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眼里,那也不是真正的PE,PE永远都该是带着金钱以及资源,虽然各自有不同的资源。我也知道,很多真正以增值服务为中心的PE在此次经济调整中并没有受很大影响。
一年前,当西方的LP问及对市场的意见时,赵令欢说他觉得市场过热。“但是我也对他们说:你们不用担心,因为这个市场是真的很热。过热只是大的趋势内一个小的波动。”一年后在接受本报专访时,他仍认为“大的市场前景不会有大变化”。
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腾讯科技配图)
即使是在当下的宏观经济条件下,赵令欢依然认为,需求依然存在,且会有满足需求的要素产生。
作为舶来品的PE,在中国受到一定监管却也是必然。“中国是投资型经济。”PE行业在2006年做大后变成了很大的力量,国家就开始关注:该不该管、怎么管?“这个行业小的时候政府可以不介入,但是像2007年做大后政府还不介入就会疏于监管。”赵令欢说,那时真正懂PE的人不多,但是打着PE招牌做不是PE事情的人却很多,比如非法集资。所以应该有个秩序。
但赵再三强调,政府对PE的监管也要适度,因为“PE仍是一个高度自律的行业”。
PE发展:需求引导市场
《21世纪》:您如何看待最近发展PE产业的呼吁?
赵令欢:这个市场上有需求,自然就需要有满足这种需求的各种要素。
需求是什么呢?改革开放30年,创造了几个条件:市场化环境比改革开放初期好了很多。PE是个很娇气的资本,改革开放以来,给我们创造了越来越市场化的环境,包括法律、习惯、政策等。
更重要的是,改革开放30年培养出了一批有抱负、有能力、有见地的企业家。这些企业家是PE生存最重要的依据。如果没有这些人,投资还是从前那样的合资公司模式,PE这样的金融资本就无法生存。
中国职业企业家大军真正培养成熟,其实也就是这两三年的事情。这实际创造了中国直接股权投资的升温,无论时间线定在2000年还是2003年。
需求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观察到了这个领域的机会并介入其中。一开始国内没有太多有经验、资本的投资者以及投资机构,所以PE领域主要是国外机构和国外资本。此后国内有能力做投资的人或者想投入的资源就发现:这个领域机会不错,同时也发现那些国际大行虽然在国内做的不错,但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是否可以树立我们的优势?比如弘毅,管理人,大部分是做企业出身的,知道对企业而言资本固然重要,但管理上的改进更吸引人,弘毅背靠的联想又是以管理著称的。那么哪些企业最需要而且最能接受我们提供的这些资源呢?答案主要是国企。民企虽然也需要,但因为有众多问题要解决,对它们而言资本是更急需的东西,因此那时弘毅很难会有听众。
LP也要专业化
《21世纪》:资金来源缺乏一直被认为是中国PE发展的瓶颈。在引入机构投资人的同时,大量民间资本很难撬动是否是障碍?
赵令欢:PE是帮助人管钱的,民间的、政府的、国内的或者国外的都无所谓。
但有一个原则,至少我们是很讲究的:LP必须懂得和尊崇GP/LP的原则。弘毅现在募集的人民币基金,就准备发展几个中国非常成功的企业家。现实也很清楚:除了像社保、保险机构这些大型机构投资人外,国内知道怎么做LP的还不多。我们发展人民币基金时也特别小心,我们还要去做他们的尽职调查,看这些投资人是否真的有钱。
PE这种投资方式也并非适合所有的人,尤其不适合输不起的人,因为PE是高风险的行业,所以更需要专业的投资人。比如社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