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B >> bai >> 白岩松 >> 正文

 

[组图]白岩松:我们对日本缺乏超越情绪的勇气


第三,战后国际社会是怎样看待日本的。战后的日本首先是把自己发展起来,然后又积极地对贫穷的国家进行援助,很多国家对日本的做法有很高的评价。中国人对此也不是特别了解,一些人会以为日本是一个全世界都讨厌的国家,但其实日本在全世界还是非常受欢迎。


第四,从来没有去过日本的中国人,去过日本后的感觉,往往是比想象中的日本好得多,认为日本人并不是那样不好。有这样一个例子,说的是一个中国小学生,被邀请访日,回来以后跟爸爸妈妈说:我觉得日本也有好人。这就说明,小学生认为日本都是坏蛋,肯定有这样一个前提。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前提?这也需要中国媒体考虑。如果仅仅依靠中国一些媒体的报道信息,并不能理解一个真实的日本。日本政府从去年开始有这样一个计划,去年邀请1000个青少年访日,今年要增加到2000人。这也是为了让他们更直接地了解日本。希望中国媒体能对此进行一些思考。


中国媒体处于变革中


南都周刊:如何让中国的民众更好地了解一个真实的日本,公使先生对中国的媒体有什么好的建议?


井出敬二:首先,我比较理解中国媒体生存环境和国外媒体环境有很大的不同。我也高度赞赏中国的一部分相关媒体非常努力地工作,但还有几点想要说的。比如说应该让一些年轻的记者进行一些训练,就是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真实地写出报道。比如说,像采访日中关系的报道,来大使馆采访之前,应该详尽地查阅相关资料,先做好功课,很多记者并没有做好这样的工作,就跑来采访。


还有一点,不应向采访对象要钱,这一点是不应该的。在中国有这样一些现象,就是企业要一些记者采访时,企业都会给相关记者发一些钱,这在日本和欧美是绝对不允许的。如果这样做的话,作为记者,其基本观点就会比较不可靠。这一点希望中国的一些媒体能够有所反省。


最后,中国的媒体处于一个变革期,记者采访与报道的自由度比以前扩大了,希望中国媒介最大限度地利用这种自由度。


加藤嘉一:媒体报道对中日比任何时代都重要


文/加藤嘉一


在前一段时间,中日关系经过了比较艰难的过程。其“艰难”是由各种因素造成的。不过,在此过程当中有个问题令人担忧,即两国人民之间在相互理解、信任上的“隔膜”。这问题的影响是深远的,性质是根本的。


谁都不会否定一个事实,即中日关系很重要。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领域,两国首先需要认识到共同利益,其次扩大合作领域,最后实现双赢。这整个的过程必须有两国人民之间务实的沟通支撑。不过,有个事实我们也要承认,即在两国之间,大部分的人都不能面对面地沟通。在我看来,这的确是两难。因此,媒体报道对两国来讲比任何时代都重要。


我觉得,角度可以更宽松、内容更全面一些。很多中国人并不了解日本当地的生活方式,日本人的逻辑思维等。媒体报道需要更加务实。我还记得,2005年三四月左右,两国围绕日本“入常”、教科书、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等问题闹了一段时间。当时我每天关注中国的对日报道。总而言之,选题片面、角度狭隘的报道只好导致人民在对日思维上走到极端、情绪化。而在北京发生反日游行时,日本媒体对华报道同样也是如此。在那样报道面前,中国人看不到有序的日本社会、勤奋的日本人,日本青年看不到中国有趣的市场,两国人民更意识不到健康的沟通多么的重要。


最近,《岩松看日本》这系列节目引人注目。节目采访与播出时间恰好赶在温家宝总理访日之前。这两点确实具有象征意义。这节目长远看有可能成为影响对日报道方式“里程碑”的真正原因,在我看来有三点:第一点是理性,他在接受某个媒体采访时回答说:“要挑剔对方的缺点总是很容易的。中国作为一个向前走的大国,更重要的是借鉴对方的优点”。“以日本反观中国”这姿态也的确是我们日本人所要学习的。第二点是多元,节目采访了日本来自各界的著名人物,专题涉及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种领域,东京交通体验、日本人的“身边环保”与“企业环保”、不同历史观交织的日本等与日本“底层”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题目都是中国人了解日本的“基本切入口”。第三点是责任,作为著名媒体人,白岩松先生以理性的方式全面介绍日本社会,给中国民众看到“日本人的多种面孔”。


目前生活在中国的我感受到“政治氛围”的深刻影响。两国社会体制的不同、国家定位问题、复杂的民族心理等结构性因素将在一段时间内还会存在,这些对于两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不过,我坚决相信,体现出理性与多元性的负责任的媒体报道至少会使得两国人民之间的沟通更加健康。而这种沟通恰恰是推动中日关系的最大基础,也是中国人和日本人都要去认识的根本点。(作者系北京大学日本人协会前会长)
日本民众:中国媒体报道多少有不客观


特约记者 郑建家 记者 石磊 编辑 林斌

 

 

 


新川正好 某经营公司 广州


我个人对与工作相关的经济信息、活动更感兴趣,毕竟商人只会做买卖,极少牵涉到政治方面,可能有些商人会关注时事,但我大多只留意些琐碎的普通新闻。我感觉中国媒体报道日本还是蛮真实的。虽然由于汉语水平的问题,详细内容我把握不是很准确。


山口奈绪美 记者 日本我本人并不懂中文,我所看过的中国媒体对日本的报道都是经由日本媒体翻译过来的,我想在这个翻译的过程中无法避免地带上了一些日本人对中国人固有的偏见,透过这些被翻译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白岩松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组图]白岩松:我们对日本缺乏超越情绪的勇气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