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上课之前,我们来欣赏一幅世界名画(幻灯打出蒙娜丽莎的像),
众生:《蒙娜丽莎》!
师: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后人对于蒙娜丽莎的这种神秘笑容一直有着
不同的猜测。那么今天这节课我想来听一听在座的同学,你们对于蒙
娜丽莎这种神秘的笑容有没有更大胆的猜想呢?
生:她没有嘴巴张开,来笑得不夸张。
师:你觉得他为什么会这样笑呢?
生:她这样笑就给人们一种感觉,她从心底里笑出来,很温馨,很安详。
师:温馨,安详,发自内心的,好请坐。那么猜猜看她为什么会笑得那
么神秘?和其他人的笑容是不一样的。好,还有没有,那位男同学。
生:因为她很高雅,她是一位非常有素质修养的人。
师:哦,她是一位有素质修养的人,所以她要笑得很腼腆,保持自己淑
女的风范,含蓄地笑。还有吗?再来猜猜看,比如说他这时候遇到
了写什么事情,才笑得如此神秘。你说说看。
生:我觉得她这个时候可能遇到了不顺心的事。
师:遇到不顺心的事,还在那里笑。
生:可能是在他亲人面前,不让他的亲人感到他非常的伤心。
师:用微笑来掩饰自己内心的痛苦。好的,还有吗?你说呢?
生:达芬奇画他,他要用最美丽的微笑让达芬奇画。
师:他要做一个最好的模特。还有呢?你说说看。
生:我的观点和其他几位同学不同,我觉得这蒙娜丽莎的笑是一种牵强
的笑。
师:牵强,笑的很勉强。为什么会笑得这么勉强呢?
生:因为从图象看过去,他好象似笑非笑的样子。
师:那为什么会笑得这么勉强?
生:大概是为了掩藏内心的痛苦吧。
师:那你和他的观点差不多是吧,好请坐。我觉得同学们的这些说法,
这些想都挺好的,要么课外再做一些研究,说不定你的这种猜想会
成为一种新的发现。不过呢,据2003年4月的《泰晤士报》的最新
报道,美国的一位解剖学专家认为,蒙娜丽莎在做达芬奇的模特时
正好怀了身孕,正是一为妇女,对自己新生儿即将诞生的这种喜悦,
才让他出现了这种神秘的笑容。而这一抹神秘的笑容正是达芬奇对
母爱的一种独特的理解。我们每个人都感受过母爱,母爱是最崇高、
最伟大的一种情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篇表达母子之间亲密
情感的散文诗《金色花》。金色花的作者是?
众生:泰戈尔!
师:幻灯(打出泰戈尔的像)(板书:泰戈尔)这位就是印度伟大的诗人:
泰戈尔。下面我请三位同学和我共同完成这篇文章的范读。谁愿意?
好,你来读第4自然段。这位女同学来读第5、6自然段。这位男同
学来读7、8、9自然段。我先来。
(教师朗读1、2、3自然段,第一位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第二位学生朗读5、6自然段,第3位学生朗读第7、8、9自然段)
师:三位同学都读的很不错,那么接下来呢我就想请在座同学起来试一
下,选一段你最喜欢的场景。在这篇文章当中有很多孩子跟妈妈这
种嬉戏的场景,选一部分你最喜欢的,读几句话也可以,站起来读
给大家听一下,看看你是不是能够把孩子这种个性表达出来,把孩
子这种情感表达出来。那么如果读的好的话,那我们在座的同学给
他以掌声表示肯定,好不好?还有谁愿意来试一下?好,这位女同
学,你来试试看。
生:(开始朗读)
师:怎么样?
生:(众生鼓掌)
师:谁再来试试看,好这位女同学,你来试试看。
生:(开始朗读)
师:好的。怎么样?“一声不响”挺好的。还有吗?还有谁愿意?
男同学。
生:(开始朗读)
师:“我不告诉你,妈妈”,怎么样?
生:(众生鼓掌)
师:好,你来读一下。
生:(开始朗读)
师:“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读妈妈的话哦。还有没有?好后面
那位男同学。
生:(开始朗读)
师:好。
生:(众生鼓掌)
师:还有谁愿意来试一下。好,那位女同学,你来试一下。
生:(开始朗读)
师:“悄悄的开放花瓣,看着你工作”。
生:(众生鼓掌)
师:那么,我想提个问题是,刚才那位同学朗读的过程当中,你们为什
么会给予掌声?
众生:因为她读的有感情。
师:有感情。还有呢?
