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2015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二)教材的特点
  1、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
  以专题组织教材内容,体现整合,这一编写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已得到了老师们的充分肯定。本册教材的整合性进一步得到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对每个单元前的导语编写更加着力,除达到点明专题,揭示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外,还进一步增强了教材的亲和力。
  (2)、每一单元教材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不仅围绕本单元的专题合理安排,而且加强了单元 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用一段流畅的文字,很自然地过渡到略读课文,并提示略读的方法与要求,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陶冶情操和训练阅读的功能。
  (3)、联系本单元专题,继续设计听说读写的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加强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为了方便课文的学习,在教材导语中指明了学习的途径,在第一篇课文后不知了课外手机的任务。完成了这一任务,也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做了很好的准备。在第四篇课文学完后,要求学生写感受,目的是继续加深学生对专题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这样,各种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密切配合。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落实。单元内各部分内容成为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有利于全面实现课程目标。
  2、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
  本册共安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一个是调查周围环境,一个是回忆、了解父母的关心爱护,分别编在“爱护周围环境”和“可贵的亲情、友情”两个单元中。这两次综合性学习涉及的范围广、针对性很强,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以及自主合作学习的空间。综合性学习与阅读、口语交际、习作有着紧密的联系,是该单元的有机组成部分。综合性学习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为一些听、说、写的训练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还为学生课外阅读指明了方向,同时加强了课堂内外的衔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3、大量更新课文,精心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种课文类型
  本册新编选的课文一半,更加注意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新课程标准新选的课文,体裁丰富,有散文、诗歌、神话、寓言、科学小品,语言活泼,生动有趣,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使学生不仅学到语言,在思想上也受到启迪,在情感上得到熏陶。本册新编选的课文超过一半,注意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单元内课文继续分为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教材在部分课文的后面安排了“资料袋”。
  4、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①. 改进课文的导学系统。继续灵活地在课文之前、课文之中、课文之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
  ②. 改进课后练习的设计。课后练习,都是策略性的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谈感受、展示学习成果,或用举例的方式,鼓励大家讨论、交流。每篇精读课文至少有一个能统领全篇的重点题目。如《七颗钻石》的重点题目是讨论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到了什么?能够完成这个题目,本课的主要内容和教育意义基本上也就把握了。
  有的课后练习鼓励学生自己独立阅读思考,尽量自己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提出来讨论交流。部分课后练习从学生个体差异出发,不作统一要求。在有些课文练习后安排了小附录,一次是有关时间的格言,在《和时间赛跑》后,一次是关于月亮的精彩描写,在《月球之谜》后。这样安排,一是拓展学习内容,二是引导学生随时随地搜集积累材料。
  本册继续安排适量的“小练笔”,强调读写结合,而且一般是先说后写的题目。部分课后练习中安排了选做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决定是否选做。
  5、保持“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
  为了更好地体现内容与训练的整合,本册教材继续把“口语交际”和“习作”这两个版块提前,语文园地中的内容依次为:“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板块,则由以前的“展示台”“宽带网”扩充了内容,变为“展示台”“成语故事”“趣味语文”“宽带网”这四项交叉安排,使语文园地的学习内容更丰富、更有趣。
  6、完善图像系统,注重图文并茂
  在语文教材中,图像系统是配合文字系统的一个独立的符号系统,也是影响学习效果优劣的重要因素。本册教材加大创新力度,对每一篇、每一单元的图像进行了精心的构思和编排。目的是增强教材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给师生的审美感受创造良好条件。教学时,如果能在注意文字内容学习的同时,不忽视图像的价值和作用,就一定会有很好的教学效益。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写字
  1、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2、激发学生对学习汉字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好习惯。
  3、学会300个生字,认识200个生字。
  4、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5、能使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二)阅读
  1、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对习作有兴趣。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完成课内习作8次。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2015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