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达生》 纪渻子养斗鸡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持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以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周代有一位皇帝叫周宣王,他非常喜欢斗鸡,他请了一位叫纪渻子的人为他养鸡,不过养的是斗鸡。
养了十天以后,问鸡好了没有?回答说,还没有,现在还有一点趾高气昂,还不行。
又过了十天,再问,回答说,不行,犹应向景,就是说遇到有动静,或者说有鸡的影子的时候,它还是要注意,注意力还不集中。
再过十天,又问,回答说,还不行,由疾视而盛气,就是眼光凶恶,气还是很盛。
就这么几次几次,又过了十天,周宣王再问,这下总能(斗)了吧? 得到的答复是,这次基本差不多了。这鸡虽然听到有其它的鸡在叫,但是没什么变化,纹丝不动,望上去就像一个木鸡,行了,没问题。 结果跟别的鸡一斗,往那一站,像木鸡一样,其它的鸡没有敢跟它斗的,全都吓跑了。
说明它内在的修养已经达到了完善的地步,所以是不战而胜。这个故事意味深长,一般人调教鸡(映射本身的修养),都是为了引发鸡(心)内在好斗的天性,把它的斗性引发出来。但是纪渻子高明之处在于,他是反其道而行之,磨练鸡(心)的意志,使它收敛一触即发的好斗本性。 养成遇敌不动,闻声不惊,使它内在的修养达到一种完善的境界,这样就达到了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孙子兵法》里面的上策,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所以庄子的这个故事,实际上和《孙子兵法》的原理是相通的。庄子的这个故事就是一句成语,叫呆若木鸡。这个成语如今看来好像是贬义词,意思是一点反应都没有,但是庄子里面讲的这个呆若木鸡,是指内在的修养已经到了一个完善的境地,是一个褒义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