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创造性到底能不能教呢?(转) 正像人的智力不能从老师传给学生一样,创造性是潜伏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质,也是无法从A 传到B 的。因此,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创造性就像种子一样,它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然后在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下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 我刚上大学一年级时,一位我很敬重的写作课老师出题让我们写“论说文”。刚从工厂到大学课堂来的我,根本没顾忌什么条条框框,觉得怎么能写好就怎么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结果,我的文章得了83 分。那时,似乎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作文最高分是85 分,86分就是破格了。我记得很清楚,这位老师在讲评优秀作文时,提到了我的文章,说是“允许不同风格,鼓励不同风格”,提到缺点时,又说“在议论方面,再加强一些就更好了”。83 分是不错的了,但没有得85 分,因而没能作为范文印出来给各位同学欣赏,我总是有点儿耿耿于怀。 后来,我留校当老师,头几年教的就是写作课。当我教到“论说文”一节时,突然想起我大学一年级时的那篇论说文。翻来一看,吓出一身冷汗!倘若用正规的论说文的条条框框来套的话,那哪是一篇论说文呀?是篇“四不像”,要不及格的。于是,我也在课堂上允许不同风格,鼓励不同风格。 在那种时候,能有这样的老师,实在是三生有幸。我常常想,若是我那篇“四不像”的论说文被“枪毙”了,不知会对我后来的人生道路产生什么影响。 所以说,创造性是鼓励出来的,是培养出来的,它需要生长环境。 美国教师达琳·叶格在昆明作学术交流时,中国的教师曾问她:“如果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学生画出蓝色的太阳、方形的太阳等有违常理的东西怎么办?” 我在前面提到,“创”与“造”两方面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所谓“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不打破常规,无所谓“创”;不“造”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只能是天花乱坠的想入非非。既然创造性或创造力是指能打破常规去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的特性或能力,那么要培养学生这种创造的特性和能力,首先要鼓励学生的“创”。如果我们事先已把“创”扼杀在摇篮里,哪里还能有“造”呢?更何况,艺术的创造并不能简单地与现实画等号,允许蓝色的太阳、方形的太阳出现,才能鼓励打破常规的举动。 至于蓝色的太阳或方形的太阳是不是能升上艺术的殿堂去展现其艺术的生命力,似不应由小学老师过早地作出判决。没有对常规的挑战,就没有创造,而挑战常规的第一步,就 是提问。 这就是为什么我的美国教授总是爱说:“没有提问,就没有回答。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 我欣赏他的哲理性语言,更赞赏他在培养创造性方面作出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