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中国“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教学设计2

五时三十八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健康出舱,回归华夏故园。
内蒙古美丽的阿木古郎(蒙古语“平安”的意思)大草原上,此刻成了欢乐的海洋,掌声雷鸣,经久不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里,工作人员们也激动地拥抱在一起,巨幅标语,五彩礼花,在大厅前方的大屏幕上闪烁……
(2005年10月17日 中国新闻网 有改动)
①解释词语。
A凯旋: B游弋
②“飞船轨道舱与返回推进舱默默地告别,悄然离开原轨道游弋而去”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③文章结尾一段描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④“返回舱刚刚飞临中巴边境上空,布阵在西北某地的雷达便发现了其神秘的踪影”一句说明了什么?
⑤在这万分激动、世人瞩目的时刻,你一定有许多话儿要说,请你用诗意的语言写在下面。
⑥相关链接:
11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费俊龙、聂海胜两位航天员“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航天功勋奖章”。阅读并参照下列颁奖词,请你也为两位“英雄航天员”写一段颁奖词(100字以内)。
梁万俊:
鹰是天空中最娴熟的飞行家,但是他却有比鹰还要优秀的飞行技能。万米高空之上,数险并发之际,他从容镇静,瞬间的选择注定了这次飞行象彩虹一样辉煌。生死八分,惊天一落,他创造了奇迹!为你骄傲!中国军人,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材料链接
杨利伟: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中国航天员
(新华网2003-10-15 13:42:58)
新华网酒泉10月15日电(记者 贾永、曹智、奚启新)随着“长征”二号F型火箭把“神舟”五号飞船推向200公里之外的空间,38岁的杨利伟成了第一位叩访太空的中国航天员。
  北京时间15日9时,杨利伟乘坐乳白色的飞船从位于戈壁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起飞,开始了这次预定环绕地球14圈的太空之旅。按计划,他将于16日6时许在内蒙古中部一处草原着陆。在这次约60万公里的旅行完成后,他将成为中国日行最远的人。
  飞船准确入轨后,地面指挥中心收到了杨利伟从太空传来的“一切正常”的消息……
  笼罩在中国航天员身上的那层神秘面纱是杨利伟出征前才揭开的。此时的他与另外两位航天员一起,在高清洁度的玻璃房中微笑着向大家挥手致意。
  闪光灯不时打在他们的脸上,杨利伟神情平静。此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他表示有信心完成中国载人航天的首飞任务。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宿双宁介绍说,杨利伟头脑冷静,有着过人的心理素质。
  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之前,杨利伟是一位拥有1350小时飞行经验的强击机和歼击机飞行员。在长达两年的严格选拔中,他幸运地同其他13人一起从参与选拔的1500名现役飞行员中脱颖而出。他在空军的战友对他的评价是:身体好、爱钻研、肯奉献、协同意识强。在他的家乡辽宁绥中县,早年的伙伴还清楚地记得他儿时的梦想就是飞行。
  1983年9月,杨利伟考入空军第八飞行学院,毕业后成为空军某部飞行员。直至1998年成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杨利伟身高1.68米,大学文化,中校军衔。他有一个8岁的男孩,爱人张玉梅是位于北京郊区的中国航天城的一名工作人员。
“通过5年的学习和身体、心理、技术训练,这些航天员均已具备太空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宿双宁介绍说,“杨利伟的学习和训练都是最好的之一。”
  在北京航天员训练中心,航天员们掌握了飞行动力学、空气动力学、地球物理学、气象学、天文学、宇宙航行学,火箭与飞船的设计原理、结构、导航控制、通信、设备检测以及航天医学方面的知识,并在与真实飞船相同的训练模拟器上按照航天飞行程序进行无数次从发射升空、轨道运行到返回、着陆的模拟飞行。
   25天前,中国航天员大队开赴发射现场进行船、箭、人合练。第一次登上飞船,杨利伟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他说,从那时起就做好了首飞的准备。正因如此,他在今天的出征仪式上显得轻松而又自信。
  朝阳映照着耸入云天的发射架,全长58.3米的运载火箭紧紧依偎着发射架。1999年11月至2002年的最后一天,先后有4次飞船在这里发射成功。
  6时15分,进入飞船返回舱的杨利伟坐在了用合成材料特制的座椅上。返回舱内的一切,此刻都清楚地显示在发射中心的屏幕上。
  9时整,倒计时数达到零位。火箭腾空而起,载着杨利伟开始了预计21个小时的太空之行。

 

参考答案:
预习作业
1、略
2、神舟五号 杨利伟 苏联 加加林 美国 阿姆斯特朗 2003年10月15日9时
3、略
课堂作业
(一)1、人们为航天英雄杨利伟送行
2、从宋朝的万户幻想飞天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
3、生动的描绘送行的热烈场面,表达人们无比喜悦和激动之情。
4、此次出征将面临从没有遇到过的困难,将可能为之殉职,所以说是英雄的出征;此次出征意义重大,关系到民族的巨大声誉,所以说是伟大的出征。
(二)1、俄罗斯 美国 中国
2、沉着 爱国 热情等
3、4、略
课后练习
一、略
(二)1、通讯
2、为当地的落后及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而流泪;为艰苦而孤独的生活而流泪。
3、放弃深造,甘于请苦,不怕困难指出贫困地区的教育
现代文阅读:
(一)
①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附加舱。
②统领下文。
③轨道舱的形状及功能。
④这一自然段是对上文的补充说明,让我们对神舟六号飞船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二)
①A胜利归来。B巡逻。
②拟人,句中“默默地告别”“悄然离开”等短语被赋予了人的情感,生动形象。
③阿木古郎大草原上和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里,人们欢庆胜利的情景。
④说明我国航天测控技术水平高。
⑤略
⑥略

上一页  [1] [2]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中国“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教学设计2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