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出来暖和些了再出工。”社员们听了都十分感动,都说老韦关心农民群众,象关心自己的父亲母亲一样。
同劳动人民一样流汗
韦国清同志关心群众,爱护群众,也把自己当作人民群众中的一员。他在梁同蹲点时,已经年过半百,仍然坚持隔天参加半天集体劳动,同社员群众一起播种、插秧、耘田、收割,一同种绿肥、修水利、植树造林,深得群众爱戴。
韦国清同志在梁同第一次参加集体劳动,是到香山河边的田里种大蒜。社员们见到他年纪大了,没让他挑肥料。他说,我不挑肥料,也不能空手去呀。于是,他就拿起一把沙耙跟着走。到了地里,他同大伙一起打土、起畦、放肥料。因为田土整得不够细,社员们都是用一条小木棍来开小洞,而韦国清同志没带小木棍,就用手指来抠。没多久,手指头就被抠破了皮,渗出血渍来。但他不吭声,不停手,右手指破了,又换左手指抠。后来,一个工作队员找了一条小木棍给他,才免去了他这“皮肉之苦”。
1964年10月初,晚稻勾头了。生产队安排播绿肥。韦国清同志强调,梁同是第一次种绿肥,要严格按照技术规程去种,争取一次成功。他叫工作队中的农业技术人员,给社员讲清种绿肥的季节要求、种子消毒、拌根瘤菌、开排水沟以及施肥等等技术要领。他自己则亲自参加,亲手拌根瘤菌。然后光着脚下到烂泥田里,用手捧起一捧捧烂泥,认认真真地开出宽深合格的排水沟。他东家所在的第七生产队共种了3个半天绿肥,他都全部参加。
1965年的二三月间的一天,韦国清同志随第七队的社员上山种树。队长见他年纪大了,就安排他摆树苗、栽树苗。可是,一到山上,他就把房东小孩带去的一把锄头拿过去,挥起双臂锄土挖坑。工作队员几次想换下他的锄头,他始终不肯换。不久,天下起雨来了。队长黄光泰怕淋坏他,就对他说:“老韦,天下雨了,我们先收工回去,以后再种吧!”韦国清同志回答说:“天下雨不要紧,土软好挖坑,还不用挑水淋树苗,多好呀!过去不是有人说,小雨小干,大雨大干吗?我们继续干吧。”社员们听了他的话,干劲更足了。后来,一位工作队员趁他去拿雨帽的时候,才把他用的锄头换成了沙耙,让他培土栽树。黄仁升同志见到他手掌起了血泡,劝他休息。他也不肯休息,继续干。女社员姆庆余说:“我们天天做工,今天也觉得累了。老韦这么大年纪了,今天跟我们一样出力,满身泥汗。这样好的同志,打着灯笼也难找呀!”(作者单位:武鸣县委党史研究室) 8:34 2008-10-26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