部由张垣迁北平西郊日本人兴工建筑的“新市区”。31日,国民政府颁给傅作义河图勋章。蒋介石把自己的专机“追云”号(另一专机是“美龄”号)摆在北平由傅作义专用。
1948年1月,蒋介石为人民解放军在东北战场发动的冬季攻势所震惊,电召傅作义到东北参加军事会议。在此之际,蒋又指今傅的第三十五军、暂编第三军向保定方向南下,与东北战场配合。在保定以北的涞水,解放军第三纵队在第一纵队配合下,给第三十五军沉重一击,歼灭了新编第三十二师,中将军长鲁英麟在高碑店自杀,少将参谋长田世举和少将师长李铭鼎被击毙。鲁英麟是傅作义在保定军校第五期的同学及抗战时期的参谋长,俩人情谊较深。他闻讯后,在北长街住的那座小楼里痛哭了几次。
2月,傅作义主持召开华北“剿总”会议,研究军事工作。会上,傅提出有权使用战斗序列的整个部队的问题(傅对华北蒋介石之嫡系部队,起初只有指挥权,而没有人事、后勤、补给等权)。但陈继承(“剿总”副司令兼北干警备总司令、军统特务)表示反对,坚持中央军的行动必须通过其批准。傅气愤地说:“想靠中统、军统两条绳索来捆缚我的手脚,要我充当地主豪门的鹰犬去咬沿门乞讨的苦百姓,我是不干的!”他三次发电给蒋介石要求辞职,蒋竭力挽留。
是年5月,傅作义在北平成立河北省政府,以扩大自己控制的范围。
7月5日,东北流亡学生到东交民巷请愿时,青年军第二○八师当场枪杀学生八人,伤学生四十八人,造成“七·五血案”。国民政府监察院派谷风翔、胡文辉委员到现场调查,写成《纠举书》,称:“傅作义‘再命令不准开枪,不准打学生,陈继承有措置失当之责。二U八师搜索营长赵昌之有杀人之法律责任。”事后,傅接见学生代表时,流著泪说:“这件事一开始,我就再三指示不许打人,不许携带枪支,不料仍然发生这种不幸,实在令人沉痛,我身负华北重任,应负主要责任。”
9月12日,辽沈战役打响。傅作义随蒋介石飞沈阳、锦州视察。10月,解放军对锦州发起进攻,蒋急忙飞到北平,要傅率主力部队并指挥援锦之役。蒋介石打算援锦若能如愿,则可解东北危局,若失利,则可把自己在华北的嫡系部队拉走。他洞察蒋的阴谋,再三辞绝,推说此事关系国家前途大计,自己资浅能鲜,不堪重任,只有委座德高望重,以统帅地位亲自指挥,才能奏效。蒋介石不得已只好亲自指挥并调用自己的嫡系“精锐”兵团,由海路援锦。
在此期间,解放军第二兵团(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