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高中 >> 高考 >> 语文高一月考 >> 正文

 

高中语文必修一2010年高一综合考试题

高一语文12月份考试题

    

一、积累和运用(40分)

(一)基础题(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搭讪(shàn)    田塍 (téng)    入不敷出(fū)       妄自菲薄(fěi)

B、啮噬 (niè)      戕害 (qiāng)   安土重迁(zhòng)    方兴未艾(ài)

C、诳语 (kuáng)    忧悒(yì)       休戚相关(qì)       载饥载渴(zài)

D、静谧 (mì)       饿殍(piăo)     亘古如斯(gèng)     汗流浃背(jiá)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只是隔着窗子,看飘落的雪花、落漠的田野,或是数点那光秃的树枝上的寒鸦?

B.我汗流浃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恳的泥土之上。

C.落日跳跃着、颤抖着降落,先是纹丝不动,突然它颤抖了两下,往下一跃,于是只剩下了一半。

D.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澜灯灺人散后,良晨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地掂念它。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如果我们选择了力不胜任的职业,那么我们决不能把它做好,我们就是不能完成自己使命的社会成员,由此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妄自菲薄自己。

B.说“独立思考”,好像与“向群众学习”相矛盾,离群众越远越好;说“独立思考”,好像必须想入非非,越稀奇古怪越好。

C.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面目全非的感觉。

D.重庆市云阳县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做好三峡库区农民外迁工作,安土重迁,使移民高高兴兴地搬进新家。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特种食品具有防病治病等医食两用功能,如智力食品:补脑营养粉、醒脑饮料等在营养成分上突出补脑和增强记忆的效果。

B.你可听过红军长征的故事,让我来想想该从什么地方讲起?

C.明天能不能陪我去一趟,老王

D.“没问题!”小朱充满信心地说:“这点困难吓不倒我们!”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

例:而耻学于师

A、舞幽壑之潜蛟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D、侣鱼虾而友麋鹿

6、第三单元、第二板块,有关课文的解读错误的一项(   )

A、《乡土情结》多处引用古诗,引用古诗的作用:引导读者想像具有特定意义的场景及体现乡土之思的具体行为表现;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思乡情结的久远。

B、《前方》一文的立意表面上是写思乡,实际上写的是离家。用思乡的苦反衬离家的痛。

C、《前方》是一种新兴的文体,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这种新的文体兼具了两种表达手段的审美特点,即摄影的视觉性,对瞬间面的逼真的再现能力和散文运用语言来表达对象时的自由。

D、《我心归去》哲理性很强,但没有抽象的说教。而是把哲理藏在形象中,用富有抒情色彩的意象来表达。如“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

(二)、填空(每题1分,10分)

7.根据课文默写填空。

(1)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2)人非生而知之者,                 。(韩愈师说》)

(3)寄蜉蝣于天地,             ,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4)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5)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始得西山宴游记》)

(6)知人者智,           。老子《道德经》。

(三)语言运用(共12分)

8.给下面一段以“大自然的作用”为中心的文字补写结尾。(3分)

1928年,英国人弗莱明正埋头于研究对付葡萄球菌的方法,他曾用了几年时间,仍然无计可施。一天,他忽然发现碟子里的葡萄球菌几乎全死亡了,同时附近又长出了一团团青绿色的霉花,他想,也许是这些霉菌杀死了葡萄球菌吧!正是他这一重要观察和设想导致了青霉素的发现,换句话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进而毫不夸张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9、对下面这段寓言中的雨伞的回答,写一句点评。(3分)

有人问躲在角落里的雨伞:“你在想什么?”伞笑了,它说:“雨天,不让大家衣服淋湿;晴天,我是大家头上的云。不需要我时就尽量少占地方。”
点评:                                                                 

10.依照例句,从下面给出的事物中任选一个(也可以自己另选一个),分别从正面和反面立意,写出两个有寓意的句子。(6分)