众生:还读出了孩子的个性。
师:谁站起来说说看。好,你说。
生:我觉得,他读出了孩子的天真和妈妈的慈爱。(板书:天真)
师:读出了妈妈的慈爱,关心孩子,他还读出了孩子的天真,把孩子的
天真读出来了。还有刚才谁说读出了孩子的……刚才是哪位男同学。
好,站起来。他读出了孩子的什么?
生:读出了孩子的淘气。
师:读出了孩子的淘气,把孩子的淘气也读出来了。还有没有?你说。
(板书:孩子)
生:我觉得他读出孩子是比较贪玩的。
师:孩子还是比较贪玩的,把孩子这种贪玩的个性读出来。你说呢?
生:读出了孩子渴望孝敬母亲。
师:渴望孝敬母亲,那么这个孩子还是非常……
众生:孝顺母亲。
师:孝顺母亲的,还是非常关爱他的母亲的。还有吗?好,女同学你来
说。(板书:关爱)
生:我觉得孩子很会捉弄人。
师:很会捉弄人,是一个很……
众生:淘气。
师:很淘气很调皮的一个孩子。还有没有?这个孩子还是一个怎样的孩
子呢?刚才同学们读的过程当中表现出孩子个性。好,你说。
生:我觉得这个孩子很有想象力。
师:很有想象力,想象到了什么?
生:他变成了一朵花。
师:哦,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很有想象力的。还有吗?这个孩
子刚才是不是说读的好是为了读出孩子的个性,那么读出孩子什么
样的个性呢?谁再来说说看?天真,淘气,关爱他的妈妈,还有吗?
师:现在说说看,天真,淘气。
生:好。男同学。
师:他非常可爱。(板书:可爱)
生:好,非常可爱的一个孩,说的很好啊,这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师:好,你说呢?
生:我觉得他还是一个善良的孩子。(板书:善良)
师:对,他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为什么说他是一个善良的孩子呢?
生:因为他变成金色花跟他的妈妈游戏,是一种善意的捉弄。
师:那刚才同学们还提到了一句话“我不告诉你妈妈。”你觉得这句话应
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它?
生:撒娇。
师:撒娇的,那这个孩子还是个很喜欢撒娇的孩子。(板书:撒娇)这样
一种个性就构成了作者笔下的金色花。那么我们知道诗歌它总是含
蓄的,特别像印度的诗人泰戈尔这样一个高深的诗人写的诗。这节
课呢我就给大家一个机会,四人小组相互合作提出你们对这篇文章
不能解决的问题,同时又是非常想知道答案的问题。把问题写在这
张纸上,每组提一个问题。好,马上开始!
(学生四人小组议论)
师:写好之后,四人小组派一个代表来把问题送上来。
(众学生把问题写在白卡纸上,送上)
师:还有吗?
师:有同学在这里问“我变成金色花是为了什么?”“孩子为什么想变成
一朵金色花?”这些问题其实问的是同样一个问题。还有呢,“孩子
变成金色花以后想为妈妈做些什么?”、“为什么不告诉妈妈?”、“为
什么要躲着妈妈?”、“为什么不告诉妈妈他在哪里?”这个我们也
把它归纳成一个问题。那么,还有个问题呢是“为什么要把影子投
在妈妈的书页上?”还有个问题呢“文章当中的妈妈是一个什么样
的人呢?”这么四个问题我们一起来解决。“为什么要变成一朵金色
花”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要变成金色花”这是
第三个问题。第三个问题呢是“为什么要把影子投在妈妈的书页
上?”还有呢“文章中的妈妈应该是怎么样的人呢?”好,我们四
人小组再讨论一下这四个问题。
(学生四人小组议论)
师:好,我们首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孩子要变成一朵金色花
呢?为什么孩子要变成花?而且这朵花还是一朵金色的花?(一学
生举手)好,你说说看。
生:因为金色花是印度的圣花。
师:金色花就是印度圣树上的花。
生:他们那边的人是非常信仰这种东西的。所以他就要变成这种圣树上
的花。而且他变成金色花是为了妈妈,他关爱妈妈所以要变成金色
花。文章的后面就说到了作者要变成金色花是为了要关心妈妈。
师:这位同学说作者变成金色花是为了关心妈妈。那为什么要变成金色
花?为什么不变成树?变成树叶?先请坐。我们再想想看啊。
(一学生举手)
师:好,你说。
生:我认为因为孩子的妈妈喜欢金色花,所以说要变成金色花。他妈妈
也喜欢金色花的味道,所以他变成金色花,引起妈妈的注意。
师:啊,这是一种很独特的想法。这个孩子的妈妈可能很喜欢金色花,
喜欢金色花的香气。所以呢,孩子很了解妈妈,所以说希望自己也
能变成妈妈所喜欢的东西。
(一学生举手)
师:好,你说。
生:因为金色花是印度的圣树,而后面又说到她每天都会去做祷告,说
明妈妈好象是信仰这种花的。
师:好,旁边这个男同学。
生:我觉得是他家门前就种这一棵金色花的树,他想既变成一朵金色花,
又看到自己的妈妈。
师:这样呢,就可以很好的隐藏自己,不仅可以看到妈妈,也可以隐藏
在这个金色花当中,不让妈妈发现,是这样吗?还有没有?(一学
生举手)好,那边那个男同学。
生:金色花是印度的圣树是受到人们尊敬的,淘气的孩子可能就会觉得
这样很好玩。然后就会想变成金色花,妈妈靠近金色花就会注意的
看着,这样的话妈妈就会就会看自己了。他这样就觉得想变成金色
花。
师:那妈妈有没有发现孩子变成金色花?
