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人物档案资料名人名言生平作品主要事迹佳句轶事世界明星中外传记成才故事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谁的画价高?

作者:冯骥才

  偶尔作画,时入画界,愈来愈多地听到一个热门话题:谁的画价高?比如谁的画一平方尺已经两万三万,谁的画今年一平方尺又涨三万五万等等,听起来很吓人。但细心地去看,这些画儿并没有任何变化和进步,因何涨价呢?想了想方才明白,原来画价遵循的不是艺术规律而是市场规律。市场的规律是有人买就有市场,就涨价;没人买没市场,就猫着价。进而才明白,为什么当今画界总是热衷于使用各种招数炒画,如同房地产开发商爆炒楼盘,其实都是为了卖价,为了多多赚钱盈利。
  我这么说,并没有指责的意思。想发财也不错,但这是市场的事,是市场行为,而非艺术上的事。市场有自身的规律,并不与艺术的规律同步。比方说大画家的画价要高要贵,理应有此,市场的原则是按质论价嘛,质(艺术)应该是第一位的。可是如果把这道理倒过来呢?便成了谁的画价高谁就是大画家。这就麻烦了。因为这一倒,“价”就跑到前边去,成了第一位的,成了衡量画家的尺度。于是都往画价上使劲。别看提高画的水平很难,拔高画价却很容易,想个高招儿,炒一炒,就上去了。房价不就这么炒上去的?这一来,谁画价高,谁名气大,谁就神气十足;谁画价低,不好卖,谁在画坛上也就灰头灰脑没面子。不知不觉间,拍卖行的价目表(一说销售指数)就给画坛排座次了。这就导致前几年一位极有才气的青年画家,迫于在市场上一时找不到财路,压力太大而自寻短见。记得我听到这消息时气愤得大喊大叫,一时却又说不清谁是“杀手”。
  还有一件事印象也很深。也是前几年,从媒体上得知当世画家的一件作品——而且是一件很平常之作,竟卖了一千多万。我当时就想,多伟大的艺术品卖这么高的价钱,相当一座工厂!如果拿山区的老农的收入来衡量,一个老农干活一年收入五千元就蛮不错,可是拿这幅一千万元的画一折算就不可思议了。这位画家一挥而就之作,得要一个老农干上两千多年,从西汉一天不歇一直干到今天!
  我们的艺术市场合理吗?
  或许有人反驳我,艺术品不是生产,不是重复劳动,精神产品的价格不能与物质产品的价格相比。可是用什么标准衡量精神文化产品。总不能听凭市场的炒作吧。炒作是一种商业魔术,是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炒作的结果一定是那些在拍卖场上拍出天价的画儿,全都带着一大团五光十色的商业泡沫。
  可是时候一过,缩了水就剩不下什么。比方那位卖出一千多万的画家呢?每幅画还能卖一千多万,哪怕是一百万、十几万、几万?
  有人把书画市场的无序归咎于并不真正懂画的收藏者群体,待到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市场秩序就会渐渐井然。也有人认为当前的“书画热”的关键是因为这些东西可以作为“软黄金”,成为重礼或用来洗钱的美妙的工具。据说有人拿画送礼时还附上拍卖公司出版的印有这幅画五位数六位数价码的样本。这些破烂的事先不说了。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颇引起我的思考,便是我们现今的书画市场缺乏真正的艺术经纪人。真正的艺术经纪人应该既懂得艺术又懂得市场。他们不是一心赚钱的画贩子。他们有向社会推介优秀艺术品的责任,就像奥地利大画家马克斯·魏勒的夫人。魏勒夫人是一位欧洲著名的艺术经纪人,她结识魏勒时,魏勒名气还不大。她立志要让世人认识这位杰出的抽象主义画家。而如今这位享誉全球的大画家就是给这个极具眼光的女经纪人通过市场手段推介出来的。真正的艺术经纪人是艺术家与市场中间可靠的桥梁。不像我们现今的画界,画贩子不可靠,常常只好由画家本人亲自出马,亲自策划、推广和营销自己。
  艺术家一旦充当自己经纪人的角色,他就会被市场异化。时时察看市场的眼色,不知不觉顺从市场的口味。有一位在市场上卖得高价的画家,风格和内容始终不变。一次我问他因何总也不变。他的回答让我吃惊。他说,他的画一变,就会被人当做假画了。他已经完全向市场投降。艺术服从市场而不再服从心灵和艺术本身。他的艺术自然也就止步不前了。
  艺术生命的本质是自由,是因为艺术家的心灵是自由的。然而市场会用金钱收买你的自由。你伸手拿到钱的同时,小心自由被收缴了。弄不好只能乖乖地——或者媚俗,或者一个劲儿地重复自己。我们期待一种健康的、良性的秩序在市场中建立,期待市场的规律与艺术的规律合二而一,期待着价格与价值同步,但这只是一种理想。即使艺术市场已经很成熟的欧美和日本,真正的艺术家还是需要清醒地面对艺术和背对市场。如果天天张望别人又揪心自己的画价,天天“功夫在诗外”,可能在市场上会取得一些“成功”和实惠,但付出的代价一定是对艺术理想的彻底放弃。

 

 

 

相关人物

周汝昌  周嘉俊  赵大年  赵燕翼  赵丽宏  叶文玲  叶延滨  星竹  杏林子  闻捷  闻采  乌热尔图  邵燕祥  桑 原  穆静  穆 青  雷抒雁  雷达  路遥

相关文章

珍珠鸟文章分析   冯骥才   俗世奇人分析   冯骥才:田野书斋两处风光   冯骥才:文化是情感的载体   罗丹的私人化雕塑   珍珠鸟    冯骥才:文化是情感的载体   花的勇气   神鞭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古民居放在哪里才“适得其所”?   谁的画价高?   醒俗画报   城市为什么需要记忆?   为周庄卖画   文化可以打造吗?   书房花木深   草婴先生   城市可以重来吗   谁来操办节日   散文-难忘我的篮球教练   散文-黄山绝壁松   散文-思想与行动   散文-文房两篇   散文-夕照透入书房   散文-在雅典的戴先生   最后的惊慌     米开朗基罗    《珍珠鸟》课堂实录   《斑羚飞渡》说课稿   《斑羚飞渡》说课稿1   《珍珠鸟》说课稿2   《珍珠鸟》说课3   珍珠鸟说课教案   冯骥才:保护农村文化遗产迫在眉睫   书桌      俗世奇人分析

古今中外人物大全,世界人物介绍,著名人物资料,企业家、名星、伟人、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个人资料个人简历作品

| 联系站长 | 按拼音检索人物 | 现代人物分类索引 | 古今中外作品 | 教育教学资料 | 职业培训资料  |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  ? CopyRight 1998-2028, 1-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