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人物档案资料名人名言生平作品主要事迹佳句轶事世界明星中外传记成才故事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解放战争综述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9月至1950年6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为推翻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胜利面进行的人民革命战争。亦称全国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坚持独裁和内战政策,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解放区和武装力量,继续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但蒋介石集团的这种政策,在国内遭到了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以及广大人民的强烈反对。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当时国民党军的主要兵力都集中在西南、西北大后方,运到内战前线需要时间,完成其他各项内战准备也需要时间。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集团不得不采取两手政策:一面邀请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去重庆谈判,企图诱使中共交出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并取得进行战争准备所需要的时间;一面调兵遣将,积极部署内战,为争取和平民主,揭露蒋介石阴谋,毛泽东主席等于8月28日亲赴重庆与国民党政府进行谈判。国共双方于10月10日签定了会谈纪要。1946年1月10日,又发布了停战令。1月30日,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等五项协议。随后,国民党政府即破坏停战令和政协决议,发动全面内战,自1946年3月起,首先向东北发动大规模进攻。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对蒋介石的内战阴谋保持高度警惕,领导解放区军民从各个方面做了应付内战的准备,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并据此调整了战略部署,撤出处在国民党军重兵包围下的南方各抗日根据地的部队;从各解放区抽调11万多人的部队和2万多名干部进军东北,开创东北根据地,各大战略区部队进行整编,全军共组成27个野战纵队(含相当于纵队的师)另6个野战旅、14个炮兵团,全部野战军60余万人,另有地方军及后方机关66万余人,民兵220万余人,从组织上实现了以游击战为主向运动战为主的战略转变。对国民党军的进攻和停战后的蚕食、袭扰,进行了自卫还击,共争取起义和歼灭国民党军54万余人,保卫了解放区。同时,解放区开始了土地制度的改革,积极发展生产,使解放军的后方渐趋巩固。

    1946年6月下旬,由美国政府支持的蒋介石集团在自认为内战准备已经就绪后,便公然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发动对解放区的大规模进攻。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领导解放区军民奋起自卫,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全面展开。蒋介石凭借430万军队和优势装备,采取全面进攻,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在3至6个月内首先消灭关内解放军,尔后消灭东北民主联军。解放军在力量对比十分悬殊的情况下,按照毛泽东主席制定的“以歼灭国民党有生力量为主而不是以保守地方为主”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依托解放区实行内线作战,集中兵力,运动歼敌。经过8个月作战,解放军虽放弃了105座城市,但歼灭国民党军71万余人。国民党军被迫放弃了全面进攻,而于1947年3月改取“重点进攻”,并将进攻重点置于山东解放区和中共中央所在地的陕北解放区。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解放军在陕北和山东战场继续实行防御作战,拖住并逐批歼灭进攻之国民党军;而在东北、晋察冀、豫北、晋南各战场展开反攻作战。3月19日,中共中央机关、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随后,中共中央决定,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继续留在陕北指挥全国解放战争;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少奇、朱德,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进入晋察冀地区,进行中央委托的工作。解放军在3至6月的4个月内,又歼灭国民党军40余万人,连同前8个月共歼灭国民党军112万余人,俘将级军官202名。

    人民解放军经过一年内线作战,总兵力已由127万人发展到195万人。国民党军总兵力则由430万人下降到373万人,士气急剧下降。随著军事上的失利,蒋介石集团在政治上、经济上也陷入了困境。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科学分析战争形势,确定第二年战略方针是:抓住国民党军主力已陷入解放区腹地,后方十分空虚的有利时机,举行全国性的战略进攻,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以部分主力和广大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钳制和歼灭敌人,收复失地。据此,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和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于1947年7月至9月大举出击,在长江、淮河、黄河、汉水之间的广大地区机动作战,经略中原。为配合这一战略行动,西北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内线兵团,分别在陕北和山东战场上积极作战,钳制当面的国民党军;晋冀鲁豫军区部队、晋察冀野战军和东北民主联军(1948年1月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主动向国民党军发动进攻。解放军内线战场的攻势作战和外线战场的大举出击相结合,构成了向国民党军发动全国规模战略进攻的总形势。1947年10月10日,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公开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战略口号。12月下旬,毛泽东主席提出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进一步统一了全军的作战思想。到1948年6月,解放军在第二年作战中共歼灭国民党军152万余人,毙俘将级军官174名,收复和解放城市164座。