(众生回答“没有”一学生举手)
师:好,你说呢?
生:我认为妈妈喜欢这个金色花,自己就变成了金色花,一种亲身的关爱,以自己……..
师:以自己亲身做的一件事情来表示自己关爱妈妈。
(一学生举手)
生:我觉得应该是他家门前种这一朵金色花,他想试试妈妈到底爱不爱
这朵金色花。
师:哦,是这样的。(一学生举手)好,你说呢?
生:我认为他看见妈妈平时很累,所以要帮助妈妈。
师:啊,妈妈很累变成金色花以后可以帮助妈妈了,妈妈就可以不累了,
刚刚同学们说可能这个妈妈呀很喜欢金色花,所以他要变成一朵金
色花。还有呢,他家的们口就有一棵金色花的树所以方便他隐藏自
己。那为什么泰戈尔要让自己笔下的孩子变成印度圣树上的花呢?
生:我觉得孩子的心是天真无邪的,这样子好象把圣树嘛,比较
纯洁的,比作印度圣树上的一朵花好象更接近。
师:表现出孩子天真可爱是吗?还后呢?我们中国人啊,喜欢把孩子比
作什么。
生:祖国的花朵。
师:印度也是一样的。虽然是不同的国度,但是比喻的手法都一样。那还
有一点是,为什么把花比作是金色的呢?这是一种怎么样的颜色?
生:灿烂的。
师:辉煌的颜色。那么为什么这个孩子变成花,要有这么灿烂辉煌的
颜色?
生:因为他本来长大以后希望成为一个人才。
师:哦,长大后成为一个辉煌的人才,一个有着辉煌事业的人。还有吗?
生:因为这个孩子童年是灿烂的。所以把他比作一朵灿烂的花。
师:我们经常说童年是灿烂的,所以我们说是——
生:金色的童年。
师:可见这个孩子的童年很美好。而且呢,可以从他身上可以看出散发
出这中金色我门可以感受到母爱的可贵。所以泰戈尔要把他笔下的
孩子比作金色花。可以理解了吗?好,我们看二个问题——为什么
孩子变成金色花以后,不让妈知道呢?
生:因为他想给他妈妈一个惊喜。
师:给妈妈一个惊喜,给妈妈一个什么样的惊喜呢?一下子从金色花变
成人吗?这个惊喜似乎不是这样的。
生:我觉得他是默默得为妈妈做点事。
师:他有一个词说得很好。
生:默默地。
师:默默地为妈妈做点事情。他希望让他妈妈知道是他做的事情吗?
生:不希望。
师:那为什么呢?应该让他妈妈知道啊。
生:因为他想学雷锋。
师:呵呵……..
生:呵呵……..
师:这个孩子也想学雷锋是吗?默默地为妈妈做事情,为什么呢?
生:因为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所以他想回报妈妈。
师:说的好,妈妈的爱是无私的,是不求回报的。那这个孩子想象他妈
妈一样为妈妈付出,不求回报。所以说这个孩子成为金色花为妈妈
做事情的时候不告诉妈妈他不想让妈妈知道,他想回报自己的母亲。
第三个问题:为什么“我”这个孩子呢,要把自己的影子投在妈妈
看的那也书上呢?
生:我觉得他是试试自己了解不了解妈妈。他想看看,自己照在那个书
页上,妈妈会看到那里呢?
