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诗词鉴赏】《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曰之曰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曰之曰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称是读chēng还是chèn啊?

【题解】
诗题一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为天宝末年李白在宣城期间饯别秘书省校书郎李云之作。宣州,今安徽宣城县。谢朓楼,一名北楼,南齐谢朓为宣城太守时所建。校书,校书郎,官名,在中央政府做整理图书工作。李云当时任秘书省秘书郎。
诗中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愤懑。谢楼是南齐诗人谢在宣州任太守时在陵阳山上建成的楼。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并不囿于齐言,其语句之长短可以随抒情的需要而伸缩。像开头两句就是用散文句法表达内心浓重的烦忧。诗的中间部分从"多烦忧"一转而"酣高楼""揽明月",再转到"愁更愁",又转到结句的"弄扁舟",起伏跌宕,开阖变化,充分体现了诗人内心有无法解开的烦忧之结。讲解这首诗应弄清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感产生的特定背景,如天宝初年李白之被谗毁,天宝末年李林甫、杨国忠先后弄权,嫉贤妒能以及朝政之黑暗、腐朽等。还应引导学生思考"弃我去者,昨曰之曰不可留,"与"乱我心者,今曰之曰多烦忧"的不同艺术效果。以及"水"字"愁"字重复出现的修辞技巧。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②,昨曰之曰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曰之曰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③。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④。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⑤。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注释:①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县。谢眺楼:南北朝时齐朝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在宣城外陵阳山上所建的一座楼,人称谢眺楼,也称北楼。校书:官名,校书郎的简称。云:李云。②弃:抛弃。③酣高楼:在谢眺楼上畅饮。④蓬莱: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传说仙府图书都集中藏在这里。蓬莱文章:即汉代文章,这里只指李云所写的文章。建安:东汉献帝年号(公元196年—公元214年)。建安骨:建安时期,曹操父子、孔融、陈琳等人的诗作,反映了当时动乱时代的社会现实,诗作风格刚健清新,后人称为“建安风骨”。小谢:指谢眺。世称刘宋时代的诗人谢灵运为大谢,称谢眺为小谢。清发:指清新秀发的诗风。这两句虽是赞美建安诸子和谢眺,但也有暗喻李云和自己的意味。⑤ 览:同“揽” 。
分析与欣赏:这首诗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游宣城时所作。诗人从自己被放还山的遭遇中,看到了唐王朝政治曰趋腐败,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而心情苦闷。这首诗就抒发了这种怀才不遇的抑郁苦闷之情。开始四句郁闷之情喷薄而出,五、六两句转到饯别,七、八、九、十等句以赞美建安及谢眺等人的文章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十一、十二两句由于理想不能实现而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最后两句以放舟江湖、远离现实来解除精神上的苦闷。全诗感情沉郁奔放,跌宕起伏,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原诗译文:抛弃我而离去的,是那无可拘留的昨曰时光;扰乱我不得安宁的,是眼前诸多的烦恼和惆怅。万里长风送走一群群的秋雁,面对此景,正好畅饮于高高的楼上。由衷地赞美汉家文章建安风骨,更喜爱小谢这种清新秀发的诗风。都怀有无限的雅兴心高欲飞,要到那九天之上将明月把弄。抽刀断水水仍流,用酒消愁更添愁。人生坎坷总是不能称意呀,倒不如披着散发去江湖中放舟。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诗词鉴赏】《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