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指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1)相同点一:这几段开头都有“没有……怎么办?” 师点击课件,这三节的开头第一句话变红,然后把这三句话单拿出来,指导读好疑问句的语气。采取指读、指导读、齐读的方式组织教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疑问句的句式,指导读好疑问的语气,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感。】 (2)相同点二:这几段都有“不要紧,不要紧,我有……” <1>师点击课件,这三句话变红。 <2>指导读好这三句话。以第一句为例,抓住“硬硬的”读出小野猪的嘴巴硬。 <3>加动作读。教师加动作范读、指读、齐读相结合。 <4>用加动作的方法读好第2、3句。 【设计意图:加动作是孩子的天性,符合儿童的特点,在轻松的环境中孩子们不知不觉地就学会读书,爱上读书,同时也积累了语言。】 4、出示2—5节。指着课件说:我们抓住这三节的相同的地方,注意他们的不同,我们很快就背下来了。 (1)男女生根据课件上的蓝红字合作读。 (2)同桌合作读。 (3)根据提示背。(教师要巡视了解学生有多少会背的,以便调节教学) (4)指生展示背(可加动作)。 (5)齐背。(学生背时教师要把话筒轮流放到学生的嘴边,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设计意图:采取多种形式背书也是根据孩子的特点设计的,只有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孩子们才会忠实地跟着你走完40分钟,并且是兴致勃勃地学习。】 5、过度:在三个小伙伴的共同努力下,小树终于栽好了。(点击课件)齐读第6节。 三、拓展延伸 1、除了《三个小伙伴》之外,胡木仁爷爷还写过许多童话故事,如《第一次》(点击课件)。 2、教师读第一、二节,让学生熟悉段落的写作特点。 3、学生根据提示口头练习说话。 4、当作家,编故事“小兔还会学些什么?”写一段,注意开头空两格。 5、展示读,(评价点:是否按照童话的句式表达,表扬富有想象力的句子) 【设计意图:低年级在读懂童话的同时,我们还要教学生点什么?我想读懂童话的能力,领悟童话的表达,积累童话的语言,学会用童话的表达讲述故事,这是学生最需要的。】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