    战争进入1948年秋,解放军总兵力已发展到280万人,装备进一步改善,经过新式整军运动和军事训练,部队政治觉悟和战术技术水平更加提高。国民党军虽然经过不断补充,仍保持365万人的兵力,但由于连战连败,高级将领大批被俘,士气低落,战斗力愈益下降。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鉴于同国民党军举行战略决战的条件已经出现,决定解放军第三年仍在长江以北和华北、东北地区作战,打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就地歼灭国民党军重兵集团。9月16日,华东野战军发起济南战役,经过8昼夜激战,攻克山东省省会济南,全歼守军10.4万余人,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东北野战军根据毛泽东主席关于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的指示,于9月12日发起辽沈战役,经52天作战,共歼灭国民党军47.2万余人。11月6日,华东、中原野战军联合发起淮海战役,遵照毛泽东主席关于隔断徐(州)蚌(埠)歼灭刘峙主力的总方针,激战66天,共歼灭和争取起义投诚国民党军55.5万余人。11月29日,东北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联合发起平津战役,遵照中共中央军委关于抑留傅作义集团于华北加以各个歼灭的指示,历时64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余人。解放军从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进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其规模之大,战况之激烈,运用谋略之丰富,是中国战争史上空前的,也是世界战争史上罕见的。其间,解放军连同其他战场的作战,共歼灭国民党军231万余人。国民党军主力已基本被消灭,国民党政府统治的基础已从根本上动摇。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军总兵力虽然尚有220万人,但分散在从新疆到台湾的广大地区和漫长战线上,已无力在战略上组织有效的防御。解放军总兵力则增加到440万人,数量和质量均占绝对优势。蒋介石为挽救败局,一面宣布“引退”,由李宗仁代理总统,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一面以国民党总裁身份在幕后指挥,扩充军队,企图阻止解放军渡江南进。为解决国民党军残存作战部队,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提出了解决国民党残余军队的“三种方式”,即武力解决的“天津方式”、和平改编的“北平方式”、暂时保留待后改编的“绥远方式”。1948年底至1949年春,为适应战争形势的发展,解放军统一进行整编,西北、中原、华东、东北野战军依次改称第一野战军、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第四野战军。4月初,国共两党再度进行和平谈判,双方代表共同拟定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但国民党政府拒绝签字。4月2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命令。4月20日晚,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4月23日占领南京,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宣告灭亡。至5月27日战役结束,共歼灭国民党军43万余人。随后,各野战军采取大迂回、大包围和长距离追击的作战方针,军事攻势和政治攻势相结合,分别向东南、中南、西南、西北实行战略进军,迅速解决了国民党军残余部队。在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过程中,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从1946年7月正式展开到1950年6月大规模作战行动结束,历时4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奋战,共歼灭国民党军807万余人,其中俘虏458万余人,毙伤171万余人;解放军共损失152万余人,其中阵亡26万余人,负伤106万余人,失踪和被俘约20万人;解放了除西藏(1951年11月和平解放)、台湾、澎湖、金门、马祖、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以外的全部国土,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相关人物

白崇禧    江青    蒋介石    周恩来    朱德  陈炯明  陈明仁  陈赓  邓萍  邓小平  邓子恢  傅作义  傅秋涛  方志敏  胡宗南  胡修道  韩先楚  何应钦  李先念  李宗仁  李达  毛泽覃  项英  许继慎  许世友  阎锡山  叶挺  叶剑英  张国焘  张自忠  左权

相关文章

秋收起义      四渡赤水战役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第五次反围剿   毛泽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工农红军   备而未必述,述而不求全——五年制第九册《开国大典》说课一席谈   五年制第九册《开国大典》说课一席谈   德前总理施密特谈毛泽东:外交立场克制温和   各国对毛泽东的评价   毛泽东之前的五位总书记有烈士有叛徒   毛泽东一生中几个重要的“9月9日”   毛泽东延安遇刺客   毛泽东为什么发动“文化大革命”   毛泽东为何说叶挺是“中共首任总司令”   毛泽东是怎样挑选秘书?   毛泽东评说历代帝王   毛泽东评《三国》:自比赵子龙,为曹操平反   毛岸青邵华撰文纪念毛泽东:彩云长在有新天   忠实的追随者 毛泽东的10大外国“粉丝”   两个大骂毛泽东的人:兼听则明   红墙内毛泽东的普通生活   

古今中外人物大全,世界人物介绍,著名人物资料,企业家、名星、伟人、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个人资料个人简历作品

| 联系站长 | 按拼音检索人物 | 现代人物分类索引 | 古今中外作品 | 教育教学资料 | 职业培训资料  |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  ? CopyRight 1998-2028, 1-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