例:月亮

正面:在清凉的夜里,总是你和最孤独的旅人相伴。

反面:因为靠别人而发光,所以白天不敢露面。

选择参考:白雪 天平 火柴 彩虹

正面:                                                            。

反面:                                                             。

二、阅读与鉴赏(50分)

(一).聆听诗人的心声:(6分)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1.(1).从诗中哪些地方可知作者写此诗是在什么季节?(2分)

                                                                         

(2).“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中“遥隔”有何内涵?透露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20分)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日:“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日:“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①,踞虎豹,登虬龙②,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③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④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注] ①蒙茸:杂乱的。②虬龙:指盘曲而古老的树。③冯夷:传说中的水神。④畴昔:往日。这里指昨日。

12.解释句中横线的字(4分) (1)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顾:           

(2)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      披:                  

(3)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         适:           

(4)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须臾:           

13.按要求做题(2分)

复游于赤壁之下。指出句中的句式特点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指出句中的词类活用属于          

14.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属于用白描手法写景的一组是:(    )(3分)

①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②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③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④时夜将来,四顾寂寥

⑤曾明月之几何               ⑥山鸣谷应,风起云涌

A. ②③⑥      B.①④⑤      C. ②④⑥      D. ②③⑤

15.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写了作者与二客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并生动描绘了清幽的江上景色。

B.“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写的是初冬之景,而在《赤壁赋》中写的则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新秋之景。

C.作者在散步中为“月白风清”的良夜所吸引,陡起游兴,而泛舟赤壁;后又舍舟登山,山游后又复舟游,过程曲折,景色也因而繁富。

D.文中道士化鹤的故事出于“羽化而登仙”的游仙思想,其中既透露了作者精神升腾入大自然的旷达之思,也反映了他在出世和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横线的句子和所学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如此良夜何?(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完成17—19题,每题2分。共5分)

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对于“教养”也即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并非朝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是我们的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因此,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它的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而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想和理想的巨大财富。这条路永无止境,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它走到头;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哪怕仅仅只是一个文化发达的民族的全部文学通通读完并有所了解,更别提整个人类的文学了。然而,对思想家或作家的每一部杰作的深入理解,却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这,归根到底是一切生活的意义,如果活着不仅仅为着满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的话。读书决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籍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是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17.第一段中“具体的目的”的含义是什么?(2分)

                                                                               

18.第二段中的“深入理解”呼应了上面那个词?(1分)

                      

19.第二段中“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的含义是什么?(2分)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0-23题。(19分)

冬天

朱自清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水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豆腐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是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又是冬天,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日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划子。S君刚到杭州教书,事先来信说:“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现在想起来还像照在身上。本来前一晚上“月当头”,也许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别吧。那时九点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砑的银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尔有一两星光。S君口占两句诗道:“数星灯光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我渐渐地快睡着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见他在微笑。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还常常通着信,P君听说转变了好几次,前年是在一个特税局里收特税了,以后便没有消息。

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见人;晚上一片漆黑。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还有走路的拿着火把,但那是少极了。我们住在山脚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了,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但因为走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远风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们是外路人,除上学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着。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得她那微笑的影子

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20、作者为什么“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文章一开头就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解释第二段中“数星灯光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两句诗的含意。(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概括一、二、三段所描绘的三幅面。(6分)

答:①第一幅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幅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三幅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冬天》就像一部无声电影,质朴、自然,一个个特写镜头,都流露出了深厚的思想感情。

(B)文章比喻贴切,语言生动形象。作者运用纯粹的文学语言,表现了诚挚而深沉的思想感情。

(C)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通篇文章中冬天的寒冷与内心的温暖形成鲜明的对比,营造出“冬天里的春天”的气氛。

(D)文章说:“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这句话既表明了作者对台州冬天的赞美,又表明了作者对家里春天的歌颂。

(E)全文以“冬天”为线索,以“冬天里的春天”为主要内容,有力地揭示了热爱和怀念亲属好友的主题,具有典型意义和强烈的历史意义。

三、表达与交流(60分)

