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练习巩固 1、练习按照田字格书写汉字。 泪:左窄右宽, 左右高低基本一样。 满:左窄右宽, 左右高低一样。 者:第三笔撇要长一些,盖住下面的"日"。 归:左窄右宽,左边高而长,第一笔是小竖。 2、抄写下面词语。 蚕妇养蚕昨日归来遍身 3、背诵古诗(自己先练习,而后汇报。) 四、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五、布置作业 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 2、背诵古诗,同学间相互评分,记录在书上。
点评: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教学不但要掌握全体学生发展的共同特点,而且要熟悉学生发展中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才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扩大发展的局面。教学是师生间的教和学的双向活动,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因此对学生的学情要有充分地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本教学中,我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自学为重点,让学生根据《蚕妇》的教学设计温馨小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语文第十二册十六课古诗两首中的《蚕妇》
教案设计者:潘艳红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三个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
2、 理解古诗《蚕妇》中诗句的意思。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的困苦。
3、 正确朗读古诗《蚕妇》,能背诵、默写《蚕妇》。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蚕妇》中的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的困苦。
教学过程:
背诵、默写《春晓》并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朗读《蚕妇》,学习三个生字妇、归、绮的读音、书写、组词、说说生字在诗中的意思。
妇:成年女子的通称。 归:归来,回来。
绮: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 罗绮:用绸缎做的衣服。
理解古诗的意思。让学生利用工具书查找诗中个别生字在诗中的意思。
《蚕妇》的作者是宋朝的张俞。蚕妇:养蚕的妇女。
昨日入城市,昨天进城做买卖。(想想说的是谁?)
归来泪满巾。回来时泪水把手巾都浸湿了。
遍身罗绮者,全身穿着绸缎衣服的人。
不是养蚕人。
“昨日入城市”中一个“入”字说明蚕妇是个居住在乡下的妇人。这个字与下文的“归”相对,是说蚕妇从城里回到了乡下。蚕妇入城时带着满心的希望,回来时收获的又是什么呢?是“泪”,流了很多的泪水以至于满巾。那么蚕妇为什么如此伤心呢?诗的后两名句给了我们答案。遍身,不是养蚕人。全身穿着绸缎衣服的人, 却不是的养蚕的人,是多么不合理啊。《春蚕》一文中讲述母亲养蚕非常辛苦,每养一次蚕,她的白发和皱纹都会增加许多。尽管付出这样辛苦的劳动,蚕妇依旧穿着粗布衣服,地位低下过着贫穷的生活。可为劳而不获。而与之相比的罗绮者生活富足,地位高贵,穿着蚕妇汗水的结晶----罗绮。可为不劳而获。这种不平等的封建制度蚕妇无力改变,所以只能无奈的哭泣。
思想教育:与旧社会相比,生活在新社会的劳动人民受到了人们的尊重,他们只要付出劳动,肯吃苦,就会吃得好,穿得好,过上富有生活。
练习:
1、背诵《蚕妇》说说诗的意思。
2、在带点词的正确解释下面画“————”。
(1)昨日入城市。①城市。 ②做买卖。
(2)归来泪满巾。①擦抹用的布或手巾。 ②头巾。
资料:
张俞,字少愚,号白云先生。益州郫(今四川郫县)人。史书上说他“隽伟有大志,游学四方,屡举不第”,因人推荐,经试录用为秘书省校书郎,但他把官职让给父亲,自己却愿在家隐居。著有《白云集》。
板书:
蚕妇
蚕妇 罗绮者
昨日入城市, 昨天进城做买卖。 地位低 地位高
归来泪满巾。 回来时泪水浸湿了手巾。 贫穷 富有
遍身罗绮者, 全身穿着绸缎衣服的人。 布衣 绸缎
不是养蚕人。 不是养蚕的人,多不合理啊。 劳而不获 获而不劳
自己的领会诗中的意思,再通过交流来巩固。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