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疑难解析 生:请老师介绍作者。
师:宋濂(1310~1381)元末明初散文家。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属浙江)人。幼年就酷爱学习,家贫无书,常向藏书家借抄,天寒手僵,仍坚持不懈,由此得遍观群书,学识渊博。元末,荐授翰林编修,以亲老不受。后与刘基等同受朱元璋征召,曾主修《元史》,任总裁。官至学士承旨知制诰。致仕以后,因长孙牵涉胡惟庸案,受到株连,全家流放茂州(今四川汶川),他在半路上病死于夔州。
宋濂在明初被认为“开国文臣之首”,朝廷上祭祀、诏谕、封赐一类文章,勋臣巨卿的碑记刻石,大多出自他的手笔。他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较好的是传记文字,名篇如《王冕传》《秦士录》《记李歌》等,善于通过言谈和细节、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形象比较鲜明。他的《燕书》和《龙门子凝道记》两部寓言集,在当时也有一定影响。有的写景文章,文笔也颇为简洁、生动。
宋濂一生勤奋好学,“未尝一日去书卷”,有《宋学士文集》。朝鲜、越南、日本等国贡使,都倾慕他的文名,出重金购买他的文章,可见在当时还有较广的国际影响。
师:请同学翻译全文。
生1:我小时候就喜欢学习,家里穷,没有办法搞到书来看,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亲自抄写,算好日子按期归还。遇到天气十分寒冷,砚台上结的冰硬梆梆的,手指头冻得发僵了,都不偷懒休息。抄写完毕,赶去送还人家,一点也不敢超过约定的期限。因为这样,大家大多肯把书借给我,我因此有机会广泛地阅读了各种书籍。
生2:成年之后,更加想懂得些圣贤的道理,又担心没有专家、大师好亲近讨教。曾经赶到百把里以外去,向当地有学问的前辈捧着经书提出疑问。那位前辈道德高、名望大,学生们挤满了一屋子,他可从来没有稍微表露一点儿谦虚客气。我站在旁边伺候着,提出疑难,探问究竟,哈着腰,侧着耳朵来请教。有时候碰上他发脾气,我态度更加恭敬,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也不敢答腔。等到他高兴了,就再向他请教。所以我虽说愚鲁,到底也懂得了一些道理。当我到老师那儿去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大谷里赶路,大寒天气,北风猛烈,大雪有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冻裂了也不觉得。到了学舍,四肢僵硬得不能动弹,服务的人拿了热水来给我焐手烫脚,又用被子严严盖好,好半天才暖和过来。住在客店里,一天只吃两顿饭,没有肥美滋味的享受。住在一起的同学们穿的绣花绸缎衣服,戴的挂珠串、装宝石的帽子,腰带上是白玉的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鲜明漂亮得好像是神人一样。我却穿着破旧棉袍夹在他们中间,一点羡慕的心思也没有。因为生活当中另外有值得我快乐的,就不理会嘴里吃的,身上穿的比不上人家啊。原来我的勤劳和艰苦就像这样。
生3:现在的太学生,在最高学府学习,政府每天都有定额食粮的供应,家庭每年还有四季衣服的接济,没有挨冻受饿的顾虑了;坐在高大厅堂里面阅读古代的经典,没有来往奔波的劳碌了;有司业、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什么问了不解答、探求了没收获的喽;一切应该备有的书籍,都集中收藏在那里,不必像我那样亲手抄写,要向人家借书才看得到呀。如果学生们的学业还有不精进,品行还有没成就的,要不是天资太差,那就是用心不像我那么专一罢了,难道会是别人的过错吗?
生4:东阳县青年学生马君则,进太学已经两年了,同辈的人都夸赞他品学优秀。我上京城里来,他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来拜谒我,写了长篇书信作为见面礼,文章很流利通畅。跟他谈论分析问题,话语谦虚,态度平和。他自己说小时候在求学问上很用心,很勤劳,这就可以说是善于学习的了。在他要回乡探亲的时候,我特地谈一谈当初求学的困难来告诉他。
师:请同学划分部分和层次,并概括意思。
生:第一段写的是作者青年时期勤奋、艰苦学习的经历。这一段可以分成两层,第一层写的是幼时借书、抄书、勤奋艰苦阅读书籍的经历。第二层写的是作者成年时到百里外向才学渊博的老师求教的经历。
第二段写的是现在的太学生学习条件太好了,如果学习不好,那就是自己的问题了。现在的好条件是:有饭吃,有衣穿,在大房子里学习,有国子监的老师教,有书读。第三段写的是写这一篇赠言的原因和目的。这一段先写听说的东阳马生在太学学习的情况,又写马生拜见作者的情景,表扬马生善于学习,后写写此文的原因和目的。
师: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生:本文以作者自己青年时期勤奋艰苦学习的经历和太学生学习的优越条件作对比,劝勉马生勤奋学习。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送东阳马生序》疑难解析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