24阅读提示。根据要求作文

大自然造就了人,也能陶冶人,改变人。一个面临挫折、意志消沉的人,看到傲霜的青松、搏击的雄鹰,也许会增添生活的勇气;一个心事重重、郁郁寡欢的人,看到浩瀚的大海、湛蓝的天空,也许会豁然开朗,如释重负。

请你回想自己这方面的经历,以“来自自然的启迪”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一)基础题(18分,每小题3分)

1.B(A项田塍(chéng),C项休戚( qī),D项亘(gèn)古, 汗流浃(jiā)背)

2.C[A:落寞。B:开垦。D:酒阑灯灺、良辰美景、惦念]

3.B[妄自菲薄:与“自己”重复。面目全非:多含贬义。安土重迁:指在一地住惯了,不肯轻易搬迁。]

4.C(A项逗号为冒号,冒号改为顿号,B项逗号改为问号,问号改句号,D项第1个叹号改为逗号)

5.D

6.B

(三)语言运用(共12分)

8.大自然告诉了人们灭菌的方法(必须以“大自然”为陈述对象,否则不给分)。绝大多数(1分)的自然科学知识都是大自然教给我们的。(表述正确1分)

9.一心考虑他人,是雨伞高贵的品格。(意思对即可)(3分)

10.示例:白雪正面:你洁白无瑕,当春天来临时,牺牲自己,滋润大地。反面:表面上洁白无瑕,骨子里却藏污纳垢,同样一照就原形毕露。天平正面:你是公平公正的象征。反面:你徇私枉法,谁给你的东西多,你的重心就偏向谁。(6分)

二、阅读与鉴赏(50分)

(一).聆听诗人的心声:(6分)

11.(1)(2分) 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从诗中木落叶、雁南度和北风吹,可知写此诗时是在秋季。

(2)(4分)不仅表明他所在的地方距家乡遥远,还表明两地阻隔不能归去。透露出了作者思乡念亲的心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20分)

12.(各1分,共4分)顾:望。  披:拨开。  适:恰巧、正好。须臾:一会儿。 13(各1分,共2分)(1)状语后置或介宾结构后置。(2)名词坐状语 14.(3分)A[④⑤不是写景] 15.(3分A[不只是泛舟,还有爬山,描绘的不是江上景色,而是山间木,景色是“峭拔”,而非“清幽”]) 16.(2分)(1)怎样度过像这样美好的夜晚?(“如……何”译为“怎样……呢?”或“把……怎么样呢?”译出1分,句顺1分) (2) (4分)回到江边上了船,把船撑到江心,听凭它漂到哪儿就在哪儿休息。(“反”1分,“中流”1分,“听”1分,“所止而休焉”1分) (3) (2分)昨天晚上,一边叫一边飞过我船上的,不是你吗?”(“子”1分,句顺1分)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7-19题。(6分)

17.(2分) 提高这种或那种本领

18.(2分) 研读

19.(2分) 在自己与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关的联系。(或了解人类,关爱人类。)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0-23题。(18分)

20、(4分)

答:①因为大家都喜欢冬天吃白水豆腐,不仅吃了暖和,所以牢记不忘.。

②开门见山,揭示段意,总领下文。

21、(4分)

答:月光下由数点灯火可以认定是静静的渔村,远远的湖山呈现出轻描淡墨的黑痕。这是对淡淡的、静静的月夜的赞美。(只要意思对即可)

22、(6分)

①父子四人围坐在“洋炉子”吃水煮豆腐的情景。

②作者和友人月夜泛舟西湖的情景。

③寂寞的山城中妻儿天真的微笑。

23(4分)( A   C )

 

参考译文:

