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X >> xuan >> 轩辕皇帝 >> 正文

 

黄帝陵庙

桥山,三山军队面向黄帝陵,军乐四起,满山旌旗迎风飘展,汉武帝脱下盔甲,挂在一颗柏树上,缓步登上:祈仙台,默默向黄帝祷告,保佑汉室汪山永保平安,他自己也想早日成佩,像黄帝一样变龙升天。祭祀一毕,当日领兵返回长安。
司马迁写《史记》时,把这件事写进了《史记·禅书》。这就千百年来人们常说的“十八万大军祭黄陵”。汉武帝也没有成仙升天,却在山上留下了供后人攀台杯古的“汉武仙台”。

  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蒙古族坐皇帝的元朝,颁布过一道森严的保护黄帝陵庙法令。那是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泰定皇帝也孙铁木耳收到陕西中部县(今黄陵县)状子一案,状告轩辕庙保生宫火烧一案,泰定帝大怒:立即召集宫内文武官员上殿议论,应发告曰:“黄帝轩辕氏,乃我中华民族元祖,不论汉,满,蒙,回,藏,还是苗,瑶,彝,黎,藩,都要敬护我元祖陵寝,如有人放火烧宫,破坏陵庙,实属不赦。泰定帝说罢,由他亲自口授,命身边文官,用汉字写了一份蒙语圣旨,立即派臣骑日夜程,送往陕西中部县。
  放牛、讨饭出身的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委派身边重臣管勾甘带上他亲笔写的祭黄帝“御制祝文”前来祭祀.朱元璋还规定,今后祭黄帝祭文必须由皇帝本人执笔,并将每次祭陵“御制祝文”刻石留存。这是轩吉庙碑廊保存最完整的一份祭文:明嘉靖42年(公元1564年)十二月三日,嘉靖皇帝朱厚燠,听取回京的官员说:地方官府在黄帝陵庙乱征粮税一事,“嘉靖皇帝”大怒,说:国朝再穷,亦不能征收黄帝陵庙粮税。即降旨,免除黄帝庙一切粮税,重拨银两修筑了轩辕庙。
  清朝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三月十六日清圣祖康熙亲笔用满文写了一份祭黄帝祭文,身边大臣看后,建议康熙译成汉文,康熙皇帝接受了这个建议,汉满文字一并刻立在一座石碑上,至今放在轩辕庙碑廊里。
  一九一一年在武汉三镇暴发“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封建体制,建立中华民国,一九一二年孙中山被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当年二月委派由十五人组成的祭黄帝陵代表团,临行前孙中山连夜赶写了一首气壮山河的祭陵祠。
  一九三七年,正值抗日战争高潮,国共两党抛弃前嫌,为了共同抗日,四月五日两党互派代表来到黄帝陵前,各自读了祭文。这对推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唤起四万万民众坚决抗击日本帝国主义。起到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因而载入了史册。
一九九二年,在中央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整修黄帝陵工程于四月四日奠基,八月二十五日动工建设。中央还先后派要员到黄帝陵参加祭祖和整修指导工作。

  所以,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不论金人执政南宋,蒙古族当皇帝的元朝,汉族人坐皇帝的明朝,满族人执政的清朝,都没有忘记祭祀自己的伟大祖先--轩辕的丰功伟绩。正如民谚所讲的“不论谁来坐皇帝,登基都不忘祖先。”所以,在黄帝陵庙里,没有政治可言, 没有党派之分,更没有阶级斗争。因为我们都是黄帝子孙。至于个人和各个历史朝代在历史长河里的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述,先祖圣地不许谈这些,历代前来祭祀黄帝的大小官员,不论乐官有多大,不论你是坐轿或骑马,在黄帝陵前下马石跟前,必须下轿、下马,现代人不骑马,但坐小轿车,必须在“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石碑前停车,不许跨越雷池一步,否则,当场就会受到众人指责。。

上一页  [1] [2] [3]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轩辕皇帝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黄帝陵庙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