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重点进行摘要表述,其主要精神有三点:
(1)香港回归祖国和“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香港回归后中国政府的基本方针;
(3)香港今日繁荣的根本原因和香港的美好未来。
第三部分(26~29段),交代了出席交接仪式的其他人员和各国记者人数,使整个报道首尾相随,十分完整。
2. 结构图示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3. 句段品鉴
(1)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品析:这一段作为新闻的导语部分,点明香港已经回归祖国,从香港的主权变化及回归祖国的时间两个方面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拟人手法的运用突出了香港回归的意义。“百年沧桑”点明香港被英国殖民统治的时间之长,如今终于回到了祖国。“祖国的怀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象征着国家和民族的主权。
(2)历史的时钟指在1997年7月1日零点那一刻,大会堂全场肃立,几千双眼睛向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行注目礼。这是中华民族长久期盼的一个瞬间,这是永载世界史册的一个瞬间。
品析:历史已经过去,中国人民受欺侮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中英香港政权交接是通过和平的外交方式解决历史遗留的问题,这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更是世界上解决一切争端的先例,这件事本身意义十分深远,影响巨大。它为世界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场面的描写,突出了香港回归的神圣。“注目礼”表明人们对国家的尊重,更表明了中国人的自豪感。“瞬间”指时间之快,更指中华民族对香港的回归期待已久。
4. 写法探究
(1)结构清晰,详略得当,首尾圆合。
按照新闻的结构,全文除标题外,清楚地分为导语、主体、结语三部分。主体部分根据事件发生的前后,按时间顺序有条理地叙述了交接仪式的进程。主体中又突出叙述了三个内容:查尔斯王子讲话、降旗、升旗仪式、江泽民的讲话。三个内容之中又浓墨写降旗、升旗仪式,着重传达了江泽民的讲话,疏密有致,详略得当,中心突出,首尾圆合。
(2)叙述为主,穿插议论,饱含感情。
新闻本来以叙述为主,但适当地运用议论和抒情能让记叙的内容锦上添花。如第3段中的评论“这是中华民族长久期盼的一个瞬间,这是永载世界史册的一个瞬间”,深刻揭示了香港回归的重大意义。第12段中“随着‘米字旗’的降下,英国在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一句,抒发了作者抑制不住的民族自豪感。这些在叙述的基础上作出的点睛式的评论,感情强烈,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从而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3)语言准确、简明。
文中,有些词语有高度的概括力,如“百年沧桑”、“举世瞩目”等。有些词语富有很强的表现力,如“隆重”、“肃立”、“经久不息的掌声”、“缓缓降落”、“徐徐升起”等。作者还运用了一些准确表达时间的词语,并精确到日、时、分,这些都体现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5. 难点讲解:
(1)课文最后一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删去。尽管作为新闻有时可以采用自然结尾的办法,但文中叙述的是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对出席交接仪式的其他人员及各国记者人数,有必要进行介绍,这都表明报道事实的真实性,这是其一。其二,文中多处互为照应,如:“历史性的一幕”与“永载世界史册的一个瞬间”、“来自世界各国700多家新闻媒体的8000多名记者”与“举世瞩目”等,这都表明了报道事实的完整性。
(2)香港回归究竟有什么历史意义?
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标志着中国人民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只有在国力强盛的今天,才得以实现。
②标志着我们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
③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和进步事业作出了光辉典范。
④标志着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完全正确的,它为国际社会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与国际争端提供了新的成功的范例。
⑤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更是20世纪世纪史上的大事。
[课后习题讲解]
第一题:23时42分,23时46分,23时56分,23时59分,距零点只差几秒,7月1日零点整,凌晨零时12分。体现报道的真实性、准确性,表现过程的扣人心弦、渲染庄严肃穆的气氛。
第二题:庄严、肃穆。
第三题:
人物 主要观点 查尔斯王子 1. 赞同“一国两制”
2. 支持《联合声明》 江泽民主席 1. 香港回归祖国和“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 香港回归后中国政府的基本方针。
3. 香港今日繁荣的根本原因和香港的美好未来。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