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简介
李绅(772—846年),字公垂,唐代亳州(今安徽亳州)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江苏无锡)。元和元年(806年)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二首》,被誉为“悯农诗人”。《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悯农二首(1)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2)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3)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4)
【注释】
(1)悯:怜恤;哀怜。 (2)粟:谷物名,北方通称谷子。又常作为粮食的通称。 (3)四海:犹言天下,全国各处。 (4)谁:哪个;什么人。
【今译】
春天播下一粒种子, 秋天收获万颗子实。 所有土地种满庄稼, 农民仍然有的饿死。
锄地正当炎热中午, 汗水滴落禾下之土。 哪个晓得盘里食物, 一粒一粒尽皆辛苦。
【蓊斋语语】
作为庄户人家的一介子弟,我在十三四岁的那一两年里,学会了除扶犁耕地以外,包括赶车、耙地、扶耧、扬场等所有农活,成为正儿八经的少年农民。尽管在尔后的日子里,我开始了背向农村的行走,并且终于走进了城市,但每读李绅的《悯农二首》,总还是感到格外亲切,觉得李绅是一位有良心的诗人。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不知这是作者的文学夸张,抑或他就是这样认为的。按照这样的说法,农民的收获就是投入的一万倍了。事实绝非如此。
就我小时候家乡的情况看,谷子,也就是粟,是农作物中产量最高的了。以长得好的地块为例,一亩地也就是能收六斗,往最高里说,七斗撑破天了。因为带糠的缘故,一斗谷子只有六十多斤,就算七十斤吧,七斗也不到五百斤。就算五百斤吧。就播种所用种子的数量而言,谷子也是最少,一亩地一斤多就够了。就算一斤吧。这样算下来的话,产出与投入,也就是五百斤比一斤(500∶1)。至于小麦、玉米等等,产出与投入之比就更小了。
总而言之,“春种一粒粟”,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秋收万颗子”。不光我小的时候不能,现在依然不能,相信唐朝那时候就更不能了。按照《战国策》的记载,吕不韦的父亲,对于吕不韦“耕田之利几倍”的问话,所作出的“十倍”的回答,就各种庄稼的平均产出投入比而言,是比较合乎实际的。
“四海无闲田”,可见农民的勤劳。“农夫犹饿死”,可见农夫的悲苦。纵令农民种田的产出投入比仅仅像吕不韦他父亲说的那样,正常年景之下,也应不至于饿死。事实是有些人竟然饿死了,原因何在?李绅没说,让你去想:封建统治者横征暴敛的结果。
农民确实可悯。
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者可憎。
尽管李绅过高地估计了农民的收获,他仍然是很可敬的。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对我来说,其事恍如昨日。当午而锄,乃作者的典型化写法。农民锄地,其实是一大清早就下地了,“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当午而锄的好处有这样两端:天旱的时候,有利于保存土壤中已经不多的水分(农谚有谓:“旱耪地,涝浇园”);不旱的时候,有利于消灭杂草。白居易的《观刈麦》中有句:“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一者,割麦是在农历四月底或五月初,一者,像高粱、玉米、谷子等秋庄稼都比麦子秸秆高所以挡风,故仅以热的程度而论,割麦远不如农历六月所谓“拉开趟子耪大地”的时候为甚。所谓汗流浃背,晒得脊背起皮,绝非夸张之语。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最知辛苦而且不辞者,当然非农夫莫属。就因为他们最知道辛苦,所以也最知道珍惜用辛苦换来的果实。不辞辛苦,曰勤;珍惜辛苦换来的果实,曰俭。克勤克俭,是谓美德。
时代不同了,科技发展了。还是以我的家乡为例,现在,农民大抵已不再干拉着锄头锄地的累活了。播种、收割等等,也大多由机器代劳。一言以蔽之,农民种田的辛苦程度,久矣乎非往昔可比,而且还不再纳税。李绅在天有灵,定会感到高兴。话说回来,跟其他行业的人比,农民仍然辛苦,收入与投入比仍然偏低。
不管时代再怎么不同,科技再怎么发展,勤俭,其具体表现形式会有变化,然则作为美德,将永远值得秉持。 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家喻户晓,其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绅,他还有一首《悯农》也颇为感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从这两首诗读来,李绅原本是个生活非常简朴的清官。然而,李绅步入仕途飞黄腾达后,却再也没有了诗歌里的悯农之心,逐渐蜕变成一个花天酒地、滥施淫威的腐官。从和李绅同时代的刘禹锡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与写《悯农》时判若两人的李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