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教材按照诗歌鉴赏的方法分成了三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赏析指导”,就这一章的学习重点,介绍相关知识和鉴赏方法。“赏析示例”从该章所提出的学习重点进行实例分析。“自主赏析”,围绕这一章的学习内容,提供阅读鉴赏的作品,其设计用意在于启发引导,指出途径,激发兴趣。
《长恨歌》是第一单元“赏析示例”,除课下注释外,课后还有详细的鉴赏说明。怎么教,从哪个角度切入,教到什么程度,都是教学应该考虑的问题。笔者最后决定抓住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训练学生对“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学完《长恨歌》后,笔者进行了以下反思:
1、反复诵读,加强学生对诗歌的感悟、理解。当代诗人于坚曾说:“一首诗是一个语言的场。”诗歌的教学尤其要注重朗读,以读为本,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不断加深对诗歌感情、意境、内涵的理解。
2、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学会“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注重学生的学习评价。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并懂得与他人交流,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4、重视对学生的学习评价,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还让学生开展相互评价,充分地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中学会赏识他人,学会取长补短,博采众长,从而不断地完善自我。
11月28日,按照学校安排,我在高二三班上了一节学校公开课,现就这节课做以下反思: 教学设想: 就《长恨歌》这篇文章而言,可以为学生讲的很多,可以将出彩的点也很多,尤其以我现在所带的班级学生现状:比如可以讲一讲历史背景,就此来感受这一篇文章中呈现出的李、杨二人的爱情,讲讲宠爱,讲讲别离;也可以单讲对马嵬坡上这段悲剧的反思,归纳文章主题,借故人之口,名人之言品评《长恨歌》给人带来的反思。当然,这一切都是“知人论世”,很合单元要求,本文的第一课时及最后一课时我就这样做了。然而,总觉得这些讲评中,“语文”的东西少了,尽管学生及听课老师听起来会感觉舒服一点,吸引力强一些,但我毅然决定将公开课的内容定位为“品恨”,借文章的“恨”来提纲挈领,牵动全文。 围绕“长恨”这一题目,用“找”——“品”——“读”的形式去分析文中的“长恨”,通过对长恨的解析感受唐玄宗李隆基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恨”,体会恨之长、恨之深、恨之痛,为下一步“评”恨打基础(本来这节课要将“评恨”兼顾,但出于学生实际情况考虑,将此问题放在下一节课)。 优缺点: 首先是读,“品”的基础是读,品的终结也应是“品读”。就这个班的学生实际,尽管在上一节课我已经安排将文中不懂得句子进行初步解读,但要让学生“品”,以他们的基础和学习习惯,基本上是老虎吃天——无处下抓。为此,在“品”之前,我只能先进行了声情并茂的朗读,以期通过诵读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文本,为“读”奠定基础(我的朗读比较动情,学生和听课教师听得也很认真,很投入)。同时,在读前布置听读人物,也能较好的节约课堂时间。 教的目的在于不教,在教学过程中,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要更为重要,因而,在教学中,通过一个教学案例教会学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至关重要,在课堂教学中,为使学生能初步鉴赏白居易所写出的“长恨”,学习白居易将抽象之“恨”形象化、具象化方法,我为学生的自学探究做了一下引导。即引导学生从“恨”的顺序(层次)、写“恨”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以及修辞手法四个方面进行。 追问是当学生找出文中写“恨”的句子,点出“情”与“景”的关系是时,因势利导,乘势而进,让学生跳出原来只知情景交融的框架,进一步感受“情”“景”的关系,明确情景关系中“触景生情”“借景抒情”“缘情布(设)景”等手法,使其直观地理解这一经常在鉴赏中非常熟悉(经常出现)却又相当陌生(根本不懂其意)的专业术语。我认为,这比每次在鉴赏诗词时直接套用要好得多。 当然,由于各方面原因,这节课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因为学校铃声有误,上课时竟然没有响铃,我一直等铃声,也没有看时间,结果白白浪费了近5分钟,课堂时间有点仓促。另外,学生的功底错的有点离谱,在引导学生上花费了相当时间,“品”恨未曾深入,“品”后也没时间去读,可见,我对这一级学生的能力还高估许多。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