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国外 >> 篱笆那边 >> 正文

 

我愿意是急流、篱笆那边、致大海 精品说课稿教案

从容说课

  《外国诗三首》包括普希金的《致大海》、狄金森的《篱笆那边》和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

  《致大海》写于1824年,诗人第二次流放之前,是一曲对大海的庄严颂歌,是对人生命运的深沉感叹,更是对自由的热情礼赞。《篱笆那边》充满了女诗人狄金森对外部世界的渴求、向往。虽然诗离笔下的“莓”那么遥远,不知道它是涩的、酸的,还是甜的,但是诗人的眼中,篱笆那边的世界是如此美好。《我愿意是急流》一诗,轻松愉快的情调中涌动着难以言表的苍凉之感。诗人借助一系列的自然物象,构筑起一个庞大的抒情网络,营建了一个炽热的恋爱磁场,通过一连串鲜活生动的比喻,围绕爱情这一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至爱之人”的坚贞、博大、无私的情怀。

由于学生对外国诗歌作品接触较少,因此,把对三位诗人的生平及创作倾向的粗线条的了解作为教学的首要环节,指导学生自行查找有关普希金、狄金森的裴多菲的资料,并提供了一些他们的诗歌作品,以辅助学生较准确地把握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鉴于本课为诗歌单元的最后一课,此前,学生己阅读了一定量的诗歌作品。本课教学采用了对阅读法。例如将普希金的《致大海》与当代诗人韩东的《你见过大海》比较阅读,体会表达情感上的不同;将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与舒婷的《致像树》比较阅读,在对比阅读中感悟、理解裴多菲与舒婷不同的爱情观。对比阅读应是欣赏诗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适当引导,学生可以在对比阅读中读出诗歌的韵味,更准确地理解诗人的情感,把握作品的主旨。

鉴于三首诗的特点,本教案将把握诗中的意象的象征意义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感情、阐述的深刻哲理作为教学重点,并在教学中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缴发学生对三首诗的学习兴趣,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化理解,真正达到“激活思维,深刻感悟”的目的。并把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作为难点来突破。当然,诗歌,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反复诵读是非常必要的,诵读法仍是贯穿教学全过程的基本方法。由于三首诗意象的复杂和表情达意的含蓄,在活动与探究这一版块中,本教案还以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作深层思考,以达到培养学生自行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一些外国诗歌知识,领略外国诗人的优秀作品中表现的异国情趣。

2.了解普希金、华兹华斯、狄金森、裴多菲三位诗人的简历及其创作情况。

能力目标

1.理解三首诗中的意象、意境,感受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诗歌的语言,学习多种表现手法,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体会诗歌的内涵。

德育目标

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的健康而高尚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

1.了解作家的生活环境及经历。

2.把握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感情,阐述的深刻哲理。

教学难点

由于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并深入诗中的意境。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教师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内容及形式特点。

2.比较阅读法。如将普希金的《致大海》及韩东的《你见过大海》进行比较。这样可使学生对内容、情感及艺术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3.探究式阅读法。由于诗歌意象表达意义的不确定性,每个读者都可有自己的看法。因此可组织学生参加研讨活动,通过激活思维,对主题有更多的认识体会。如对“莓”含义的探讨。《我愿意是急流》中“我”“爱人”及主题的探讨。

教具准备

录音机及课文朗诵带;多媒体投影;CAI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学习《致大海》,把握诗中大海的象征意义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感情;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

2.引导学生自读《篱笆那边》,把握“莓”“上帝”等关键词语的指代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前几节课,我们一起驾着艺术的轻舟漫游了中国现当代诗歌的海洋,大家的收获一定不小吧!今天,我们不妨调转方向,驶向一个新的世界——外国诗歌的艺术殿堂。那里灿若星河的诗人,异彩纷呈的流派一定会给我们以全新的美感享受。这节课,我们来共同欣赏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的政治抒情诗《致大海》。

二、解题

出示投影:

普希金及其《致大海》

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民族的伟大诗人,俄国近代文学的奠基者,俄罗斯文学语言创建者。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受到文学的熏陶,13岁开始写诗,15岁公开发表诗作。1817年在皇村学校毕业后进外交部任职,广泛结交优秀的贵族青年,写下了一些歌颂自由、反对专制暴政的充满激情的诗篇。1820年被沙皇政府流放到南方。1826年从流放地回到莫斯科,在沙皇监视下埋头写作。1837年在决斗中被杀害。除了一些叙事诗、小说,他一生写了近九百首抒情诗。他的诗具有明快的哀歌式的忧郁、旋律般的美、高度的思想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别林斯基赞誉他的诗:“所表现的音调的美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净,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击剑一样坚强有力。”高尔基说:“我开始读普希金的诗,如同走进了一片树林的地,到处盛开着鲜花,到处充满着阳光。”

