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延平:《互联网周刊》总编(左)
王江民:北京江民公司总经理(右)
杀毒软件迎来整合新一年
2001年是电脑病毒非常猖獗的一年。形形色色的病毒,打着各种奇怪名号、借助各种互联网和系统漏洞,横行于世界各地,对信息安全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
然而伴随中国杀毒软件产业而生的北京江民新科技术有限公司也走过了不平凡的十年,其KV系列软件在2001年迎来了她的第500万名用户。在征战杀毒战场的十多年,在市场正准备迈入大整合的门槛之际,江民公司总经理王江民纵谈病毒演变趋势和防治策略,为互联网安全号脉开药
病毒催生新经济今年市场变数多
2001年市场比2000年低靡;厂家投入增加,市场销量减少;渠道由原有的被动状态变为了主动进军
胡延平: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病毒的传播速度地加快,传播区域也日趋全球化。互联网对病毒来说是一个变革。对我们的杀毒软件来说,应该也是面临革命性的变化。我们是怎么来面对的呢?在2001年,江民公司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王江民:互联网时代信息安全技术受到了更大挑战,电脑安全需要全方位的解决方案:从对病毒实时监测到病毒准确彻底查杀,实时拦截互联网黑客,对遭受病毒破坏的数据进行恢复,迅速提供最新病毒的解决方案。
面对互联网时代这种变化了的全新安全需求,江民科技迅速推出了KV3000多功能国际版杀毒软件,该软件可以提供从病毒防范、查杀、黑客拦截、数据恢复、病毒快速反应等一揽子的整体解决方案,支持微软Windows XP操作系统,构筑起了互联网的安全屏障。而且2001年9月,江民公司连续4年获得《电脑报》读者“首选杀毒软件”和“市场占有率第一”称号。这一切最终凝结成一个沉甸甸的数字——500万用户。
对于江民公司来说,2001年是不平静的。年初,金山、瑞星展开大规模的市场推广活动,给我们施加了压力。之后,针对竞争对手将更大利润让给代理商的方法,江民迅速还以颜色,先是在全国十几个城市召开代理商大会,将代理商的批发价下调20%。同时,江民公司还斥巨资2000万,其中的1000万用来建立自己的经销渠道,从去年8月开始,一个月之内在全国各地开设了30个办事处,这些办事处的职能就是促销和为用户、渠道提供支持服务。另外一个1000万元投向市场宣传。目前我们开展的市场活动主要是:市场宣传;代理商服务;店面促销。今年的市场投入将是去年的2倍。
从去年杀毒市场的竞争可以看出,杀毒厂商的竞争已经从一两年前单纯的技术竞争全面升级,在服务、营销、渠道、宣传等方面全面开战,杀毒厂商立体竞争初露端倪。在今年,由于市场将进一步细分,国内外厂商将在更多市场层面正面接触,同时,一些熟悉市场运作的新兴厂商也加入该行业。因此,杀毒厂商将继续在今年竞争的局面下提升激烈程度和扩大竞争手段,将技术、营销、服务、渠道等方面综合起来。
胡延平:现在正值新旧交替的年关,也是总结一下去年市场,展望2002年的好时机。在2001年,我们看到国内杀毒市场中有杀毒软件同PC厂商或系统集成商的产品捆绑进行销售的现象?2002年的情况会怎样?江民在这方面有什么具体举措?
王江民:我们在1999年就预期杀毒市场增长很快,在2000年度江民成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前100名上缴税大户”。而2001年的销售量是超过2000年的,但整体市场疲软。软件市场下半年不如上半年,因为大气候不好,PC机销量减少,软件相应也减少了。尤其是下半年金山公司上市,造成了杀毒市场三足鼎立的局面,竞争更加激烈。我们的市场占有率有所下降,但销售量上升。总结出来三点:市场比2000年低靡;厂家投入增加,市场销量减少;渠道由原有的被动状态变为了主动进军。今年杀毒软件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必将是一场综合技术实力、市场运作、服务能力、渠道建设、产品策略甚至宣传能力等的竞争。
防病毒企业一定要具有技术储备的优势。以KV3000多功能国际版为例,它在重要数据救护、未知病毒与木马智能诊断、各种复杂互联网邮件包查毒三项技术均为国际首创。我们最早在杀毒软件中加入了灾难恢复功能。在技术上有反黑的手段,一旦黑客袭击,软件就报警。
作为反病毒的公司,网络安全还有很大的可开拓的领域,我们的目标是更长远的发展,但朝这个领域发展的国内有1000个企业进入经公安部验证的网络安全产品也有几十种。尽管大家都说网络安全很重要,反黑是攻坚战,但是这几十种安全产品销售都不太好,现在存在的情况好像是网络安全防护是一种可有可无的状态;另一方面,有些网络安全产品的品种系列自身不能适应互联网各种各样、全面的、随时变化的需求,不能完全满足要求。但是它的投入大,各厂商的研发投入高,效益得不到体现,我想明年互联网安全市场将是整合的一年,回报的情况将会得到改善。
胡延平:在目前的杀毒软件单机版市场,以瑞星、江民和金山为首的国内杀毒软件占领了大部分市场。而在企业级的网络杀毒市场,市场被赛门铁克(Symantec)、冠群金辰、熊猫卫士等国外或合资品牌杀毒厂商占领。国内单机版杀毒软件与企业级网络杀毒软件的市场容量怎样?市场的诱惑肯定使两个阵营不可能长保相安无事。那么单机版杀毒软件厂商今后如何与企业级网络杀毒软件厂商竞争?杀毒软件市场的准入期能否准许新生力量参加角逐?
王江民:杀毒软件分网络版和单机版,目前网络版的利润只有单机版的1/3。而且网络版针对企业用户,是卖技术;而单机版的技术成熟,真正实现了产品化。
目前国外厂商和国内厂商并没有在同一个市场上作正面的较量,除了今年少数国外厂商推出单机版外,绝大部分国外厂商主要集中在高端的信息安全领域,而较为底端的单机版才是国内厂商聚集的场所。随着我国杀毒厂商在技术上的进步,在服务实施能力上提高,在信息安全市场膨胀的“诱惑”下,更多的厂商将尝试进军高端的信息安全领域,同时确保低端单机版市场份额,而国外厂商也会利用自己先进的技术,推出市场容量大的单机版。因此, [1] [2] 下一页
|