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少昊,以己为氏,名挚,号清阳。其父乃黄帝长子玄嚣。《宋书•符瑞志》称:“母曰女节,见星如虹,下流华渚,既而梦接意感,生少昊。帝登位,有凤皇之瑞”。“不居帝位,帅鸟师,居西方,以鸟纪官”。据说在位八十四年,在少昊氏统治的后期,诸侯九黎氏(蚩尤氏族之后)兴起,《国语•楚语》称“九黎乱德,民神杂糅”,帝颛顼“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读,是谓绝地天通。其后,三苗复杂黎之德,尧复育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以至于复商。故生黎氏世叙天地而别其分主者也” 。《礼记•衣疏•引甫刑•郑注》中说:“有苗,九黎之后,颛顼伐少昊,诛九黎,分流其子孙,为居于西裔者三苗。至高帝之衰,又复九黎之恶,尧兴,又诛之。尧末,又在朝,舜时又窜之”。
帝颛顼高阳氏是黄帝的曾孙,《史记》里误写成了孙子,实际漏了韩流这一代。黄帝正妃嫘祖生有二子,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韩流(一作乾荒),据《山海经•海内经》中说“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有些人看到这样的记载就故意丑化他的形象,是不应该的,或者是其家族的图腾?又,“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宋书•符瑞志》中记载说:“(帝颛顼)母曰女枢,见瑶光之星贯月如虹,感己于幽房之宫,生颛顼于若水。首戴干戈,有圣德。生十年而佐少昊氏,二十而登帝位”。
“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司彘之国”,想都是昌意之后的。昌意家族所处的位置在今天的哪里呢?值得考究,但很肯定是在今天的四川。“若水”这条河有可能是在黑水之东,“黑水青水之间,有木名曰叵木,若水出焉”。《水经注•卷三十六•沫水、若水》中“若水”就是指雅砻江,因为有“鲜水注入”,“黑水”则当指金沙江(泸水),“青水”或许就是指青衣江。如此,若水正好在黑水和青水之间。而昌意家族也不是固定居住在一个地域的,他们选择了东移。
《吕氏春秋》记载:“帝颛顼生自若水,实处穷桑”。这里说的是颛顼幼时即被帝少昊从四川地区带到了他当时定都的穷桑(又叫空桑,在今山东,鲁北,离曲阜不远,或者说是在曲阜一带)抚养(培养接班人)。穷桑这个地方,历史地位很重要,古书上出现得特别多——《帝王世纪》云:“炎帝自陈营都于鲁曲阜。黄帝自穷桑登帝位,后徙曲阜。少昊邑于穷桑,以登帝位,都曲阜。颛顼始都穷桑,都商丘”。张守节《史记正义》曰:“穷桑在鲁北,或云穷桑即曲阜也。又为大庭氏之故国,又是商奄之地”。
史称:“(帝颛顼)生十年而佐少昊,十二而冠,二十登帝位”,由于得到帝少昊的赏识和抚养,教予他各种天文知识,并将他封于高阳,所以他很快成长起来,在帝少昊病逝之后接替了帝位。一朝一都,所以颛顼朝选择了以帝丘(在今天的濮阳,地势较高)为都,在元年时。后世以濮阳为“颛顼之墟”,我觉得这个“濮”字带有历史的意味,因为不带水字旁就是今天的“仆”字,与韩流的母亲昌仆有关,反映着他们家族的迁徙,而带水字旁,说明临水,而历史上当地一带也可能遭遇过洪水。
按照《上古神话演义》里的说法,帝颛顼有5个老师,一个叫大款,一个叫赤民,一个叫柏亮父,一个叫柏夷父,一个叫渌图。作为帝师,自然应该是知识渊博、社会阅历丰富(依当时的发展水平),所以他们在帝颛顼执政的过程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史记》里这样描述帝颛顼:“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絜诚以祭祀。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阯,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一个方面说明他们当时的活跃范围还是很宽泛的,尽管在国土疆域上没有那么大。
“颛顼氏那时,在朝中最大的官职共有五个:一个是木正勾芒,专管东方之事;一个是火正祝融,专管南方之事;一个是金正蓐收,专管西方之事;一个是水正玄冥,专管北方之事;一个是后土,专管中央之事。做后土这个官的,名字叫勾龙,就是炎帝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