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铿
一
冯铿:女,1907年生,又名岭梅,广东潮洲人。1925年初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五卅”时期即参加潮州革命活动。大革命失败后,她从农村逃亡到上海读书,并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加入“左联”。作品有:中篇小说《最后的出路》、《重新起来》,短篇小说《乐园的幻灭》、《红的日记》等。
二
冯铿,一名岭梅,一九○七年生于广东省潮州。学生时代,对于压迫者就极富于反抗精神,五卅运动时,她十八岁,代表潮州学生联合会参加各革命团体活动。从此,开始了革命生活。参加左联后,被派参加中央苏维埃准备会工作,她把全部精力交给了革命,废寝忘食,但从未表示丝毫疲倦。一九三一年二月七日被秘密枪杀于龙华。她自被捕至遇害,虽备受牢狱之苦,然态度镇定,意志坚决。临刑时激昂壮烈,与同志们高呼革命口号。遗著有《重新起来》(中篇小说)、《红的日记》(短篇)、《春宵》(诗集)、《婴儿》(戏曲集)等十三种。
早凋的才女:冯铿 1、 十月先开岭上梅
在南国的岭东地带,韩江之滨、潮州城下,有座冯公馆,馆主是一位原籍杭州的小盐官,因为资助一位外地的寒士上京赴闱而惹官司,弄得门庭冷落。后来那位寒士金榜题名,贵为广东巡按,出巡潮州,拜访冯公馆。于是,冯家又由败落而中兴。 公元1907年即近代女杰秋瑾就义的那年11月5日,冯公馆诞生了一个女婴——这就是左联五烈士中的唯一的一位女性作家——冯铿。冯铿出生在阴历10月,大哥据唐代樊晃的诗《南中感怀》:“南路蹉跎客未回,常嗟物候暗相催,四时不变江头草,十月先开岭上梅”句,给妹妹起了一个颇为文雅的名字:岭梅。 冯铿的父母都是官宦之家的子女,母亲幼年曾从学于潮州著名的藏书家丁日昌,又任教过汕头友联中学。冯铿的兄姐的名字都别具深意,是他父亲为怀念杭州而起:如大哥印月、三姐素秋、四哥瘦菊等。家里排行最小的女儿冯铿,自幼受到书香世家的熏陶,酷爱文学。她的三姐有反抗意识又富有才华,尤其那场轰动潮州的自由恋爱对冯铿的影响很大,三姐是她的启蒙老师。 小冯铿生得浓眉巨眼,貌似男子,又不喜修饰,爱好辩论,一望而知是个个性刚强、性格鲜明的人。从小,冯铿就有一股不妥协的精神,对社会上的不平现象深恶痛绝,自己曾自豪地说过“从不把自己当女人”的话。 1921年春天,冯铿进入了潮州著名的友联中学,这是一所在“五四”运动中建立的具有战斗传统的学校,当时活跃在学校中的有著名的社团“友中月刊社”,冯铿很快成为社团的骨干力量。《友中月刊》曾寄赠过鲁迅并得到鼓励和赞许。其实,冯铿在15岁时便开始在父亲的高足许美勋主编的汕头《时报》副刊上发表文艺作品。大哥冯印月将她取名为先开的岭梅的预言实现了。
2、被称为“大作家、女演员、女革命者”
1925年春天,是冯铿人生道路的一个新的起点,她进入了友联中学高中部学习,此时正值第一次大革命风暴兴起,而作为大革命策源地的广东更是首当其冲。韩江卷起了怒涛,潮汕咆哮起来,往日平静有序的学校生活被如火如荼的学生运动所取代,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给了冯铿以极大的鼓舞和锻炼,也使她的热情和才智如火一样迸发出来。冯铿被选进汕头学生联合会,她像一只海燕,带着青春的热力鼓振起刚刚长成的翅膀,勇敢地冲进革命的风浪。 革命军第一次东征潮汕,冯铿和同学们组织慰劳小队到近郊农村乡下慰劳驻军;“五卅”惨案发生后,她立即组织演剧队筹款支援罢工工人。1925年,革命军第二次东征 ,部队进入汕头的第三天正是十月革命纪念日,汕头军民召开纪念大会,周恩来和几位苏联顾问包括加伦将军莅临会场,冯铿参加了这次大会,见到了周恩来和加伦将军,她异常激动。 那时冯铿带领学生演剧队,自己集编、导、演于一身,加上她出色的社会活动,文学创作,所以当时冯铿有了“大作家、女演员、女革命者”的称号。她当时的作品除了发表在友联中学的《友联期刊》外,主要的阵地就是《岭东民国日报》副刊,这份报纸是时任东江行政委员的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