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W >> wang >> 王绶琯 >> 正文

 

[组图]数星星的老人——王绶琯


  1953年,回到新中国怀抱的紫金山天文台迎来了一批年轻的天文学家。其中,有一名刚刚从英国学成归来的福建小伙子,他就是刚满30岁的王绶琯

 当时,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急需绘制一幅精确的中国地图,而这项工作必须借助天文学上的授时工作,王绶琯和同事们接受了这个任务。

  中科院院士、天文学家 王绶琯

  都是年轻人,其他人比我还年轻,很快就把这件事情做成。到1957年任务完成,就够准确了,全国就能用上了。

  这是王绶琯学成回国之后,为新中国的天文事业做成的第一件事,然而谁又知道,这个后来为新中国天文学奠基工作做出卓越贡献的年轻人,在出国之前,却没有正式学过天文学。

  1936年,13岁的王绶琯考上了马尾海军学校,那时的中国大地正笼罩在战争的乌云下。随着局势的发展,他随学校辗转流亡到贵州、重庆等地。1944年,21岁的王绶琯从海军学校毕业,但他没有得到一个血战沙场的机会,而是在第2年被派往英国学习造船。

  中科院院士、天文学家 王绶琯

  这全是一种机遇,被动的,那个时候,能念书就不错了。到了英国,我原来就是对物理、天文等自然科学感兴趣,但是没有机会去学。

  到达英国后,王绶琯意外地发现,一扇通往科学的大门碰巧摆在了自己的面前——著名的格林尼治天文台与他就读的皇家海军学院仅一墙之隔。

  中科院院士、天文学家王绶琯

  英国当时是天文大国,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天文学家,而且又是非常好的科普大师,文章写得非常好,到那里很容易接触到他的书,所以兴趣就比较快地长起来了。


  对天文学兴趣日益浓厚的王绶琯在完成海军学院毕业设计后,做出了人生重大的选择,1950年,王绶琯正式转入伦敦大学天文台。原本打算把自己的一生献给蔚蓝色大海的他,这时决定要把自己的一生献给更加辽阔的蔚蓝色天空。

  中科院院士、天文学家王绶琯

  那个年代,中国有100多年受人家欺侮的历史,所以中国人都希望自己的国家强盛起来,那么我自己倒觉得非常惭愧,我跑到国外去学习,自己当然还学到一些东西,但是当时很多人都投入到前线去,也有人搞革命都牺牲了,那个年代还是前线的一批人把局势稳定下来,把灾难结束了,以后才谈得上科学和别的建设。

  没能在沙场上报效祖国,是军校毕业的王绶琯心灵深处的一个结,这使他在回到祖国之后,总是毫不犹豫地根据国家的需要调整着自己的工作。完成授时工作的第2年,一个新的任务又摆到了他面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星星除了发光以外,还发出无线电和其他电磁波。随之,一门新的学科——射电天文学诞生了。

  1958年,中苏两国有了一次在海南联合观测日环食的机会,参加了这次观测活动的王绶琯等人,凭着前苏联科学家留下的一个小射电天文望远镜,展开了中国射电天文学的创建工作。

  中科院院士、天文学家王绶琯

  场地没有,北京天文台当时在筹建,就在昌平县沙河一个地方,现在也还算是北京天文台最早的一个台址。那个时候就搭个木板房,20多个人就把望远镜建起来,白天黑夜地干,也很有意思的。

  那些从王绶琯的木板房里走出来的科学家,成为中国第一代射电天文学学者。到20世纪90年代,王绶琯已经为中国射电天文学培养了两代研究者。

  要揭示天体的本质,必须依靠光谱的测量,而在测量光谱的过程中,却无法同时测量多颗星星的光谱,这成为一个技术上的瓶颈,也是摆在射电天文学家面前的一个世界性难题。

  中科院院士、天文学家王绶琯


  现在的办法就是望远镜对着一颗颗星星测,好像有很多人需要家教,老师就跑去一家家教,但如果我放弃了家教的观念,而是10000个孩子,1000个孩子都要学这个东西,那怎么办,答案就在这里了,那就是建个学校。

  在这样的思路下,王绶琯和同事苏定强提出了LAMOST方案。

  中科院院士、天文学家王绶琯

  星星在这个方向,天上的目标投到这个望远镜以后,望远镜把它反射到那个望远镜,这是第二个望远镜,第二个望远镜再把它反射到这里,就把它接收了。

  2004年,这种目前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将最终完成,那时王绶琯81岁。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王绶琯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组图]数星星的老人——王绶琯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