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正当同盟军抗战节节胜利之时,7月28日蒋介石和汪精卫联名发电,向抗日同盟军提出4项通牒,同时让何应钦调16个师兵力“围剿”抗日同盟军。同盟军陷入困境。8月7日,冯被迫宣布撤销抗日同盟军总部,辞去总司令职,于8月17日重返泰山。
1933年11月20日,李济深等在福建组成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冯派余心清参加,并被选为经济委员会主席。冯积极联络韩复矩、宋哲元,以期形成南北呼应的反蒋之势。1934年1月,福建政府失败,冯的反蒋活动再次失败。
1935年11月2日,冯出席国民党六中全会第一次会议,并向大会提出救亡大计案,包括保障人民言论自由,奖励抗日精神,精诚团结等各款,获得大会通过。不久,冯当选为五届中央执行委员。12月18日,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
1936年6月2日,两广事变发生。冯玉祥深怕内战再起,一面与蒋介石商议调解,一面连日致电陈、李、白,力劝停止军事行动。冯为两广事变的平息尽了斡旋之劳。
1936年11月23日,宋庆龄致函冯玉祥,请其援救“七君子”。冯随即为营救七君子而奔走,不断向蒋介石和陈布雷发出函电,直至“七君子”出狱。
西安事变爆发后,冯玉祥竭力主张和平解决。12月13日,冯致电张学良,劝张以“同挽国难”为重,自己愿为人质,请张“释回介公”。同时力劝旧部宋哲元、韩复矩拥护中央,对新闻界表示“保护最高军政领袖之安全,实为全国军民最大之责任”。冯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尽了全力。1937年初,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期间,冯玉祥同宋庆龄等提出了《提议为外患日急请讨论扩大总理三大政策团结御侮案》,积极主张国共合作。
七七事变爆发后,冯致电第29军将士:“抗敌守土之责,断不容丝毫退让。”7月10日,冯发表《对芦沟桥事变谈话》,指出全国军民应团结一致,为民族生存,为国家复兴而坚决奋斗。8月15日,冯在苏州就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1937年9月,国民政府划津浦线为第六战区,改任冯为该战区司令长官。不久,蒋又将冯调到平汉线。10月20日,冯去南京参加国防会议,到南京后,即被免职。
1937年11月中旬,沪宁线战情恶化,蒋介石命冯玉祥到平汉线南段视察国防工事。未几,冯抵达武汉。在武汉的一年中,冯编写了《民众救国问答》、《抗日的伟大民众》、《抗日游击战士问答》等小册子,在民众中广为散发。冯还创办了印刷社,印刷了大量抗日宣传品和列宁、毛泽东的著作。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汉口成立,冯玉祥以“丘八诗人”身份参加,当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
1938年春夏之际,蒋介石委派冯玉祥到豫西、豫南、鄂东等地视察国防工事。9月,被任命为督导长官,负责检阅和督练新兵。1939年5月,督导工作结束。
冯玉祥回到重庆后,投身于各项进步文化工作。1940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4周年,重庆文化界300余人举行纪念大会,冯玉祥任大会主席。他发表演说,号召学习鲁迅的“真”、“硬”、“韧”的精神,争取抗战的胜利。
1942年12月19日,冯玉祥在重庆主持成立了“全国基督徒节约献金总会”,以后各地逐步成立分会。冯在四川省大力推行献金运动,到1944年9月,按照当时的黄金价格计算,捐献金额达黄金23000余两。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抵重庆,当天即去看冯。冯也回访毛泽东。冯还多次出席有国共双方领导人出席的集会、宴会。
1945年12月,冯玉祥发表了《建国问答二○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