师:哦,呵呵……….。你觉得呢?
生:我觉得他那个树阴把妈妈遮住的话妈妈就不会晒到了
师:如果太阳太强烈的话会很
生:刺眼。会晒黑了。
师:会很刺眼,会伤害眼睛。所以他把树阴投在妈妈所读的那个书页上,
正投在妈妈所读的地方,来保护妈妈的眼睛。是不是这样啊。
生:是。
师:所以同学们体会得很仔细 。那样会伤害妈妈的眼睛。还有呢?
生:我觉得是转移妈妈的注意力,因为说不定是妈妈没注意他,他想照
在那里,把妈妈看的那页遮住了,妈妈就会转头去看,是什么东西
遮住了他?
师:好,不想让他妈妈知道,又想让他妈妈注意到。
生:他可能是在树上呆得太久了,想让妈妈知道他。在妈妈看的书页上
看到他。
师:好,你说呢?
生:我觉得他把影子投在妈妈看的书页上是为了让妈妈知道他就在妈妈
身边。暗示妈妈我从来没离去你。
师:妈妈,我时刻在你身边。那么,最后的一个问题是妈妈应该是一个
怎样的人呢?我们刚才说了很多孩子的事情。现在你觉得妈妈,因
该是一个怎样的妈妈呢?我们这篇文章主要是赞扬这种母爱,但是
课文中有没有写到妈妈对孩子的爱,?那怎么会是写母爱呢?或者
我们可以看到通过这个孩子所做出来的表现,我们是不是就可以推
测出妈妈是个怎样的人呢?(板书:妈妈)
生:我可以知道妈妈是一个十分关心他的妈妈。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上面写到了作者变成金色花时。他的妈妈就叫到:“孩子,你在
那里啊?
师:他妈妈会担心。
生:担心他的儿子
师:哦,妈妈会担心他的儿子。孩子,走失了。还有妈妈是一个有着无
私的爱的妈妈。
生:他如果不是无私地爱着孩子,他的孩子也不会默默无闻地对妈妈奉
献他的爱。
师:这个思维很好啊。很符合逻辑推理。妈妈是给了孩子无私的爱。所
以孩子也懂······
生:孩子对妈妈无私的爱。
师:回报给妈妈。
生:我认为妈妈是慈爱的、亲切的,这里写到妈妈是亲切慈爱的。她并
没有责怪他的孩子。
师:我觉得他对这句话的情感的保留得很好。妈妈是不是真正地在责怪
他的孩子呢?
生:不是
师:没有要责怪他。我们的妈妈有没有这样啊?
生:有
师:假装责怪他,实际上心里没责怪他。没有真正的责怪他的孩子。读
的时候应该
生:亲切。
师:假装责备他的语气。我们试试看。你到那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生: “你到那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师:好,这位同学。
生:我觉得妈妈是个爱学习的妈妈。
师:爱学习的妈妈?
生:儿子走丢了,她还在学习。
师:爱学习的妈妈。
生:我觉得他妈妈非常有修养。
师:有修养。是个有修养的妈妈。
生:我觉得她是个关爱子女的妈妈。
师:说妈妈是一个好学的妈妈,是一个懂得教育子女的妈妈。还有文章
当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妈妈在沐浴之后呢,要去做祷告,到小庭院去
做祷告,吃过午饭以后呢,要去读《罗摩衍那》那妈妈还是个怎么
样的妈妈?(一学生举手)好,你说说看。
生:是有修养的妈妈。
师:能不能换一个词?
生:妈妈是受过教育的妈妈。
师:是受过教育的妈妈。(笑)
(众学生笑)
生:能不能再考虑一下,妈妈是怎么样的妈妈?(一学生举手)好,你
说说看。
师:有生活情凋的妈妈。
生:繁忙的妈妈。
师:你说呢?
生:比较相信基督教的妈妈。
师:那为什么呢?
生:因为他要去祷告。
师:是基督教吗?印度是……
(众生答:佛教)
师:所以这样的一个妈妈应该是一个虔诚的妈妈,是一个非常虔诚的妈
妈。从她一天所做的事情当中可以看的出来。那么,象《罗摩衍那》
被称为印度第一部诗。它是一部颂扬伦理道德的诗。有同学说过,
类似与基督教的《圣经》,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去做人,啊,所以说妈
妈还是一个很虔诚的妈妈。那么从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孩子
做了那么多的事情都是为了……
众生齐答:妈妈(板书:回报)
师:都是为了回报他的妈妈。(写版书)而从孩子的所作所为当中呢,可
以看到这位妈妈是非常非常…….
