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绥远问题进行商谈。
党中央迁到北平后,毛泽东在香山又一次接见了傅作义。4月1日,傅通电拥护共产党、毛主席,和平建设新中国。毛主席复电深表欢迎。该月下旬,傅作义先派刘庸笙(总司令办公室副主任、傅的随从参谋)和原第一○四军军长安春山,到绥远传达毛主席指示:“有了北平的和平解放,绥远就不用兵了,告诉董其武主席,先做好内部工作,在他认为适宜的时候举行起义。”傅叮嘱董其武要实行完整的起义,勿使部队分裂,勿使人民遭受损失。
5月28日,中共代表与傅作义代表通过谈判,签订了绥远问题协议。协议的大体内容是:划定军事分界线,双方停战,和平共处,铁路通车,贸易往来,交换货币,由华北人民政府派驻归绥联络处,协助董其武实施协议。原绥远省的军队和政府均保待现状,保持社会安定。通过一个时期的工作,通过宣传、教育、文化上的努力,促进社会的进步,达到起义,达到和平统一。
当时绥远局面很复杂,刘万春(第一一一军长兼绥、包两市警备司令、徐永昌的旧部)和骑兵旅长鄂友三等反对和平起义;土匪活动猖狂;国民党特务横行。因此,王克俊给傅作义发了一个电报,说绥远的问题“非钧座亲来不能处理”。傅于是把自己要求去绥的意见及王的电文通过华北局报告了毛主席。
7月24日下午,中共驻绥远联络处王土鑫等四同志突遭特务的袭击,造成了破坏绥远和平解放的严重事件。这时,军统特务以为破坏绥远部队起义的阴谋已经得逞,要求国民党中央派要员来绥。徐永昌(国民党政府军令部部长)和王叔铭(国民党空军副司令)即奉命飞来陕坝,派飞机将董其武、孙兰峰、刘万春接去见面。徐、王代表国民党中央发表董为西北军政副长官,正式发表孙为第九兵团司令官、刘为第九兵团副司令官,并令董将部队交第九兵团指挥,向西撤退。董以部队欠饷几个月,又以士兵和班排长多是绥远当地人为由拖住部队,抵制了徐、王的阴谋。
8月初的一天,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丰泽园东屋接见了傅作义等人。在座的还有周恩来、朱德、聂荣臻、薄一波等领导同志。毛主席说:“傅先生你与共产党是结成了姑舅亲。”毛主席又说:“事情总是有曲折的,可电知董其武主席多加注意:”并同意傅和邓宝珊同去绥远。
8月20日,傅作义偕邓宝珊及随员一行,乘华北军区聂荣臻司令员指示派的一列装甲列车赴绥远,并携带现洋二十万元(其中华北局十五万元,傅部福利基金五万元),作为给绥远部队的慰问金。傅到归绥后接待了军政人员和地方士坤的来访,传见了营以上的军官,又由董其武陪同分批检阅了归绥驻军,分发了慰问金。归绥官兵亲眼得见傅作义安然无恙,反共分子的种种谣言不攻自破,官兵们领到慰问金,感受到共产党政策的宽容温暖。
傅作义于9月10日到达包头,召集绥远各地军、师、旅级高级军官和政府官员、地方士绅,共商绥远起义的问题。经过傅作义多日的工作,大多数人都愿意跟他走人民的道路。孙兰峰却托病住进医院。
傅作义来绥的消息传出后,国民党政府十分惊恐。毛人凤密电给潜伏在绥远的军统特务赵思武说:“傅作义认贼作父,拱手出让华北。近闻该逆潜赴绥远,企图鼓动部队降匪,著即就地刺杀,本局当有重赏。”到包头后,傅又接到蒋介石的电报,说:“你这次回绥远,如同我当年‘西安事变’后回南京一样,一念之差,铸成今日危亡之大错。你要接受我的教训,不要自误、误国、误部下。……希接电后,即来重庆,我当派飞机前往迎接,并委以重任,共谋党国之复兴!”他还收到代总统李宗仁和阎锡山的“贺电”,庆贺傅“脱险”,邀请傅到广州。还说:“你在北平的部属来了也均妥善安置。”傅作义将这些电文搁置一旁。他不为威胁利诱所动,也不怕阴谋暗害。在包头中学操场检阅部队以前,警戒部队搜索场地时,在一个窗口发现了阴谋分子架设的机枪,枪口正对操场。傅知道后泰然镇定,依然下令按时检阅。
9月15日,徐永昌携带蒋介石、李宗仁、阎锡山的亲笔信飞来包头,企图说服傅作义和邓宝珊到广州为国民党效劳。徐见游说无望,便赖著不走,企图拖延时间,使起义不能如期实现。在这期间,傅作义在重庆的夫人及子女等,转辗香港回到了北平;在兰州的家属也得以回到绥远。
为了在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召开之前实现绥远和平起义,傅作义决定于9月19日通电起义,并以签字驱逐徐永昌。董其武于18日在绥远平市官钱局包头分局举行通电起义仪式。之后,傅作义再次找孙兰峰谈话。19日凌晨,孙兰峰终于在最后的关键时刻,幡然觉悟,给傅打来·电话,表示愿意参加起义。徐永昌大势已去,才悻悻带上张庆恩等小大特务于下午2时飞去。临上飞机,徐还狂妄地说:“三年后再见吧。”
4时许,傅作义召集干部开会,宣布发出通电,祝贺起义胜利。毛主席和朱总司令打来贺电:“希望你们团结一致,力求进步,改革旧制度,实行新政策,为建设人民的新绥远而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