1824年夏天,普希金与奥德萨总督发生冲突,被军警押送到父母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幽禁在那里达两年之久。他在奥德萨,长期与大海相依为伴,把奔腾的大海看作自由的象征。当他将要远离奥德萨而向大海告别的时候,万千思绪如潮奔涌,忧郁而又愤激的诗篇酝酿在胸。诗人在奥德萨开始写作,而在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最后完成这一篇诗作——《致大海》。

三、具体研习诗歌

1.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1)学生听课文录音。

(2)学生集体朗读全诗一遍。教师作诵读提示:全诗是通过诗人与大海的真情对话来抒发自己压抑郁闷之情的,朗读时一定要饱含深情,语气略带哀歌式的情调。

(3)学生自由朗读全诗后,讨论诗歌各部分内容。

明确:全诗共十五节,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2节),写诗人向大海告别。第二部分(3~13节),写大海引发的诗人的联想,表达诗人对大海的眷恋及对自由的渴望。第三部分(14~15节),写诗人从大海身上,汲取了一种精神力量,将要为自由奋斗不息。

2.重、难点解决过程

展示课件:大海为主要面,时而翻着微波细浪,时而咆哮着击打岩石,周围有异域风光(包括一些树、建筑等)。

(解说:展示该课件,目的是让学生对大海有个直观的感受,如同身临其境,便于下步的分析)

(1)指定一学生朗读1~7节,然后教师提问:诗人为什么如此热爱大海?诗中用哪些意象来描绘大海的特点与个性?大海有没有象征意义?

明确:诗人用一组意象“波浪”“容光”“岸旁”“喧响”“音响”“寂静”描绘大海。着意刻了大海的美丽(“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大海的人情味(“悲哀的喧响”“召唤的喧响”);大海的深远(“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大海的阴沉(“阴沉的声调”“深渊的音响”)最重要的是展现了大海的精神:时而“寂静”“温顺”,时而“反复无常”“任性”“无法控制”。所有这些大海的品性,唤起了诗人对“自由奔放”大海的无限热爱和眷恋。此时“大海”已不单是自然意义上的“大海”,而成了自由精神的象征。

(2)提问:诗人对大海的礼赞反映了什么?

明确:诗人以深情、热烈的笔调对大海的歌颂和礼赞,反映了他对自由精神的赞美和渴望。

(3)学生思考:诗人面对自由奔放的大海为什么又感到悲伤痛苦?试分析产生这种情感的真正根源?

明确:自由奔放的大海,勾起了诗人坎坷人生历程的回忆。包括“隐秘的愿望”“未能如愿以偿”所带来的“苦恼心伤”。这实际是诗人失去自由后的内心表白。联系写作背景可知,造成诗人压抑、郁闷心情的真正原因应是专制制度下的黑暗现实。

(4)指定一学生朗读8~13节。教师提问:诗人在诗中为什么联想到了拿破仑和拜伦两个人?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出示投影:

1821年5月5日拿破仑去世,普希金得到这个消息后,思潮起伏,于6月18日创作了著名的抒情诗《拿破仑》。诗中,普希金公正地谴责了这位给人民“留下了血腥的记忆”的“君王”,揭露了他曾作为“暴君”的“贪得无厌”和“出奇制胜的凶残”。但更为重要的是,诗人以深刻的历史理解咏叹了拿破仑的历史贡献,回顾了他不平凡的一生。诗人崇敬地称拿破仑孤寂的死是“伟大的人物明星殒灭”,称他“赫赫英名”的“不朽之光却在闪烁”。诗人站在历史的制高点肯定了拿破仑曾把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引入俄国,激发起俄国一代年青知识分子反抗沙皇专制暴政的革命热情,推进了俄国和整个欧洲反对封建统治的民主主义运动的发展,所以普希金在《拿破仑》诗的最后称“他为俄罗斯人民指出了崇高的使命,给世界以永恒的自由”。

