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志明邀请韦国清再到越南
|
1951年冬天,胡志明接受了中共中央提出的向越南西北战场出击的建议,决心建立广阔的战略后方,而不再反复于平原地带与法军纠缠。胡志明来到北京向MAO**提出,请韦国清再到越南,帮助打好西北战役。MAO**同意了。 1952年10月16日,韦国清赶到了越南北部丛林中的中央根据地,参加了越南劳动党中央政治局会议。此时,越军主力3个师共8个团已在10月10日晚开拔,向西北地区进军。韦国清参加完会议后,即出发赶上了大部队。 西北战役分为两个阶段。从10月14日战斗打响到23日,越军在10天内连克义路等县城及大小据点35处,歼敌约2000人,解放了2000平方公里的国土。 就在这时,法国远征军调集在红河三角洲的全部机动兵力3万余人,仿“围魏救赵”之计,北上进攻越方中央根据地。正在西北的越军主力如果急促回防,法军则以逸待劳,予越军以重大杀伤。 韦国清和军事顾问团参谋长梅嘉生,以及越军总司令武元甲都看出了法军的意图。11月7日,由梅嘉生向中共中央军委报告中越双方前线将领的决定,实施西北战役决心不变,抽一部分兵力(一个团)返回与敌纠缠,主力准备第二阶段作战。中共中央军委于11月11日回电,同意这个计划。 法军对越北根据地的袭扰很快以失败告终。韦国清协助武元甲,指挥越军主力于11月15日开始西北战役第二阶段的作战,连续战斗六昼夜,解放了大片国土。越军一路长驱,所遇法军一触即溃,通向老挝的重要公路——第41号公路被越军切断。越军一个营向奠边府进军。 11月30日,越军一个营经过两天两夜跋涉后抵达奠边府盆地边缘。上午8时,疾进的越军与法军开始交战。枪声响过,越军的迫击炮开始轰击,脆弱的法国雇佣军四散而逃。几乎是兵不血刃,越军占领奠边府。 这时,在西北的法军主力八个营退缩到一个名叫那产的盆地里。 韦国清与武元甲商议,决定集中六个主力团攻占那产。 法军司令决心固守那产,组织了向那产的大规模空投。先是空投钢板跑道,很快修成简易机场;继而用运输机载来坦克、火炮和构筑工事的器材,很快筑成集团据点群,总兵力达7000余人。结果,越军进攻那产时遭受到重大伤亡。 韦国清认为,情况已经变化,敌人据点成群;火力互相支援,工事很强,兵力不断增多,越军难以啃下这块硬骨头,再打徒增伤亡。敌人若实施反扑,越军有可能吃大亏。他向武元甲建议,就此收兵。武元甲同意了。 这时,胡志明正在北京,他接到报告后,觉得越军还可再战,最好一鼓作气拿下那产。于是,胡志明在12月14日致电武元甲和越南劳动党中央:那产之敌孤立,攻克那产,对巩固西北、发展老挝关系意义甚大,应力争歼灭该敌,勿让逃走。如不能一次歼灭,可分若干次歼灭之。 接到胡志明的这份电报,韦国清提出了不同意见。他于12月17日电告中共中央军委说:“胡主席14日电悉。执行该电有困难。那产守敌现有10个步兵营和1个榴炮营,而我军5个团中有3个团伤亡较大,非整顿不能再战……因此,提议胜利收兵,对那产之敌暂时围困,待情况有利时攻取之。” 韦国清提出了新的战役方案:置那产之敌于不顾,越军用两月时间休整、补充,于雨季前再发动一次战役,主力挥师进入老挝上寮,削弱法军的战略后方。越方接受了韦国清的建议。 上寮战役于1953年3月下旬展开,战至4月中旬,越军在苏发努冯的部队配合下,歼敌5000余人,相当于在老挝的法伪军总兵力的1/5,解放老挝北部,使之与越南的西北根据地连成一片。
审时度势包围奠边府
雨季到来了,大雨将越南西北的山林浇透了,道路泥泞,无法运送弹药给养,越军主力遂撤回红河三角洲边缘地带,准备入秋以后再战西北,攻取那产。 韦国清回到越北根据地后,致电国内,除在云南蒙自的碧色寨加紧训练已装备了一个105毫米重炮的越军重炮团外,还向越军装备两个高炮团,以削弱法军的制空权。韦国清强调指出,西北战役中没有攻克那产,重要原因就是越军没有重炮,只要榴弹炮一到,那产肯定可以被攻破。 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1953年8月12日,在那产的法军突然全部撤走,使越军失去了进攻目标。 韦国清指出,即使不打那产,在越南西北还有莱州等孤立据点,应彻底拔除,使越军具有更加广阔的战略回旋基地,那时再掉过头来进攻红河三角洲。 11月19日到24日,越军总部召开师以上干部会议,确定旱季作战计划的实施方案。中国军事顾问团团长韦国清、副团长梅嘉生和作战顾问茹夫一参加了会议。会议一开始就确定,越军执行新的西北战役计划。 11月20日,从西北传来消息,法军突然在奠边府实施两个营的空降,从越军手中夺走了奠边府。随后又得知,法军在奠边府迅速增兵,修筑机场,构建集群据点,使奠边府变成了比那产还要大的军事据点。 “一个绝妙的战机出现了!”韦国清、梅嘉生几乎同时得出相同的结论。越军总部立刻改变议程,商讨起奠边府的局势来。 面对一个稍纵即逝的战机,韦国清失眠了。 韦国清的睡眠之差是有名的。由于失眠,韦国清很早就和安眠药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常常数粒数粒地吞食诸如“速可眠”、“鲁米那”之类的安眠药,这些安眠药在20世纪后期都成了医生的慎用药。 失眠、肠胃不调和头痛症长时间地纠缠着韦国清。他的两侧太阳穴疼痛起来持续甚久,对他来说是巨大的折磨。对于他的头痛,广西、北京各大医院的医生也束手无策,最后只好给了他一个在20世纪早期出现过的“健脑器”,头痛时紧紧地勒在额际以减缓痛楚。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前夕,上海华东医院的医生将韦国清的病情诊断为“不典型的美尼尔综合征”,这才对症施治,使韦国清的身体明显好转。 韦国清的信念非常坚定:越军应该指向西北与法军决战。他的意见得到了越军总司令武元甲的支持,又进而得到了以胡志明为首的越南劳动党中央的支持。韦国清在越军高级将领会议上作了长篇讲话,对新的西北战役的部署详尽阐述,鼓舞大家的士气。另一方面,他向中共中央军委发电报,提出了向越军提供武器和粮食供应的周密计划。中央军委很快就批准了。 从12月起,越军主力三○八、三一二、三一六师和三○四师,加上三五一工兵炮兵师总兵力4.5万人,向奠边府急速开进,在1954年1月初将奠边府团团包围。
从“速战速决”到“稳扎稳打”
中国军事顾问团负责军事指挥的梅嘉生副团长,随同越军副总参谋长黄文泰先期赶往奠边府前线,韦国清也在1954年1月初来到了奠边府前线。 在韦国清和武元甲到达奠边府前[1] [2]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韦国清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胡志明邀请韦国清再到越南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壮族上将韦国清的军事生涯传奇 |
下一篇文章: 韦国清的腾翔村情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