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秋娘无所谓他的男人是李锜还是李纯,重要的是这个男人要疼她爱她,失了节又如何,贞洁牌坊从来就不是给秋娘这类薄命红颜立的。李纯还真从来没亏待过秋娘,只是从来没有给过秋娘一个正式的名份,原因可能是秋娘的歌伎出身。当初唐高宗李治要立武则天为后的时候,群臣就以武则天家出素族为由竭力反对,李纯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违,毕竟为了一个女人得罪朝臣,大不划算。
杜秋娘虽然出身歌伎,但她却绝不是个花瓶,她也是有些政治才干的。李纯性格刚毅,他打算以重典治天下,秋娘知道后就劝李纯:“仁者无敌,当以仁德治天下,古之盛世,周成康、汉文景,皆可以为陛下所效仿,不宜学秦朝暴政。”李纯没想到这个小娘子居然有如此政治见识,大为叹服。
从杜牧的诗序来看,杜秋娘做过唐穆宗李恒的儿子李凑的保姆兼文化课老师。唐朝后期政局非常混乱,等到李凑长大之后,唐朝已经换了三个皇帝:宪宗李纯、穆宗李恒、敬宗李湛,这时候的皇帝是文宗李昂。杜秋娘真的很有两把刷子,在她的谆谆教诲之下,李凑不仅饱学,而且人品贤良,在朝野中声望甚高。
自古做皇帝的,谁都不愿意有人威胁到自己的帝位,皇权至高无上,容不得他人染指,至亲至爱也不行。李昂盯上了李凑,正好大太监王守澄的狗腿子郑注摸透了李昂的心思,上书诬告李凑,说他想当皇帝。李昂在盘算:李凑是自己最年长的弟弟,而自己的儿子都太小,万一自己早死,难说李凑不敢夺位,就下诏贬李凑为巢县公。随后李昂又假腥腥的安慰李凑,说什么国法如此,兄弟你也不要怪哥哥太无情了,李凑无兵无权,只好让哥哥当猴子玩弄。
李凑落了架子,她的保姆杜秋娘自然跟着倒霉,被朝廷放还金陵养老。杜秋娘一生飘泊惯了,视荣华富贵如狗屎,说走便走,是非之地,离远点也好。这一年是唐太和十年(公元837年),这时距秋娘被没入宫,已经整整三十年了。
秋娘也老了,关于秋娘还乡,杜牧写的非常煽情:“四朝三十载,似梦复疑非。潼关识旧吏,吏发已如丝。归来四邻改, 茂苑草菲菲。清血洒不尽,仰天知问谁。”
秋娘出宫的时候,看样子是没带什么钱财,到了家乡,因为没钱,只好到素未平生的邻居家讨一碗饭充饥。她的家人应该都过世了,这个世界上只有她一个人,默默的看着蓝天、白云,数着忽而南来,忽而北往的大雁。
也许她经常北望,远眺长安,那人世间最尊贵的皇宫,那里有她一生都难以抹尽的、刻骨铭心的记忆。这些记忆都化做一片片云朵,飘散在空中,慢慢的散去,不留一丝岁月的痕迹。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