拜伦是英国一位具有叛逆性格的浪漫主义诗人,其思想核心是自由与正义。他与压迫和奴役人民的社会势不两立,曾骄傲地宣称“我可以独自兀立人间,但绝不把我自由的思想换取一座王位。”在他看来,为自由而献身无比美好,他说:“啊,自由,你在牢狱里才最灿烂”。对自由的热忱使他成为一个自觉的自由使者,他曾不顾个人安危支持欧洲弱小民族的民主主义运动。他先后到爱尔兰、意大利、希腊,在争取自由斗争的一线,忘我地支持被奴役者。1823年秋天,拜伦曾率领自己招募的一支军队,乘自己出资武装的一艘战舰,远征巴尔干,声援希腊人民反对土耳其统治的民族解放斗争,并亲任远征军统帅,拜伦劳心竭力,最后病死在战争前线的阵地上。(韦平《普希金及其〈致大海〉》)

明确:拿破仑和拜伦,一个是“给世界永恒的自由”者,一个是自由的歌唱者。他们都有大海般召唤自由的品质,诗人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这里,诗人、大海和逝去的英雄三者融为一体,“难解难分”。诗人借此,一方面反映了他对自由的不懈追求,另一方面反映了他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世界太空虚了……”“凡是有幸福的地方,那儿早就有人在守卫:或许是开明的贤者,或许是暴虐的君王”)时的彷徨与失望。

(解说:上述问题的回答可能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联系历史上的拿破仑和拜伦的有关资料,补充给学生)

(5)学生集体朗读最后两节,然后思考并讨论:这两节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这两节写诗人对大海的深情告别。“我整个心灵充满了你,/我要把你……带到那静寂的荒漠之乡。”说明诗人并未消沉,而是充满激情、力量和斗志,决心把大海的精神带向自己足迹所到的地方。

3.欣赏品味

学生将自己认为诗中最精彩的地方(诗句、表现手法等)作些分析,然后师生共同评价。

四、比较阅读

阅读当代诗人韩东的《你见过大海》,比较它和《致大海》在情感上有何不同?

出示投影:

你见过大海

你想像过

大海

你想像过大海

然后见到它

就是这样

 

你见过了大海

并想像过它

可你不是一个水手

就是这样

 

你想像过大海

你见过大海

你不情愿

让海水给淹死

就是这样

人人都这样

学生思考后明确:讴歌大海的诗文很多,多数人都把大海想像得崇高、宏阔、雄伟、深沉。《致大海》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追求和对沙皇专制制度的不满。而《你见过大海》里,诗人有意摒弃人们寄予大海的种种想像与文化意义。在诗中,人和大海的联系已回归到一种单纯的现象上的联系。“你见过大海”“你想像过大海”“也许你还喜欢大海”,不过如此。诗人还用“你不情愿/让海水给淹死”一句平淡又实在的话,道出人们的“畏死”的本能,从而使人们对大海所拥有的生活、理想、讴歌统统在“畏死”的本能面前烟消云散。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致大海》。

2.自读济慈的《秋颂》和惠特曼的《啊,船长,我的船长!》。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学习《我愿意是急流》,体会诗作蕴含的深刻思想内容及诗人对爱情的独特理解;把握一组组意象群和层层递进、富于变化的诗歌形式。

2.引导学生自读《篱笆那边》,多向理解“莓”“篱笆”“上帝”等关键词语的指代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爱情确实是文学作品历久弥新的主题。但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的诗人对爱情的观照方式往往不同。在我们学过中国当代诗人舒婷的《致橡树》后,本节课,我们再听听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对爱情的理解吧!

二、解题

裴多菲(1823~1849)是19世纪匈牙利的爱国民族诗人,曾领导1848年的匈牙利革命,并最终为民族解放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死时年仅26岁。他一生写了八百多首抒情诗,八部长篇叙事诗,被誉为匈牙利“抒情之王”。他的诗作多是充满了战斗的激情,号召人们为民族解放而斗争。著名的作品有《自由与爱情》《贵族》《老旗手》等。在诗歌表现形式方面,他继承了匈牙利民歌的传统,建立了自由、明快的民族诗歌,为其民族诗歌的发展开拓了道路。《我愿意是急流》不同其他诗作的战斗风格,而是一首充满了温情和热爱的抒情诗。

三、具体研习

1.学生听录音后自由朗诵。

教师作诵读提示:这首诗情真意切,情味盎然,洋溢着诗人的强烈感情。作者借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表现形式类似中国的一些民歌。诵读时既要注意诗中的缠绵的倾诉,又要读出诗人坚定美好的信念。

(学生齐读、自读、男女生分读)

2.学生自行研读全诗,思考并讨论。

(1)诗人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述“我”和“我的爱人”?两组意象有何特点?

