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驻河南信阳。
直皖战争中直系打败了皖系,皖系的陕西督军陈树藩被撤职,直系的第二十师师长阎相文任陕督。阎于1921年6月初,令冯玉祥第十六混成旅与吴新田的第七师同时发动对陈树藩的进攻。此时,阎电请北洋政府将第十六混成旅改为陆军第十一师,冯升任师长。不久阎死,北洋政府任命冯玉祥为陕西督军。
进驻陕西是冯部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捩,冯平生第一次取得了一块大地盘。他统一军政,收编了胡景翼等杂牌军,加紧整顿和训练军队;同时为地方选贤任能,筑路办厂,在省政上颇多建树。
1922年4月29日,直奉战争正式爆发。4月19日,冯玉祥率领第十一师全部由陕出发,向洛阳集中。当直军在长辛店一带战事吃紧时,冯立即派二十一旅李鸣钟部增援。冯亲自督战,大败河南督军赵倜。直奉战争后,直系控制了北京政府,冯因战功被任命为河南督军。他颁布《治豫大纲》,惩办贪官,提倡节俭,改良社会风尚、重视教育、发展交通事业。这些政绩为中原百姓所称道。同时他又扩充部队,增强了自己的势力。
1922年10月31日,北洋政府任命冯玉祥为陆军检阅使,并授予扬武上将军称号。陆军检阅使是个虚衔,但冯却利用这一时机大力练兵,在两年时间内,练就了3万名精兵,为冯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冯玉祥在治军中注重向官兵灌输爱国主义教育,曾把帝国主义强迫中国割让领土的史实编为《国耻歌》,他还提倡官兵同甘共苦。冯驻南苑期间,元配妻子去世,1924年2月19日,与李德全结婚。
1924年9月,孙中山、张作霖、卢永祥组成反直三角同盟。孙中山方面的国民党人士徐谦、钮永键、王法勤、丁惟汾、李石曾等,时常与冯联系,劝冯联合奉、皖,推翻直系军阀。冯玉祥积极训练部队以加强军事力量,并争取同盟者,与北方将领孙岳、胡景翼等秘密联盟,决心倒戈。1924年9月18日,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吴佩孚任命冯玉祥为第三军总司令。冯在古北口与奉方代表达成协议:约定事成后,请孙中山北来,奉军不得入关。冯军与奉军在热河停战。10月19日,冯召集部下举行秘密会议,宣布倒戈计划,改部队名称为国民军。20日清晨,鹿钟麟指挥部队控制了北京全城。曹锟被监视在中南海延庆搂内,旋即溥仪被驱逐出紫禁城。此次事件被称为北京政变。10月25日,冯玉祥、胡景翼、孙岳等讨论政府改组,决定推翻贿选总统曹锟。曹被迫于11月3日宣布退职。冯等于10月31日组织了以黄郛为首的“摄政内阁”。但是冯为北洋军阀各实力派所忌,长江流域各省的直系军阀,公开反对北京摄政内阁,于是冯决定联皖制直。11月10日,冯玉祥、张作霖分别到天津会见段祺瑞,决定推段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总执政,同时欢迎孙中山北上“主持国事”。11月21日,段祺瑞通电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孙中山到北京后病情日益加重,李德全曾持冯玉祥亲笔信到孙下榻处看望。孙中山将6000本《三民主义》、1000本《建国大纲》和《建国方略》赠送给冯。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冯令全军悼亡举哀。此时他开始认识到三民主义是“救国主义”。
此时1925年1月,冯受到段祺瑞、张作霖的排挤。段任命冯为西北边防督办,并要他将部队整编为6个师,人数在15万左右,取消国民军番号,称为中华民国西北边防军,简称西北军。3月,冯赴张家口就职。
到西北之前,冯经徐谦介绍认识了李大钊,并与苏联驻华大使加拉罕会晤,苏联军事顾问开始进入西北军。
1925年5月五卅惨案发生,冯玉祥联合西北军各将领致电段祺瑞,要执政府“严重对外,不必顾虑”,表示“为国赴难,愿效前驱”。他几次召开张家口各校学生、各界民众反帝示威大会,亲自带头高唱《国耻歌》。6月13日,冯令所部一律臂缠黑纱,为上海烈士致哀,并号召西北军官佐捐款援助五卅罢工工人,冯个人捐大洋1万元。他主张以武力反击帝国主义的屠杀政策。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