这一年的十月十五日晚上,我从雪堂步行出发,准备回到临皋去。有两位客人跟着我一道去,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完全脱落了,看见人影映在地上,抬头一望,看到皎洁的月亮,我们互相望望,很欢喜这景色,便一边走一边唱,互相应和。接着,我不禁叹口气,说:“有客没有酒,有酒没有菜,月这么亮,风这么清,怎样度过这美好的夜晚呢?”一位客人说:“刚才黄昏时,我撒网捉到了一条鱼,很大的嘴巴,小小的鱼鳞,样子好象松江的鲈鱼。但是,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去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好酒,保存了好久了,拿它来准备你临时的需要。”

于是带了酒和鱼,再去赤壁下面坐船游玩。长江的水流得哗哗响,陡峭的江岸有百丈高;山,高高的,月,小小的,水位低了,原来在水里的石头也露出来了。才过了多久呀,以前风景竟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提起衣襟走上岸去,踩着险峻的山岩,拨开杂乱的野草,坐在象虎豹的山石上休息一会儿,再爬上枝条弯曲形似虬龙的树木,最高处我攀到睡着鹘鸟的高巢,最低处我低头看到水神冯夷的深宫。那两位客人竟不能跟上来,我嘬口发出长长啸声,木似乎都被这种尖锐的声音震动了,山也发出共鸣,谷也响起回声,风也起来,江水也汹涌了。在这种情境中,我也默默地感到悲愁,感到紧张,简直有些恐惧,觉得这里再也不能停留了。回到江边上了船,把船撑到江心,听凭它漂到哪儿就在哪儿休息。这时快到半夜了,向周围望去,冷冷清清。恰巧有一只白鹤,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两只翅膀象两个车轮,黑色裤子,白色上衣,发出长长的尖利叫声,擦过我的小船向西飞去。

一会儿,我和客人离船上岸以后,回到家里,客人走了,我也睡了。梦见一个道士,穿着羽毛做的衣服轻快地走着,走到临皋下面,向我拱手行礼,说:“赤壁这次旅游很痛快吧?’我问他的姓名,他低着头不回答。“唉呀!我知道了

 

 

 

 

 

 

 

 

 

 

 

 

 

 

 

 

 

 

 

 

 

 

 

 

 

 

 

 

 

 

 

 

 

 

 

 

 

 

 

 

文本框: 姓名: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系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

一、积累和运用(40分)

(一)基础题(18分,每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7.根据课文默写填空。

(1)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2)人非生而知之者,                 。(韩愈《师说》)

(3)寄蜉蝣于天地,             ,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4)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5)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始得西山宴游记》)

(6)知人者智,           。老子《道德经》。

(三)语言运用(共12分

8.给下面一段以“大自然的作用”为中心的文字补写结尾。(3分)

换句话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进而毫不夸张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9、对下面这段寓言中的雨伞的回答,写一句点评。(3分)

点评:                                                                 

10.依照例句,从下面给出的事物中任选一个(也可以自己另选一个),分别从正面和反面立意,写出两个有寓意的句子。(6分)

选择参考:白雪 天平 火柴 彩虹

正面:                                                           

反面:                                                                  

二、阅读与鉴赏(50分)

11.(1).从诗中哪些地方可知作者写此诗是在什么季节?(2分)

                                                                            

(2).“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中“遥隔”有何内涵?透露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分)                                                                        

12.解释句中横线的字(4分) 文本框: 姓名: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顾:            (2)披:                  

(3) 适:            (4)须臾:          

13.按要求做题(2分)

指出句中的句式特点           

指出句中的词类活用属于            

14 (   )(3分)          15(    ) (3分)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横线的句子和所学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如此良夜何?(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一段中“具体的目的”的含义是什么?(2分)

                                                                               

18.第二段中的“深入理解”呼应了上面那个词?(2分)

                      

19.第二段中“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的含义是什么?(2分)

                                                                               

20、作者为什么“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文章一开头就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解释第二段中“数星灯光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两句诗的含意。(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概括一、二、三段所描绘的三幅面。(6分)

答:①第一幅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幅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三幅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三、作文(60分)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高一月考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高中语文必修一2010年高一综合考试题,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