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陈燮霞成长经历
|
陈燮霞试举成功。
陈燮霞——昨天中国最“火”的名字。这个来自广州番禺农村的淳朴姑娘,凭借10年的苦练与等待,不辱使命,为中国队拿下本届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她的经历,充满了无奈的叹息,更闪耀着人性和爱的光辉。奥运会开赛前,记者在番禺体校老师的陪同下,前往陈燮霞的老家,探访养育了她的土地和亲人。 文/记者张强(署名除外) 图/记者黎旭阳、邵权达(署名除外) 她的刻苦:10年没回家过年2年未见家人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陈燮霞在9岁那年选择了运动员的职业,这也意味着,她同时选择了劳累、孤独与漂泊。长期无法与家人团聚,对一个还没长大的小姑娘而言,是最痛苦的煎熬。 在番禺体校,她每周只能回一趟家。当时的番禺体校还在市桥的老校区,番禺的道路网络也没现在这样发达。陈燮霞每次从学校坐车回榄核都要花费40分钟,途中还要搭一趟轮渡。而她的爸爸,总是在渡口的那一头等她,骑自行车载她回家。孩子“学艺”的艰辛与父亲望女成凤的殷切之情,在渡口旁编织成一幅令人感动的亲情画卷。 1995年暑假,陈燮霞小学毕业,黎柄明把他的5名“高徒”送到广州伟伦体校集训,这5个孩子最终都幸运地被录取了,其中包括陈燮霞。那个暑假,黎柄明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一方面,他的学生们总算找到“下家”了;另一方面,“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他从此将和那5个朝夕相处了3年的孩子分离。陈燮霞进入伟伦体校后,每一个月、甚至每两三个月才能回一趟家,与家人相聚的时间比以前更少了,与启蒙教练黎柄明更是很少有机会见面。陈燮霞对黎柄明的感恩之情却并未随着空间距离的拉远而淡忘掉,她时常会打电话问候黎柄明,有时也会就举重的技术问题求教于他。好不容易回趟家,她也总会抽时间登门拜访自己的恩师。 1998年进入广东省体校,1999年进入八一队,2007年进入国家队。整整10年,陈燮霞从没回家过年。尤其是在进入八一队以后,她成了一名军人,纪律更加严明,自从前年的全国冠军赛后,爸妈和哥哥嫂嫂都已经2年多没见她了。19个月大的外甥女莹莹从没见过姑姑,陈燮霞的爸妈只得拿着报纸上的图片指给莹莹看:“莹莹,这是你的姑姑。”陈燮霞第一次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直播画面里,是在2007年的世锦赛,那也是她的爸妈最近一次看到她。只要体育频道播放奥运专题片,陈燮霞的爸妈都会抱着莹莹一起看,从中寻找女儿的身影和笑容。久而久之,莹莹还真的能辨认出姑姑了。每次在电视里看到姑姑,她都会露出一副兴奋的表情,并用小孩特有的口齿不清不停地学爷爷喊:“加油!” 她的彷徨:怎么练不出成绩曾两次想放弃 “没心没肺不上心”,并不意味着陈燮霞没有喜怒哀乐。从9岁进入番禺体校,到24岁打破世界纪录夺得世锦赛冠军、25岁参加北京奥运会。陈燮霞曾经两次想过放弃,但在家人与教练们的再三鼓励下,她总算坚持了下来,并在风雨后迎来了阳光。 1992年9月,陈燮霞转学到了番禺体校。她所要经历的,是与往常完全不一样的校园生活。在体校,她既要上文化课,又要练习举重,“一心两用”。黎柄明采取的训练手法主要是站马步和提竹竿(竹竿两头加重)。好景不长,才练了一个礼拜,她就回家跟奶奶诉苦说:“奶奶,我不想去了,浑身痛!”她爸爸听说后,用一句很淳朴的话训斥了她:“一定要去!我们干活不也一样浑身痛吗?” 在爸爸的训斥下,陈燮霞咬紧牙关、忍着酸痛坚持着。回校一个礼拜后,渐渐适应了训练生活的她便不再感到肌肉酸痛。 2003年,已在八一队练了4年的陈燮霞内心弥漫起一阵失望的情绪,陌生的环境、陌生的气候让她无从适应,高手如林的队内环境让她难有出头的机会。终于有一天,她忍不住对家人和黎柄明说:“怎么练都出不了成绩,我想回家。”——可是回家又能干什么呢?像爸妈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种地?可是她已经练了11年的举重了呀! 虽然并未作出放弃的决定,但明显带有情绪的陈燮霞的训练态度却大不如前了,据黎柄明透露,她当时甚至因为旷练而受到了纪律处分。因为处分,还差点被开除军籍,给陈燮霞的前途蒙上了厚厚的阴影。黎柄明打电话安慰她说:“现在出不了成绩,并不意味着以后也出不了。你身体发育得迟,好好练,肯定会出成绩的!”陈燮霞的父亲则严厉地要求她给八一队的王佑华政委和张菊华教练写检讨书,并且鼓励她说:“都练了这么多年了,决不能半途而废!你现在年纪还小,一定要坚持下去!” 事后,张菊华教练不断地开导陈燮霞,王佑华政委也多次与她推心置腹地沟通。渐渐的,大家发现原来那个积极开朗的陈燮霞回来了!她的运动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潜力开始迅速显现 [1] [2]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陈燮霞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图文]陈燮霞成长经历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陈燮霞简介 |
下一篇文章: 林伟宁:陈燮霞表现完美 体育不能以成败论英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