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籍
凤林关里水东流1,白草黄榆六十秋2。
边将皆承主恩泽, 无人解道取凉州3。
注释 1风林关:在唐代陇右道的河州(治所在今甘肃临夏)境内。位于黄河南岸。 2白草;北地所生之草,似莠而细,干熟时呈白色,为牛羊所喜食。
黄榆:乔木名,树皮黄褐色。叶,果均可食。
六十秋,从吐蕃全部占领陇右之地至作者写诗之时,已过去了六十年之久。
3凉州:唐陇右道属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代宗宝应、广德年间沦于吐蕃之手。此地以凉州泛指陇右失地。
赏析
安史乱后,包括河州在内的陇右诸州陆续为吐蕃侵占。唐王朝与吐蕃东部的接壤处原来在风林关之西,自代宗初年以后,早就远在凤林关之东了。诗的起句“凤林关里水东流”,暗示的正是这一事实。这时唐王朝的边境已退缩到泾州(治所在今甘肃泾川北)、岐州(治所在今陕西凤翔)一带。明写,实写这一事实的诗句,有作者的《泾州塞》:“行到泾州塞,唯闻羌戍声”,以及大致与张籍同时的诗人元稹的《西凉伎》:“开远门前万里堠,今来蹙到行原州”(原州为吐蕃侵占后,置行原州于泾州境內的临泾,即今甘肃镇原)白居易的《西凉伎》:“平时安西万里疆,今日边防在凤翔”(《西凉伎》)。张籍这句诗也是写这一国事日非,边境日蹙的事实,但不是明写而是暗写,不是实写而是虚写。句中的“水东流”三字是叹时间的流逝,从而引出下句“白草黄榆六十秋”。“白草黄榆”,既是描摹眼前景物,为诗句点染颜色,也形象地以草木荣枯表现春秋代谢。一、二两句合起来,作者慨叹的是:凤林关里,流水无情,草木无知,年年春去秋来,甲子周而复始,已经过去六十年了。
那么,“六十秋”这个数字又有什么特殊含意呢?原来,吐蕃在代宗宝应(762)广德(763—764)年间,全部占领了包括凉州在内的陇右道东部,到张籍写这首诗时已有六十年之久。提到这样一个数字,作者难以抑制他的一腔悲愤,这就逼出了直抒愤情的后两句诗:“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这后两句诗是全篇的主旨所在,如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所解释,作者所谴责和讽刺的,是那些在边境上空自“坐拥高牙,都忘敌忾”的将帅。与这两句诗立意相似的有白居易在《西凉伎》中所写“缘边空屯十万卒,饱食温衣闲过日。遗民肠断在凉州,将卒相看无意收”,以及元稹在《西凉伎》中所写“一朝燕贼乱中国,河湟没尽空遗丘,……西凉之道尔阻修,连城边将但高会,每听此曲能不羞”。凉州是唐代通西域要道上的重镇,在经济、政治、军事上有着重要地位。从岑参诗“凉州七城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元稹诗“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葡萄酒熟恣行乐,红艳青旗朱粉楼”(《西凉伎》),可见它当年的繁盛。此时,陇右河西的大片疆土已经全部沦陷,而这首诗乃以“取凉州”为念。这既是为了要以“凉州”二字点题,也是以凉州来代表整个陇右河西的失地。
就整首诗的谋篇而言,它的前半首是烘托后半首的,而后半首的上句又是衬垫和加重下句的。当然这后半首上句中所说。的“主恩泽”,其实是国家和人民的恩泽。有了这一句,才更见“边将”之失职,也使终篇处所提出的谴责和讽刺更有份量。
【原载】 吴庚舜 陆永品等主编《唐诗名篇赏析》,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