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8月9日电(记者车晓蕙)当25岁的广东妹陈燮霞奋力一举,为中国队赢得2008奥运会首枚金牌时,远在北京奥运赛场千里之外的陈燮霞的家乡——广州市番禺区大坳村也沸腾了。
大坳村是个有900多户人家的小乡村,从公路进入村子要步行五百多米的沙石路,两旁是成片的甘蔗地和香蕉林。陈燮霞的父母兄嫂一家人就住在村头,这是一幢广东农村常见的二层小楼,屋前屋后都有水塘,屋子旁边种着一棵正挂满果实的龙眼树。
|
陈燮霞的家乡——广州市番禺区大坳村村民为陈燮霞夺金狂欢 |
9日,本来沉静的乡村,因为被村民称为“细妹”的陈燮霞将冲击奥运金牌,而变得异常喧闹:看着阿霞从小长大的村民们来了,陈家40多位居住在珠三角各地的亲朋戚友来了,来自全国、港澳地区的60多名记者也来了……把陈家本来就狭窄的屋子、房前空地挤得满满当当。
为了让大家分享观看比赛的快乐,当地政府特意在陈家的院子里放了两台大电视,每当阿霞出场、成功举起杠铃时,人群中就发出热烈的欢呼:“中国加油”、“阿霞必胜”!
当陈燮霞六次稳稳举起杠铃,最终为中国队赢得这宝贵的第一枚金牌时,欢乐的气氛达到了高潮:鞭炮放起来了,有人爬上了屋顶,高高挥舞着五星红旗;人们将早就准备好的横幅挂了起来,上书“热烈庆祝陈燮霞夺得2008年奥运冠军”;村里只在过年过节才“出马”的传统舞狮,在铿铿锵锵的锣鼓声中从村头一路舞到了陈家;亲戚们爬上龙眼树,摘下甜蜜的龙眼给客人们品尝……
虽然也特意穿上了喜庆的红色衬衫,但与其他人的热烈激动相比,阿霞的父母倒显得相当镇定,父亲陈细泉说:“我是热烈地期盼,冷静地观看。”从这位严父身上,似乎能看出,陈燮霞这样一位第一次参加奥运比赛的年轻选手,何以赛场表现如此冷静淡定,胸有成竹。
|
陈燮霞的家乡——广州市番禺区大坳村村民为陈燮霞夺金狂欢 |
同样在陈家观战的阿霞在广州体校时的教练钟成灿说,阿霞的表现非常完美,心理稳定、技术水平高是她成功夺冠的重要保证。
而在12岁的吴绮琳、7岁的吴绮琪两姐妹眼里,“阿霞表姨”则成了她们的偶像。“表姨拿了奥运冠军!今天比过年还热闹,还高兴,”吴绮琪说,“表姨是很坚强、很努力的人,我的体育也很好的,如果可能我也要学她那样……”
番禺体校的老师黎炳明是陈燮霞的启蒙教练,就是他把当年只有8岁的这个农村妹子带进了体育的世界。回忆往事,许多细节黎教练还历历在目:大坳村是个偏僻贫穷的小村子,村民们以种香蕉和甘蔗为生,村子不通公路,从镇上来村里要坐船过河,还要骑好长时间自行车才能到。
当年黎教练代表体校来大坳村选才,在小学校的操场上,一眼就看中了阿霞两兄妹,他们的骨架身材都很适合练举重,但因为哥哥的手受过伤,才与这次机缘擦身而过。后来经过测试,发现阿霞的爆发力、协调性都特别好。问她愿不愿来体校练举重,她说:“不知道,要问爸爸”。而阿霞的爸爸陈细泉正在学校门口看着,这个农村汉子一口应承,说:“她很大力的,用板车拉300多斤的甘蔗,都是她在前面拉,哥哥在后面推。”
本网记者在陈燮霞的家乡——广州市番禺区大坳村采访
就是这样一个来自农村的妹子,凭着她的吃苦耐劳、勤奋好学,一步步走出了小村,走出广州,进入八一队,走向奥运冠军的舞台。
在启蒙教练看来,陈燮霞自小就表现出来的性格开朗、爱问好学是她走向成功的重要基石,“她是我带的最小的队员,可是一点不怕羞,什么都问,技术学得比别人都快。”优良的心理素质也是阿霞“过五关斩六将”的重要法宝,黎炳明笑着说:“她很笃定的,临场发挥得很好,经常是比赛成绩比平时训练的成绩都好。”
而在父母家人眼里,陈燮霞则是一个爱家、孝顺的乖女。53岁的陈细泉掰着手指计算,自女儿进了八一队,十年来回家不过三趟,最长的一次是去年福州比赛后顺路回家,在家呆了两星期,还把父母接到北京逛了一圈。
陈妈妈很不舍得让女儿去练举重,从来没有看过女儿训练,“是我不让她去看的,她看了会受不了的,”陈爸爸说。看到女儿因为训练而肌肉劳损疼痛、双手起泡,陈妈妈多次偷偷掉眼泪。
这个农民之家并不富裕,两个孩子上学的时候还要向亲戚借钱,现在的生活来源也主要靠种地。陈燮霞很体贴家里,尽管做运动员也没有多少收入,三年前家里装修,她还是给了父亲两万块用。
比赛前阿霞还打来电话要爸妈去北京看她比赛,因为怕她分心,陈细泉说不去了,她倒信心十足,说“不怕的,我没问题。”拿了金牌会怎样庆祝呢,这个朴实的农村汉子想了半天说,阿霞喜欢吃虾,我们会买来跟她一起庆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