明确:诗人运用“博喻”的手法,将“我”比作“急流、荒林、废墟、屋、云朵”, 这是一组具有男性气质的刚劲而略带苍凉的事物。将“我的爱人”比作“小鱼、小鸟、长春藤、炉火、夕阳”,这是一组带有女性娇美温馨气息的形象,欢快而又明丽。

(2)诗人用哪些词语将两类意象联系在一起?

明确:用“我愿意”和“只要”。

(3)如此写表现了什么?

明确: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忠贞和献身精神。

(4)诗人为选择如此多的意象表达对爱情的态度?

明确:诗人选择的“急流、荒林、废墟、屋、花朵”丰富多彩。上至天空,下至河流山谷,意境开阔,面舒展,不仅表达了诗人开朗、奔放的胸怀,也将诗人爱情的表白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

(5)两组意象交融层进,有何表达效果?

明确:这两组意象层层递进,相互对照交融,既表现了诗人为了“至爱之人”甘愿冒着危险挑战狂风的精神;又使得诗人那男子汉的气魄和宽广的胸襟在这无私无悔的爱的倾吐中得以升华,产生了崇高悲壮的人格魅力。

(6)反复诵读,结全生活体验理解诗的主题。

明确:首先可以把本诗看做是一首爱情诗。裴多菲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写了许多优美的爱情诗,尤其是1846年秋爱上尤丽亚以后,写了不少动人的诗给她。1847年秋,裴多菲与心爱的人结为伉丽,这首诗的创作,可看作爱情的表白,歌颂了纯洁而高尚的爱情。也可以看作一首政治抒情诗,诗中歌颂了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的精神和执著追求理想的精神。

(7)结合中国民歌,试谈本诗形式上的主要特点。

明确:本诗表现形式上类似中国的一些民歌的特点,同一个意思反复咏唱,这样不但深刻地抒发了诗人的强烈感情,而且造成音乐的旋律美。

四、比较阅读

舒婷的《致橡树》和本诗中的爱情观有何不同?

明确:《我愿意是急流》形象地描绘了相爱双方相伴相随的亲密关系。为了爱情,为了长相厮守,“我”有可以献出一切的勇气和力量。《致橡树》中表达了与之迥异的对爱的理解。诗人否定了小鸟依人似的爱情观,她所追求的爱,是双方的彼此平等。而且认为只有在人格价值的各自独立上,才能有真正平等基础上的互相理解,“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五、引导学生自学《篱笆那边》

1.教师范读,学生反复诵读。

2.引导学生讨论下列问题。

(1)“莓”有何象征意义?

明确:诗人发自肺腑的赞美“草莓,真甜”。从此可以推知:草莓指代世间美好的事物。“莓”在篱笆那边,篱笆那边的世界应是美好的、诱人的。

(2)“篱笆”又有何象征意义?

明确:“篱笆”是严肃守旧的礼法、规矩的象征。

(3)如何理解“我可以爬过”又怕“脏了围裙”?

明确:“我可以爬过”表明诗人向往“篱笆那边”,有获得美好事物的心愿。而怕“脏了围裙”则道出“我”面前的障碍,和想越过障碍时的重重顾虑。

(4)“障碍”是谁设置的?上帝又指代什么?

明确:“障碍”既指上帝让人奉行的清规戒律,又指自己的重重顾虑。“上帝”是权威的代表,是正统思想的化身。

(5)如何理解“如果他也是个孩子,他也会爬过去”?

