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D >> dong >> 董其武 >> 正文

 

沙场内外的董其武将军

的何应钦,董其武依然恭敬地用了一个当时震惊四座的称呼“何应钦总长”。这个称呼让负责人很头疼,于是上报是否应修改,上面倒是很有气度,说董老怎样说,就怎样写。所以,如果现在您去查《文史资料总辑》68或者69期,还可以看到书中董其武的叙述依然是“何应钦总长”。

  这倒不是说董其武对何应钦有什么特殊感情,事实上何应钦对董其武很是不公。这只是显示了中国的旧军人,也自有他们自己的一份坚持。

  董武穆,人如其名。

  三、 捡来的便宜兄弟“董大班长”

  1940年,傅作义发动五原战役,一举收复绥西直到五原、陕坝等地,是抗战期间北线国军少有的胜利。一时举国振奋,傅作义派此战功臣,已经升任暂四军军长的董其武到重庆报捷。

  抗日功臣到首都,自然少不了觥筹交错,鲜花掌声。虽然打了胜仗,这一战傅作义部队的装备损失也不小,尤其是负责打援的董其武101师最需要补充。所以董其武此行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请求总部对作战中的损失给予补充,更新装备。这件事,却是拖来拖去,始终没有结果。参谋总长何应钦开始很热情,表示一定全部给补齐,但随着时间推移,宣传逐渐降温,却渐渐面有难色,推三阻四起来。

  最后,在董其武即将返回的时候,何应钦才把他叫去,温言道,此战你军辛苦,但国家如今也很困难,你的损失,只能给你部分地补充……什么是部分的补充呢?董其武去看过后才明白,是机枪27挺,步枪250支,还不够装备一个营的。

  打了这样一场大战,难道补充的就是这一点点吗?

  回到旅馆董其武,觉得虽然国家困难,真的难到这种地步吗?但是又无从打听,不禁十分纳闷。

  恰好这时,忽然看到同住一个招待所的另一个国民党嫡系将领,16军军长董钊。董其武心生一计,于是满面春风和董钊攀起交情来。

  要说董钊这人,虽然是黄埔一期,打仗是不大行的,后来被彭德怀牵着鼻子满陕北转圈儿。人家讽刺他说“胡宗南如果算个大连长,董钊只能算个大班长了”。但是,这人也有优点,就是不以自己属于嫡系而傲慢,品质还是满实诚的——换句话说,不实诚能在1947年让彭德怀在陕北牵得跟牛似的武装大游行吗?

  一看五原大战的英雄董其武折节下交,虽然同是军长,董钊大有受宠若惊之感,马上出钱请客,与董其武把酒言欢。两个人相见恨晚,说来说去,一笔写不出两个董字,居然祖上还有些亲戚。算起来董其武比董钊大三岁,董钊以兄称之,两个人更加亲近起来。

  干吗这么和“董大班长”热乎呢?原来,董钊到重庆,也是来请求补充武器的。不过,他可不是作战损失,是单纯要求更新装备而已。喝着喝着董其武就把董钊16军换装武器的凭单拿到手了。

  人家董钊一个军的装备,可是全更新了(苏式装备),一点儿折扣都没打。

  看来,困难也要看对谁说。

  这就是嫡系啊。

  看破了真情的董其武当天回了绥远,从此对蒋介石心存芥蒂。1946年底劝傅作义不要到北平去,心思未必不是这个时候种下的。

  只是那个露了底细的董大班长,后来还多次给董其武大哥写信叙旧,很是亲近,到死,好像也没明白自己卖了何总长和蒋委员长……董其武呢?却不过情面,也就少不得年节给这个“兄弟”送点土产礼物什么的,关系一直不错。

  看来,这位“董大班长”打仗是不灵,交朋友,还真有两下子呢。

 

上一页  [1] [2] [3] [4]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董其武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沙场内外的董其武将军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