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上的往事
作者:柳萌
后来有幸认识艾青先生的人,我敢说十有八九不会知道,这位大诗人还会吸烟。可是,艾青的老朋友知道,诗人不只是个烟民,而且烟瘾还蛮大哩。他的许多诗情佳构,说不定,就是来自“云雾”之中。有次艾青边吸烟边跟我聊天,大概是聊天的内容,忽然触动了他诗的灵感,只见他顺手拿起烟盒,用笔在上边写了几个字。当时看到这情景我就想:谁能知道未来一首优秀诗篇,不是来自这随手记下的字迹呢?
我保存至今的一张照片,生动地记录着诗人吸烟神态,重读不禁让我想起往事。这张照片摄于1982年6月。当时我在《新观察》杂志社工作,杂志社社址在北京王府井大街,距艾青家丰收胡同特别近,只要有时间或偶尔路过,我就去艾老家里随便坐坐,他家如无客人就跟他聊天。有次从杂志社办公室出来,在院子里碰到同事潘德润,老潘问我去哪里,我说去看望艾青。他一听赶忙说等等,我跟你一起去。潘德润是位职业摄影家,擅长拍摄文艺家肖像。
平日里有客人到艾青家,开门的常常是艾青夫人高瑛,若见来访者是熟人或老朋友,高大姐就高声通报给艾青。这天像往常一样,高大姐见是两位老朋友,就想喊着告诉给艾青。立刻被老潘制止住,悄声对高瑛说:“不用啦,我们自己去,我想看看艾老在干什么。”我们轻轻推开客厅的门,只见艾青双目紧闭,左手夹着烟在猛吸,那专注认真的神情,好像是在回首人生往事,又好像是在思索生活忧欢,更好像是在构思一首新诗,他全然没有发觉我们到来。老潘一看立刻来了创作激情,他迅速地用手把我推到身后,示意我不要惊动沉思的艾老,然后麻利地掏出箱子里的相机,连续咔嚓咔嚓地几声,一幅大诗人艾青的生活照,就这样在老潘手中瞬间顺利完成。这时艾青才从沉思中走出来。
过了几天,老潘洗印出照片,赠送给我一张,另一张让我转赠艾青。艾老见到这张照片,端详好久,然后以他惯有的幽默口吻,笑笑说:“不错,可以给烟草公司做广告。”老潘当然没有按照艾老的戏言办,但却留下了这位大诗人的吸烟照,以《浮想联翩——诗人艾青》为题,发表在1982年第5期《中国摄影》杂志上。艾青吸烟的照片,我还看到过几张,惟独这张拍得最好,这大概跟老潘抓拍有关。
高瑛大姐和子女们,考虑老诗人的健康,在这以后没几年,就让艾青彻底戒了烟,从此,再未见艾老吸过烟。有的朋友去艾青家,吸烟时逗他说:“艾老,来支烟吧?”
他只是笑而不答。艾青家人这种保护性措施,说起来还蛮灵验,老诗人的身体和精神,戒烟后比过去要好得多。不过对于吸了几十年烟的艾青来说,这没有烟的日子可以想象会多难捱。
有次我自己去艾青家串门儿,走进客厅见艾老独自一人,坐在电视机前似看不看,嘴里还不停地吃着零食,那种无奈的神情很有趣,只可惜我不会摄影未拍下。就逗艾老说:“怎么,是不是想抽烟啦?”艾青笑笑说:“反正嘴闲着不是味儿,高瑛就想了这么一个办法。”我一听笑了,说到底高瑛还是高瑛,多年与艾老苦乐相伴,两人始终这样心融神会,连这点区区小事都能想到。难怪诗人艾青逝世后,熟悉文学界情况的人说:“在老一辈的作家中,晚年生活最幸福的,艾青恐怕数一数二,高瑛对他照顾太好了。”这是实话。
如今,这张照片的主人艾青已经走了10年,这张照片的拍摄者潘德润也早走了,他们都是值得永远怀念的朋友。(人民日报2006-09-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