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报名应征,参加体检和政审,最终如愿以偿,得以参军入伍,保卫祖国。韦书记同调研组离开的时候,我们一家人还依依不舍。”
已故的腾翔圩老人梁华振在1959年时是26岁,在武鸣县双桥公社当勤务员,在自治区调研组进驻腾翔大队期间,公社领导安排他具体负责调研组的后勤工作。在他的印象中:韦书记喜欢头戴布帽,脚穿布鞋,身着中山装,十分朴实。他的衣服颜色已经退白,衣袖飞丝,但他并不在乎。无论同谁谈话,总是面带微笑、和气细语。”而令腾翔圩68岁的老人沈向邦难忘的是:“1959年,韦书记曾以个人名义将一把犁赠送给我的大哥沈善邦,因为他是公认的生产队劳动积极分子,以此激励其他人向我大哥学习。”
斯人已逝,情结犹存。将军与腾翔之情结虽已尘封几十年,可是他位高不忘草根情、权重不忘救命恩的仁德风范,永远铭记于腾翔人民心中。
[韦国清](1913—1989)壮族,广西东兰县人。出身贫苦农民家庭。1928年参加农民自卫军,曾在韦拔群的率领下,参加攻打东兰县城。1929年12月参加著名的百色起义,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在红七军第十九师五十六团(后在五十五团)任排长。同年11月起,随部队转战于桂黔湘赣边界地区。1931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7月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任连长。1932年在瑞金工农红军学校学习,后任连长、军事教员。1934年初,进入红军大学上级指挥科学习,毕业后,任中共红军大学总支书记。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三至第五次反“围剿”。长征初期,任干部团营长。1935年率部参加抢占金沙江皎平渡口。同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合后,任红军大学特科团代理团长。到陕北后,参加直罗镇战役。1936年任教导师特科团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校长。1939年起,任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训练部部长,在晋东南敌后坚持办学。1940年任抗大第一分校副校长兼教育长,到山东后调任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政委、新四军第九旅政委。1942年任新四军第四师九旅旅长兼淮北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和中共地委书记。1944年9月,任新四军第四师副师长,参与指挥西进战役,恢复豫皖苏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副司令员。1946年在军事调处执行部徐州执行小组任中共方面代表。同年任山东野战军(后为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率部参加朝阳集、宿北、鲁南等战役。1947年参加白塔堡、孟良崮战役。1948年任苏北兵团司令员。曾率部在陇海路东段发动攻势,策应开封和睢杞战役。淮海战役后,任第三野战军十兵团政委,参加渡江、上海战役后,与叶飞率部进军福建。1950年应越南民主共和国邀请,率军事顾问团赴越,帮助越南人民军进行抗法战争,曾参加指挥边境作战、奠边府战役,沉重打击了法国殖民者。1955年被任命为广西省省长、中共广西省委副书记。同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58年起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主席、中共广西区委员会书记处书记、第二书记、第一书记。1962年被选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主席。1964年兼任广西军区第一政委。1969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73年任广州军区第一政委。1976年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广东省革命委员会主任。1977年任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副秘书长。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