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Z >> 周穆王 >> 正文

 

周穆王和西王母的一夜 情

祖,少昊部落的图腾!先知就是先知,他们的光芒闪烁在任何一个时代,甚至可以穿越三千年的时间隧道,穿越千里万里的空间距离,直指本质。


蜚廉很聪明,可能跟他常年远行有关。他见多识广,视野开阔,思想解放,眼看纣王无道,遂找了个为纣王寻找神石棺的借口,提前申请退休,隐居于霍太山(今霍山,山西霍县东南),侥幸避过殷商亡国的杀身之祸。


武王克商,天下初定。但商是大族,周乃小国,如何处理殷商遗民,成了周王朝最头疼的事。周武王"封纣子武庚、禄父,以续殷祀",但是不放心,又分封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监视武庚、禄父。周武王死后,他的儿子成王继位,因为年幼,周武王的另外一个弟弟,著名的周公旦辅佐他。"管叔、蔡叔疑周公之为不利于成王,乃挟武庚以作乱"(《史记·管蔡世家》),管叔、蔡叔怀疑周公想篡位,就联合纣王的儿子武庚,讨伐周公旦,打的当然是"清君侧"的旗号。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是说明周朝的统治并不稳固,殷商遗民并不甘于亡国的命运,时时准备起来反抗。
到周穆王的父亲周昭王的时候,"王道微缺",周昭王南巡,甚至被厌恶他的船工以胶船进献,船到中流,胶液船解,周昭王君臣溺死于汉水,死后也没有发布公告。就在这种尴尬的情势下,周穆王继位,时年已五十矣。

周穆王雄才大略,欲中兴周朝。但是他的江山并不稳固。周穆王十二年(前988),"冬十月,王北巡狩,遂征犬戎";十三年(前989)春,又西征;十三年"秋七月,西戎来宾,徐戎侵洛",徐戎,即徐国,今江苏泗洪一带,时徐偃王当政(今本《竹书纪年》)……概而言之,西有犬戎,东有东夷,如此等等,总有人,尤其是殷商遗民,觊觎周朝。


当此时,周穆王一边四处征伐,一边开始考虑"怀柔";如果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自是上上大吉,既保持了帝国的安定团结,又和夷族通融了感情,一举两得,自己也能在历史上留下个"以德治国"的美名。这时,造父的作用就凸现出来了。以御者而兼信使,造父对周朝周边诸国的情况了如指掌。他提出的建议是:越过犬戎之地,直接和"西王母之邦"建立同盟,震慑和牵制犬戎;并利用"西王母之邦"的先祖简狄亦是商朝先祖的关系,从情感上笼络,从封地上厚待殷商遗民。况且周的先祖、帝喾元妃姜嫄所生的儿子后稷(弃),也见过帝喾的次妃、西王母简狄:"稷为尧使,西见王母。"(《焦氏易林》)从"西王母之邦"这方面来说,一直和中原诸族保持着某种程度的友好往来:"(舜)九年,西王母来朝……献白环、玉玦。"(今本《竹书纪年》)造父的祖先蜚廉又是殷纣王的得力大臣---同为始祖简狄和契的后裔,"西王母之邦"一定和商朝往来更多,而蜚廉,以其"善走",显然在商朝的外交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也一定直接在商和西王母部落之间传递过消息。凭着这种种关系,以及周朝灭掉殷商的威慑力,造父以信使的身份,和"西王母之邦"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并在周穆王和西王母之间,为二者互通款曲。因此,即使周穆王和西王母素未谋面,但通过造父为中介,彼此想必早已了解、熟悉而倾心---一方是中原大国权倾天下的父系男王,一方是西陲存国一千多年、神秘的母系女王,英雄美女,惺惺相惜,虽然周穆王时已六十余岁,西王母也未必明眸皓齿。


于是周穆王大喜,以为善策,遂于十六年(前992)封造父于赵地,转年十七年(前993),命造父驾八骏之车,西征昆仑丘,见西王母。


那三天的旖旎风光让人羡慕不已。周穆王以贵重的白圭玄璧和绚烂的丝织品为见面礼,同时也作为定情之物。那时的人可不像他们不肖的后世子孙那样假正经,什么"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周穆王和西王母的相爱堂堂正正,交媾也顺理成章,又自然又健康。第三天两人分别在即,那一段酬答是为相爱的铁证。


《穆天子传》载:"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丘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在西王母的地盘之上,在碧波荡漾的瑶池旁边,周穆王反客为主,摆下酒宴,二人关系已今非昔比。西王母燕尔绸缪之后,面对千里分离的残酷现实,不觉惆怅满怀,为周穆王清唱道:白云在天,丘陵自出。道路悠远,间杂着陡峭的山川。有生之年,你还会再来看我吗?语气中对远人的依恋与思念之情,口吻毕肖;那一抹挂在嘴角的强颜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周穆王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周穆王和西王母的一夜 情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