明确:这表明诗人的一种美好的愿望,诗人充满童真地认为:只要“上帝”愿意并且有决心抛开一切束缚,也会按自己的本性自主行事,去追求心目中美好的东西

(6)比较本诗与中国当代诗人韩东的《山民》在意象运用和哲理表达上的相似点。

出示投影:

小时候,他问父亲

“山那边是什么”

父亲说“是山”

“那边的那边呢。”

“山,还是山”

他不作声了,看着远处

山第一次使他这样疲倦

 

他想,这辈子是走不出这里的群山了

海是有的,但十分遥远

 

他只能活几十年

所以没有等他走到那里

就已死在半路上了

死在山中

他觉得应该带着老婆一起上路

老婆会给他生个儿子

到他死的时候

儿子就长大了

儿子也会有老婆

儿子也会有儿子

儿子的儿子也还会有儿子

他不再想了

儿子也使他很疲倦

 

他只是遗憾

他的祖先没有像他一样想过

不然,见到大海的该是他了

明确:意象运用方面,篱笆与大山都是落后、守旧、阻隔的象征,草莓与大海都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他”与“我”都是对美好未来的追求者、探索者,“父亲”与“上帝”都是落后礼制,规矩的执行者。在哲理表达方面,要想吃到“莓”,看到“大海”,都必须付出代价:一是客观上的付出,小至“脏了围裙”,大至“死在半路上”;二是人为因素的阻碍,“上帝”的责骂,“父亲”的冷漠。

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篱笆”和“大山”,“父亲”和“上帝”。

(解说:这是一个开放性练习题,突出了人文性,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明白一些道理即可)

六、布置作业

1.背诵《我愿意是急流》。

2.选择你喜欢的一首诗,写一段赏析文字(可侧重某一方面)。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1.《篱笆那边》中“莓”“篱笆”“上帝”可有哪些寓意?

参考答案:

学生可能有如下观点。观点一:狄金森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乡度过的,生活圈子极其狭小。父亲去世后,她更加深居简出,几乎与世隔绝,终日闭门作诗写信。结合其生平,我们可作解读如下:“草莓”可能是人世的充满诱惑的外部世界;“篱笆”可能是诗人心灵的内部世界与人世的外部世界之间的一个障碍物:“上帝”可以解释为想走向外部世界的矛盾情意(如被“弄脏”)或世人的认知和理解(如被“责骂”)。因此说诗歌是用隐喻的方式传达出了诗人不被人理解和帮助的孤独之情。观点二:诗歌或许是诗人对世界人生的瞬间感悟。如:她感悟到那棵“草莓”就是一种诱惑,或许是美好的,或许是邪恶的,我们远远地看着它。人的欲望就是一道篱笆”,隔着这道“篱笆”,总感受到那棵“莓”是甜的。但“上帝”即理智总是约束人们,而人们总想寻找一个理由冲破欲望的“篱笆”,有的冲破了,有的始终站在“篱笆”的这边。

2.阅读普希金的《致恰达耶夫》,回答(1)~(3)题。

爱情、希望、平静的光荣

并不能长久地把我们欺诳,

就是青春的欢乐,

已经像梦、像朝雾一样的消亡;

但我们的内心还燃烧着愿望,

在残暴的政权的重压之下,

我们正怀着焦急的心情,

在倾听祖国的召唤。我们忍受着期望的折磨,

等候那神圣的自由时光,

正像一个年青的恋人,

在等待那真诚的约会一样。

现在我们的内心还燃烧着自由之火,

现在我们为了荣誉献身的心还没有死亡,

我的朋友,我们要把我们心灵的

美好的激情,都呈现给我们的祖国!

同志,相信吧;迷人的幸福的星辰,

就要上升,射出光芒,

俄罗斯从睡梦中苏醒,

在专制暴政的废墟上,

将会写上我们姓名的字样!

(1)“欺诳”的意思是                   ,“诳”音                。

(2)诗中运用了恰当形象的比喻表达诗人的思想和感情。如用“像朝雾一样的消亡”表现出诗人朦胧的迷幻般的               ;用“年青恋人”等待“真诚的约会”,细致入微地描绘出诗人             ;用“迷人的幸福的星辰”“就要上升,射出光芒”,贴切地表现了                          。

(3)整首诗中作者的感情经历是:备感青春虚度、理想幻灭的                 充满希望和痛苦的                号召朋友们为        而斗争献身      展望           ,表达                    。全诗呈现出诗人由            到           的发展轨迹。

参考答案:

(1)欺骗,瞒哄      kuánɡ

(2)理想破灭后内心的惨痛之情  期待祖国召唤的真挚热切的心情    光明、自由必将胜利的信念

(3)惨痛  期待   祖国的明天(自由光明)   斗争的结果(胜利后的情景)  诗人对革命充满必胜的信念  内心的痛苦期待    实际的反抗斗争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篱笆那边,狄金森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我愿意是急流、篱笆那边、致大海 精品说课稿教案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