众生齐答:关爱孩子(板书:爱)
师:关爱自己的妈妈那么怎么样读才能读出妈妈的和这个孩子表达出来
呢?老师选择了课文当中的一段对话就请四人小组相互合作(放出
幻灯)你们可以自由搭配,一位同学来读妈妈,一位同学读孩子看
哪组表现的最好。
(众生讨论)
师:好,谁先来试一试?积极点,我觉得我们班朗诵水平挺好的。哪两
位先来试一下?好,这位女同学。你跟谁一起?好站起来。
(两人对话)
师:这个妈妈会有点严厉呀。这是假装责备呀,还有哪位同学来试试?
读的亲切一点?好,谁来?好,你来。
(两男生读话)
师:虽然是男同学来读妈妈,但是也读的挺好的。好,还有没有?
(两女生对话)
生:这位妈妈读的好啊。语气恰倒好处!好,你来。
(两男生对话)
师:还有没有?谁来试试?机会不多啊。好,你来
生:啊?我?你到那里去了,你这个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师:下面我们来试试女同学来当妈妈。你到那里去了,妈妈。
生:“你到那里去了,你这个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师:好。男生来试试。“你到那里去了。”开始!
生:“你到那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师:好,下面呢我们一起就带着这种感情,把整篇文章来朗读一下。有
感情的去朗读。“金色花,泰戈尔,预备,起。”
师和众生:(开始朗读全文)
师:读的很好啊,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她像一股涓涓细流时时刻刻滋润
着我们的心田。在这节课我想做一个小小的调查:你们对自己的妈
妈究竟关注有多少?
你知道你妈妈的生日在哪一天吗?知道的举手。还有很多同学是不
知道的哦。母亲节的时候你给妈妈送过礼物吗?把手放下来,看来
我们班的同学在这一点上还不是做的特别的好,今天就给你们一次
弥补的机会,泰戈尔笔下的孩子愿意变成一朵金色花来回报妈妈,
回报妈妈的爱,如果给你一次变化的机会,你想变成什么来回报妈
妈?好,那位女同学,你来说说看。
生:我愿意变成一张舒服的床,因为我妈妈天天都做夜班,回来后很疲倦,我想让她在夜里睡个好觉。
师:变成一张特别舒服的床,让妈妈好好的休息。好,后面男同学。
生:我会变成一个按摩椅,让妈妈舒服一下。
师:你比那张床更舒服了。好,你说呢?
生:我想变成一个枕头,我妈妈的腰很疼,天天都很痛。
师:哦,是这样子。好。
生:我会一滴甘露,滴在妈妈喝的茶里,滋润她的喉咙,滋润她的心田。
师:滋润喉咙,还有滋润她的心田,一个太孝顺的儿子啊。还有吗?好,
后面男生。
生:我会变成一个快乐王,这样妈妈的心情就会好起来了,就每天都会
有笑容了。
师:哦,你要自己变成快乐王,然后让妈妈笑口常开。还有吗?你说说看,你要变成什么?
生:我会变成一杯茶,因为我妈的喉咙不是很好,我变成茶滋润她的喉咙。我还想变成一种药,来治好她的喉咙。
师:哦,要变成一杯茶,而且呢想要变成一味药,让她的喉咙好起来。好,你说呢?
生:我想变成我妈脸上的皱纹,因为她生气起来的时候,皱纹就会出现,
很深,只要我变成了皱纹,我就永远不出来,妈妈就永远不会生气了。
师:你要变成皱纹,而且是不出现在妈妈脸上的皱纹是吧。好,你说呢?
生:我要变成一个脚底按摩器,我妈妈常常在外面跑,晚上回来的时候
让他舒服舒服。
师:好的,好的,请坐。好,那么同学还要变成很多,我觉得今天讲给
我听还不够,还应该讲给你们的妈妈听,所以我今天的一个作业就
是:假如明天就是你妈妈的生日,那么在贺卡上写一段话给你妈妈,
不过写这段话有一个要求,“假如我变成了什么”作为这段话的开头,
写给妈妈,听听妈妈的意见,听听妈妈想让你变成什么。那么,在
这堂课上,我觉得有的同学说的很好,有些同学会去写可能会写的
很好,但是我们更希望的是你们能做的更好,我希望从今天起,大
家能用心地来回报妈妈,来回报妈妈的爱,好不好?
众生:好!
师: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