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时期:在将军的岗位上统观战局,大展宏图,多谋善断,机智灵活,捕捉战机,及时调整兵力部署,是个身经百战的文武兼备、智勇双全的常胜将军
1944年韦国清31岁。同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决定张爱萍任第四师师长,韦国清任副师长,张震任参谋长,并令韦国清赶赴津浦路西指挥作战。新四军军部于10月13日决定成立路西野战指挥部,韦国清为指挥,
彭明治为副指挥,张震为参谋长,吴芝辅为政治部主任,统一指挥路西四师九旅、11旅和三师七旅等部协同作战。韦国清在将军的岗位上开始指挥大部队联合作战。14日,敌暂编第一军军长王毓文率4个师、1个挺进军、6个纵队及其他敌伪合流武装共计二万多人,企图南北合击,歼新四军于永城北薜家湖地区。19日敌军暂编14师向九旅25团吕楼阵地猛烈攻击,双方激战两日形成对峙。20日韦国清派七旅20团到敌军侧后进行武装侦察,时逢敌第一军军部和暂编14师师部调整部置,即出其不意攻击敌军军部指挥机关,敌军长王毓文判断错误,以为新四军大举反攻,命令全线撤退。韦国清指挥七旅全线出击,连续作战8天,直下涡阳、宿蒙、夏邑等县,歼敌3600余人,受到新四军军部通令嘉奖。韦国清指挥部队发动群众,扩大地方武装,奋勇歼敌5000余人,争取敌军3700余人起义投诚,建立了淮北第二专署和第二军分区,8个县政权和县总队,3个T.L团,动员万余人参军,发展民兵22万,恢复了拥有250万人口的豫皖苏边根据地,完成了彭雪枫将军西进的遗愿。
1945年韦国清与师长张爱萍、政委邓子恢领导四师发动了春季攻势作战,对洋河、众兴、固镇灵壁和泗县灵壁等公路线展开破袭战,历时一月攻克泗阳县城等21处日、伪据点,歼敌3000人。6月中旬,韦国清奉命率淮北部队发起睢宁战役,经半个月激战,攻克睢宁县城,歼灭日伪军2200余人,直接威胁敌人的战略要点徐州,迅速扩大解放区,并重建四师第12旅。
8月9日,MAO**命令八路军、新四军展开全面的战略反攻。韦国清与张爱萍、邓子恢指挥淮北部队向日伪军大举进攻,攻克宿迁等七座县城,毙俘日伪军近千人,策应GC.D员杜新民(师长)带领伪军第18师4000余人反正,夺取了淮北抗战的最后胜利。
1945年9月19日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部署,提出了“争取东北,巩固华北,坚持华中”的正确方针,并调整部队编制。韦国清于1945年10月率领四师九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