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D >> dong >> 董其武 >> 正文

 

沙场内外的董其武将军

铁骨丹心——沙场内外的董其武将军

  傅作义麾下大将董其武,在民国军事将领中可称出类拔萃,无论抗战还是解放战争中,其经历多有传奇,即便是点滴小事,也颇值得回味。

  坚守太原董武穆

  1937年11月6日,当一路像赶鸭子一样追击卫立煌而来的坂垣征四郎开始攻击太原的时候,一定觉得太原北城的守将是个软柿子。

  理由?侦察报告,太原北城的守军士气高昂,城上战旗翻卷,城墙上处处可见身穿灰黄色军装的中国士兵在沙袋工事后面严阵以待,看起来很有决死一战的气魄。

  尽管看来很有气势,但对这样的防守阵容“中国通”坂垣实在太熟悉了,这是中国军阀混战中守城的标准打法。要是想象不出来,可以回忆一下电影《从奴隶到将军》里面,罗炳辉将军把城上排着队向下打枪的北洋军一个个干掉的镜头。在现代化的日军面前,这种守法实在落后时代太多,徒增伤亡而已。古老的城墙,在现代化重炮的面前,早已失去了防守的价值。这一点,八路军在和日军作战时认识得比较早,每打下县城,必发动群众“拆城”。原因是这城墙面对有重炮的日军毫无防守意义,但若让日军占据了,下次再来没炮的八路还真不好把它攻下来。

  国军的战术相对来说就呆板一些,“死守”到“守死”的例子不胜枚举,勇则勇矣,多少有些不知变通。摆出这副“义和团”的架势来,一点儿也不奇怪。

  不过,这种“死守”有时候也很要命,比如这次坂垣就被在忻口死守的国军狠狠摆了一道,不但无法突破忻口前线晋绥军、中央军的阵地,而且后勤补给也被切断。如果不是寺内寿一从河北方面调20师团突破娘子关围魏救赵,他的部队很可能被包饺子。

  说坂垣差点儿被包了饺子,并非信口开河。从中国方面的记录看,二战区确有吃掉坂垣的决心。所以,阎锡山才在娘子关方面吃紧的时候依然不肯从忻口方面抽调部队增援,并且直到寿阳失守,才恋恋不舍地下令卫立煌撤退。部队一退不可收拾,和撤退时机的掌握有很大关系。从日本方面的记录看,坂垣征四郎这次作战中,因为盲目尊奉东条的命令,以第五师团强攻忻口,受到的非难极大。他所部中,日军全军当时唯一的一个战车旅团(独立第一混成旅团主力)在忻口、宁武等地损失很大。热河作战中日军坦克部队的军神人物百武俊吉部队长战死,致使日军对装甲部队的运用思想都产生了怀疑,认为坦克部队的集群使用不够成熟。忻口战役后,日军解散了独立第一混成旅团,此后日军装甲部队一直没有联队以上的编制。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一年半以后,才如梦方醒,认识到对装甲部队使用方式的落后,重建坦克旅团、坦克师团,只是已经为时太晚了。

  坂垣因为此战,被质疑战场指挥能力不足。事实上这个说法未必没有道理,此后他在台儿庄又闹了一次孤军深入,被李宗仁打得抱鞍而走,连手杖大衣都成了张自忠的战利品。坂垣在日本军内胜在关系广、后台硬,论打仗和粟林忠道这样的将军还不是一个档次。

  所以,这一次坂垣一路追击,大有轻取太原,为自己洗刷名声的意思。这时候发现守太原北城的居然是一伙“义和团”,看来连老天都在给坂垣帮忙。

  当天,日军以猛烈炮火轰击太原北城墙,结果……重炮轰了半晌,把城墙炸得七零八落。等步兵一冲锋,守军却出乎意料地从城墙前面的开阔地下面钻了出来,火力凶猛,兵力强劲,坂垣的攻击如同撞在铁墙上一样,损兵折将败下阵来。欲待再攻,炮兵却报告炮弹打光了。哪儿来的这么多中国兵?难道我的炮弹打不死人吗?坂垣被打退后一天没再攻北城,估计郁闷得很。

  假如他知道自己面对的这个“义和团”将军是何许人也,坂垣就不该郁闷,而应该庆幸了——庆幸这个叫董其武的将军手下只有一个旅。

  傅作义的爱将董其武,军中呼为“董武穆”。

 乌加河阻击战,堪称1940年五原战役中最艰苦的一战。其时傅部经过精心准备,以重兵成功突入五原城,但守城日伪军拼死巷战,疯狂反击,一度几乎把攻入城中的傅军打出城去。傅部攻城前敌总指挥袁庆荣将军都负了伤,双方一时胶着。此时,发现五原被围,日军驻蒙军司令竹下义晴中将,迅速从包头等地抽调大批兵力,以战车开道火速来援。董其武率101师死守乌加河(日军记为“五加河”),战斗从3月20日夜间董部奇袭河上的日军守哨所开始,一直打到22日五原日军全军覆没。敌增援部队始终无法突破河防,日军一直到26日才“爬”到五原,然风声鹤唳之下终不敢久留,为城内日军收尸之后随即撤退。绥西会战以中方的胜利而告终。

  如果观看日军的援兵,其数量和质量都堪称惊人。此战,日军驻蒙军司令部先后调集骑兵第13、第14联队,独立步兵第13联队救援五原,并以航空第60战队出击猛轰中国军队阵地。这两个骑兵联队,实际都是摩托化部队,分别在1939年10月和1940年1月完成了机械化改装,因此战斗力很强。事后才知道此战日军如此积极,不但因为五原为绥西重镇,还有一个原因是第八战区此战还围住了一百多名日本矿业专家,就是日本的“帝国蒙疆矿业调查团”。

  这个考察团,专为调查绥远的矿业资源,以确定其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董其武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沙场内外的董其武将军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